日本人的懺悔在哪裏:《再見螢火蟲》的動情與無情

來源: Boston1 2014-01-09 15:28:3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20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Boston1 ] 在 2014-01-09 15:31:2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ZT
發信人: wh (wh), 信區: LeisureTime
一)動情
 


 

首先要強調的是《再見螢火蟲》不是宮崎駿的作品。隻是因為編劇和導演高田勳來自同
 

一個吉卜力工作室,該片常被錯歸在宮崎駿名下。它與宮崎駿完全無關,讓我很欣
 

慰。
 


 

高田勳的這部《再見螢火蟲》和宮崎駿電影的相通之處是凸現人性、親情。宮崎駿清新
 

自然;高田勳則是濃墨重彩。影片的第一句台詞就是“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
 

”戰敗一個月後的日本,14歲的少年餓死在地鐵站台上。許多評論盛讚這句不同凡響的
 

開場白,及隨後以少年的鬼魂為視角的往事追憶。如此奇崛的風格,倒不是自然流暢的
 

宮崎駿所有的。
 


 

其後追溯的故事的確感人:海軍父親參戰不歸,病弱的母親在空襲中重傷而亡。年幼的
 

兄妹雖然竭盡全力存活,卻仍先後離世。最讓我感慨的有兩處:一是寄人籬下的辛酸。
 

兄妹倆先住在姨媽家——百度概括得好:“戰爭讓親情疏遠,物質的貧乏更使得人們彼
 

此冷漠。越來越多的白眼和碗中越來越少的米飯清晰地顯示著他們必須離開了”。孩子
 

過早地品嚐人情冷暖,妹妹節子在姨媽麵前的畏縮,搬離時的歡蹦亂跳和突然放喉又唱
 

又笑,都讓人心疼不已。二是奄奄一息的妹妹抱著哥哥的脖子說不要離開我。兄妹倆住
 

在條件極差的防空洞裏,又饑又病而無錢買藥買食物。哥哥背著妹妹回家,安慰妹妹說
 

把母親遺下的存款取出來買吃的。妹妹的唯一要求卻是別在把她一個人留在防空洞裏,
 

別再離開她。饑餓的孩子不再想吃的,而隻想抓住人間的唯一一點感情,應是自知大限
 

已到。任何有孩子的人都有體會,孩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對大人是完全依賴和托付
 

的;即使你把她抱到懸崖上,她也會在你懷裏安然入睡。這種全身心的交付常常讓親人
 

或戀人深感重任。“Don't leave me alone; stay with me”這兩句飽含孩子的孤獨和
 

極度的依戀,任何人聽了都會心生惻然。哥哥雖然答應,可轉眼就把妹妹扔下;雖然是
 

去取錢買吃的,仍是讓人失望。
 


 

最後妹妹的死和火化等更是濃墨渲染。該片稍有點感情大於故事內容,故事本身略顯單
 

薄。好的作品情節飽滿,能充分承托依附其上的感情,不讓人覺得煽情;煽情的
 

作品往往是作者筆力不足或不夠真誠。當然煽情與否也因讀者的感情閥值和欣賞成熟度
 

而異;總體而言還是成功感人的。
 


 

(二)無情
 

這樣一個濃重渲染人情的電影,卻有幾處特別硌眼的地方:哥哥從一開始出場,就是一
 

條米黃色的日本軍褲,一雙與軍靴相仿的靴子。上裝雖然不是軍黃,但也是日本軍裝式
 

樣。這身裝束幾乎從頭穿到尾,非常觸目。男孩喜歡軍裝,本來無可非議,但在一個描
 

寫二戰的片子裏公然炫示日本軍服,讓人生疑。
 


 

當然可以把它解釋為寫實,當時的日本少年可能都是這般裝束,作者不過是客觀再現曆
 

史風貌。況且少年已死,如螢火蟲之死,可以解釋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滅亡(該片英文名
 

為Grave of the Fireflies)。不過這曲挽歌唱得是緬懷多於葬送。男孩一心想參軍,
 

在夜裏懷念昔日節慶時披紅掛彩的軍艦駛過軍港的威儀、軍人父親在船頭接受檢閱的英
 

姿、和人民群眾的歡呼,回憶到興頭時操起想象的機關槍噠噠地掃射。在銀行取錢時聽
 

說日本無條件投降,他不可思議地大叫Surrender? The Great Japanese Empire? 然後
 

咒罵父親Damn him! (中文字幕翻譯為“爸爸笨蛋!”)。有評論說這一段不為國家戰
 

敗而痛苦,反而欣喜爸爸可能回家,說明人性超越國界。我覺得無論從上下文裏他對軍
 

隊的醉心、還是說這些話的語氣表情來看,都是少年對日本大帝國的幻滅,對父親等日
 

本軍人的失望。當然這對一個14歲的少年來說很自然,他從小接受的是日本軍國主義教
 

育,男孩又天性好武,沒有戰爭正義與非正義之分。但寫這個半自傳小說、拍這個電影
 

的是成人。他們可以如此摒棄一切外在因素,如此絕對不受幹擾地還原年少的夢想、光
 

榮的歲月,讓人覺得這首挽歌沒有什麽批判、檢討的成分,最多不過是悲哀甚至惋惜。
 

百度說西方評論稱之為最具影響力的反戰電影之一,這是大大混淆了“反戰”和“反映
 

戰爭災難”這兩個概念。這個電影完全反映戰爭災難,但寫災難不代表反戰,說不定反
 

而是緬懷軍國主義。
 


 

日本人以受害者姿態來描寫二戰,這不是第一次,而是屢見不鮮,似有一種對戰爭肇起
 

的集體無意識或者集體記憶缺失。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加拿大籍日本女作家Joy
 

Kogawa的長篇小說《Obasan》,通篇描寫原子彈怎樣嚴重傷害日本平民,移民加拿大的
 

日本人怎樣受到歧視迫害,沒有一字一句的作為戰爭發起人的反省和自責。這類作品的
 

基調是一致的:我們老百姓是無辜的;看你們把我們婦孺老幼折磨成什麽樣兒。《
 

Obasan》的流行程度不亞於《再見螢火蟲》,是很多美國加拿大學校的文學係必修課程
 

,因為表達了弱勢群體的呼聲。我們一群中國學生學這一課時群情嘩然,所有的情緒都
 

是日本人為什麽不懺悔,平民真的無辜麽,熱烈歡呼支持天皇開戰的是不是平民,應征
 

入伍的是不是平民。嗜血成性的殺人狂不就是《再見螢火蟲》裏的少年長大而成的麽。
 

我們的美國老師當時說,我理解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可這不僅是民族主義情緒:戰
 

爭是曆史,無可挽回;更讓人指責的是這種不思悔改、從不懺悔、反而處處哭訴受害的
 

態度。如果希特勒、本拉登被作為民族英雄供奉在寺廟裏,歐美人還能理解並歡迎嗎?
 

07年拍攝的《南京》紀錄片裏,被采訪的幾個日本老兵不是麻木冷漠,就是津津樂道當
 

年的殺人場麵。這些是我看到的日本對二戰的態度的主流;這樣的作品還能被捧紅炒熱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能耐。
 

發信人: Doha2006 (doha), 信區: LeisureTime
 

標  題: Re: 日本人的懺悔在哪裏:《再見螢火蟲》的動情與無情
 

發信站: BBS 未名空間站 (Wed Jan 26 17:42:49 2011, 美東)
 


 

老大,沒什麽,我就是說我支持你的觀點。
 


 

我記得以前一個美國人推薦我看的一個文章,分析為什麽要投沒有人性的原子彈。美國
 

人還是很厲害的,他們當時就對日本做了定性和定量的各種分析,結論就是說原子彈一
 

定要投,不然所有人的損失都更大,美國賠不起。這篇文章寫得很好。我想每一個想要
 

同情日本人戰爭遭遇的都該看看。那文章裏寫了,經過各種分析,發現日本軍人是絕對
 

不投降不妥協,寧肯兩敗俱傷的。
 


 

另外,現在美國人對日本人的二戰立場indifferent,不僅僅是neutral,令我們這些曾
 

經的盟友很hurt,大概是因為日本現在成長的比較強大,從民用到工業,日本的產品不
 

服不行吧。強者總是讓人佩服的吧。而且,日本是美國的學生,起碼表麵上什麽都接受
 

美國,人家美國人能不肯定他們麽?
 

發信人: xinyuemba (小樹), 信區: LeisureTime
標  題: Re: 日本人的懺悔在哪裏:《再見螢火蟲》的動情與無情
發信站: BBS 未名空間站 (Thu Jan 27 10:24:23 2011, 美東)

我看了螢火蟲,也挺生氣地,拿小朋友來煽情,大人真惡心。

尤其是看到他們抱怨沒有白米飯吃,而同期的中國占領區,老百姓根本不能吃米飯,米
都要賣給日本人,就特別生氣。

別老拿日本占領下的東北來說事兒。跟你說實話,除了個別那麽一兩個得了實惠的,東
北老一輩子,恨小日本比南方沒有被日本人占領下的地方,恨得多。

我姥姥姥爺都是東北人。姥姥今年九十多了,據她講,日本人占領的時候,家家戶戶檢
查衛生,帶著白手套,摸你家窗棱,有一點兒灰就是一個大耳光。中國人那時候有抽大
煙的,日本人抓住了,扔到憲兵所喂狼狗。還有抓壯丁抓兵,俺家姥爺好好一個讀書人
作會計的,被抓去當兵,差點兒送命。還有東北人隻能吃橡子麵玉米麵,白米白麵都得
買日本人,自己得偷著吃。 俺姥姥姥爺家其實是條件不錯地,都恨日本人恨得不行。

據說日本人走的時候,落在後麵的家屬小孩,很多都被當地老百姓一鋤頭一個給打死刨
坑埋了,還不是平時作威作福讓人恨的?日本人走的時候,東北農村鬧了好久的狼災,
因為他們訓練的狼狗都放了,那些狼狗都被訓練得專咬人,好多人遭殃,狐狸也遭殃,
幾乎絕種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