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華人,洋裝穿在身,心未必是中國心。時過境遷,一切都在變。然而千遍萬遍,熱愛中餐的胃永遠還是那個中國胃。
起初,最讓我懷念的是涼粉兒。每到夏天,一想到那晶瑩剔透,涼爽滑嫩的涼粉,竟六神無主。這個時候,要是能吃上一碗拌著蒜末、撒上蔥花香菜的涼粉,死而無憾了。
突然發現華人超市裏有罐頭的涼粉,買回家來打開一看:啥玩意兒?黑糊糊的,這老廣的涼粉能吃嗎?
自己動手。記得涼粉是用澱粉作的,這裏有勾芡用的澱粉,說幹就幹。然而失敗了,“涼粉”變成了糨糊。
偶然發現韓國小超市裏有綠豆澱粉,買回來一試,一比六加水,成功了!嘴裏吃著爽,心裏更爽!
涼粉癮過完了,酒釀癮又上來了。還好,這不算難,華人超市裏有上海甜酒藥,有糯米。米蒸熟了放到砂鍋裏加藥,放到烤箱裏打開燈保暖,兩天後拿出來就看見砂鍋中央一汪甜水,如荒漠裏的甘泉……。
人是貪婪的,萬貪之源就是人的胃。
這不,又想起那飄著堿味的麵條兒了。
兒時,去糧店買米,就喜歡聞那剛做好的新鮮的水麵,一根根整整齊齊,一排排清清爽爽。麵粉的味道夾雜著堿麵兒的清香立刻就勾起了食欲,這樣的麵條,哪怕是一碗清湯寡水的陽春麵,怎一個香字了得?
超市裏廣式餛飩麵口感太硬,堿味太重,完全吃不出當年的感覺。掛麵,過去的高檔貨如今隻能屬於快餐食品。
水麵,水麵,那飄著堿味的新鮮的水麵……。
有麵粉,有堿麵,怎麽才能做出那一模一樣的麵條啊?對了,麵條早就是著名的出口商品了,意大利人管它叫死不改題。洋人家庭裏自製死不改題有一套現成的機器。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機器搬回來了。
先是和麵。別忘了加鹽,加堿麵,這樣做出來的麵又香又有筋道。麵要和的越硬越好。
先壓成這樣的薄片。
讓麵醒上30分鍾。換切麵刀片。
就這樣,麵條出來了!
看,這哪兒是一根根的麵條兒?這是一絲絲的鄉愁啊!
煮一鍋牛肉湯,加上蔥花、香菜。啊,回到了靜安寺94路車站旁的那個小麵館裏了……。
whoops,隻顧著發呆吃麵條了,忘了給牛肉麵照相,也好,省得你們哈喇子打濕了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