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好,機會多,人盡其才,大家都過得輕鬆。大環境壞,機會少,惡性競爭,互相鬥爭,人活得累。
關於ABC那個節目的抗議,就是關於這樣一個大環境。有的人不敏感,那是大事糊塗。有的人窮追吉米,要他辭職,那是迷失了方向。吉米不敏感,因為他沒有感受到排華法案的後果,沒有能感受到美籍日本人被關到集中營的滋味。這是比較正常的,就像在中國有人喊殺光日本人,殺光越南人,很多人都不會意識到這有什麽問題,但日本人和越南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如果中美開戰,在美華人就處境困難。嚴重一點,像日本人那樣進集中營。即使不是那樣,也會失去很多發展機會,遭到很多歧視。長得像中國人的都會有份,反日貨的時候打死的是中國人,911反恐後打死的是印度人。也可能有較長時間的冷戰,親人不能相見。更為嚴重的是對兩國的經濟和普通人的生活都是極大不利。
所以,要進一步的話,就是反對用戰爭方法解決債務問題,中國政府停止購買美國國債而是購買商品服務和人才。這些小孩說的道理有普世的部分,就是中國人說的一升米是恩人,一鬥米是仇人。中蘇,中越關係惡化,這都是一個方麵。美國國債本質上是一個美國國內的政治問題,中國不必要地摻和進來了。
關於排華法案再補充一點,這個法案不經意地極大地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一般人隻意識到它對美國華工的影響,而沒有意識到對中國的重大影響。在鴉片戰爭時,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不論是整體還是人均產值都領先世界。當然,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正在工業化的上升階段,但也麵臨就業和市場的壓力,如果沒有向美國移民這條出路,就被壓垮了。移民美國搞活了這些國家,沒有能移民美國,中國失去了一個發展機會。如果沒有這個法案,民間的移民活動也會極大地促進兩國的貿易和經濟發展。當然,清政府本來就是閉關鎖國的,對此沒有什麽作為。
中國大多數人意識到了移民對個人的好處,但還沒有意識到移民對整個國家的極大好處。移出,覺得是人才外流,當年留學先把培養費交來。移入,又覺得是來占便宜。50年代取消雙重國籍,就像是一個逆向的排華法案,從此海外華人不能自由地返回大陸工作創業定居。其實無論移進移出都有巨大的移民紅利,隻是中國政府還沒有意識到而已,這方麵還要做進一步的溝通。對外開放當初也不是很多人能理解的。
有人對排華法案極大地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表示懷疑,認為是說過了。這是我獨立思考的結論。大家可能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因為我們看到的曆史是分離的,片段的,常常是誤導的。
如果沒有美國的排華法案,華人將是美國第二大種族,可能占人口的20%左右,中國維持發達國家的地位,經濟總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水平。隻要清政府在風頭過後稍有作為是完全可以取消排華法案的,畢竟都想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做生意。一旦移民數量超過一定數量,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式自然會隨之而移動。大量移民對雙方都是有利的,美國的發展也會更快。英法德向美國大量移民,這些國家都快速發展。而西班牙占了先機,得到了自然資源條件更好的南美,由於沒有大量移民,南美和西班牙都不夠發達。
就中國本身而言,中國的封建社會大約是在西周時代,自秦以後,基本上是資本主義。這裏有必要把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作為經濟製度定義一下。在日常用語中,很多人把經濟製度和政治製度相混淆,和生活方式相混淆,和個人愛好相混淆。有時候是張冠李戴,掛羊頭賣狗肉。比如說封建思想,封建迷信,與封建主義一點聯係都沒有。比如,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資本主義。比如,有人把中國政府中的腐敗歸於資本主義的影響,兩者沒有必然聯係,事實上比較清廉的政府都是資本主義製度。下麵給出這些製度的基本特征:
封建主義,生產資料公有,生活資料私有。
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生活資料私有。
福利主義,生產資料私有,生活資料公有。這是我添加的,因為排列組合有四種。
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生活資料公有。
封建主義對政府管理層要求較高,否則就效率低下,生產不足,自行崩潰。資本主義對政府管理層要求不高,效率是內在特性,但有生產過剩和失業的危機。福利主義容易產生舞弊,化公為私。社會主義對政府管理層的要求就更高了。
自秦以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在宋朝達到高峰,一直到1950年基本上是時起時伏。為什麽宋代以後就不行了呢?因為沒有移民的地盤了。沒有了擴張機製,隻有抑製,就是重農抑商,或者更嚴重就是封建複辟。中國共產黨在大陸執政之初,還是資本主義,盡管有朝鮮戰爭的開銷,生產和生活還可以。後來開始嚐試社會主義,馬上出現三年饑荒,其後改為封建主義,到鄧小平開始推行一些資本主義。
中國曆史上一直有濃厚的封建主義情節,孔子看到封建主義崩潰,說是禮崩樂壞,要克己複禮。王莽複辟。林彪的克己複禮,被批判為要建立林家封建王朝,是不是就不得而知了。封建主義有其美好的一麵。封建主義一般有兩個階層,一個貴族階層,有擔當,一個平民階層,大致均貧富。
看中國現在的問題,主要是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問題。看美國現在的問題,主要是資本主義和福利主義的問題。明白了問題,就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比如說美國,資本主義的問題有擴大市場,移民,和新產業創新三招,福利主義部分的問題有減縮,下放和管理優化三招。
擴大市場和移民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而新產業創新的潛力在理論上講是沒有止境的。雖然新產業創新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了,但各國政府的具體做法是不很有效的。美國政府僅在奧巴馬第一任期,就花費8000億美元在新能源計劃上,基本上是顆粒無收。中國政府搞百人計劃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我看優先要搞五人計劃。就是要挖掘像愛迪生,特斯拉,貝爾這樣的發明家,給予足夠的組織和經費支持(每人十年三千萬美元,年均三百萬美元)。政府是沒有能力預先確定什麽是新產業,所以是要評審人,而不是評審項目。在人才選拔上,通常那種選拔專家的做法也是不行的。主要從美國和東歐挖掘創新人才,非洲南美和日本的概率就很低。有了少數但足夠的發明家,經濟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大家有工作,社會問題也容易解決了。
我看子女壇,鋼琴呀,數學呀,體育呀,但是大環境更為重要。就像我們這一代,要不是恢複高考,還不是知青下放,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要不是對外開放,很多機會都是不存在的。
這些東西,貼到茶壇,比較粗糙,供批判。
說說大環境
所有跟帖:
• 你的這個帖子的題目應該是"說說資源" -cmmc- ♂ (142 bytes) () 11/18/2013 postreply 04:13:00
• 我說的大環境是指整個的社會環境,不是指自然資源。 -solo1- ♂ (0 bytes) () 11/18/2013 postreply 12:33:51
• 有些觀點不錯,但文章的理念缺乏結構的和諧。 -yfz9465- ♂ (377 bytes) () 11/18/2013 postreply 05:37:10
• 生產資料就是資源,把環境改成資源就差不多了 -cmmc- ♂ (80 bytes) () 11/18/2013 postreply 07:10:29
• 福利不是主義,是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擴散的社會主義結構。 -英二- ♂ (0 bytes) () 11/18/2013 postreply 11:31:17
• 一個很具威懾力的木馬 -英二- ♂ (0 bytes) () 11/18/2013 postreply 12:01:52
• 這種組合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還沒有意識到,我給起了一個名字。 -solo1- ♂ (158 bytes) () 11/18/2013 postreply 13: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