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大褲衩、土豪金是否醜著醜著就變美了?
張永和:壓根就沒設計好
近日,微博中爆料北京某報社新大樓披上了“土豪金”的照片,被網友送上“電熨鬥”、“航母”、“夜壺”的封號,甚至還有人稱之與某電視台“大褲衩”陰陽調和。兩棟建築引發網友各種調侃吐槽,究竟這兩個地標建築物是醜是美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主持人蔣方舟表示自己聽過一個“習慣審美理論”,“你現在看很醜,但是醜著醜著大家也就習慣了,就把它以醜為美,習慣了,它必然是美的。”對於這種解釋, 張永和搖頭否認,用一口標準的京片子口音回應:“壓根就沒設計好。”“我作為一個建築師,看這些房子並不是一樣的,它並不是因為他是標誌性,它不好,很多 這些標誌性建築等於壓根也沒設計好。”對於時間長短是否可以改變大眾的審美觀念,張永和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不去計較它的醜美,不是改變了自己的審美習 慣,而是忽視了它的存在。“我跟我妻子就去一個地方吃飯,看到這房子覺得實在太惡心了,我每次去都等於有點障礙,可那家的素菜就是我,是我最喜歡。時間去 長了,我也看不見那醜房子了。”
蔣方舟:北京是否需要標誌建築物?
張永和:一個城市可以是一棟建築,它不需要標誌建築。
每個人的回憶裏都有自己對一個城市的記憶。主持人蔣方舟很感興趣張永和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土著,看到如今的北京與別人有什麽不同。在張永和的記憶裏, 北京一方麵的美停留在幼時的記憶中,跟著哥哥騎著自行車二八自行車走街串巷的快樂;另一麵就是站在山頂上俯瞰北京城,“灰色的瓦頂,像波浪一樣,然後有綠 的樹在中間冒出來,那種完整性,就是就真的再也沒見過。”之後從事了專業的建築工作後,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城市可以是一棟建築,它不需要標誌建築。”
對於北京為什麽不需要標誌建築,張永和解釋這裏缺乏的是城市性。他接著舉例說在這裏出門開一場演出往往來回要花費三四個小時。雖然跟朋友住在一個城市,但 是要見一麵“非常費勁”。“城市是因為自然發生的活動而存在的。所以現在這些物體城市呢,所以完全不是好看難看,它實際上就是反城市了。”對於這樣“特 色”問題,張永和表示這是“世界性問題”,而非北京專屬。
張永和,曾在中國和美國學習建築,是中國最早獲得國際聲譽的建築師、最重要的建築先驅之一。2005至2010年間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建築係係主任,目前他是麻省理工和同濟大學的教授。非常建築於1993年由張永和與魯力佳創立。在過去20年中,非常建築堅信設計的價值,強調研究,重視方法,致力於建造工藝的革新,逐漸形成了一個涵蓋了多個設計領域的綜合實踐。
張永和的父親張開濟中國第二代著名建築師,第一批全國設計大師之一,曾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他曾任 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土建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政協常委兼城建組組長、北京市科協常委等職,現任北京市政府、承德市政府和貴州省政府的建築顧問和 中國房地產住宅問題研究會副理事長。張開濟同誌的主要作品有:武漢長江大橋、北京天文館、天安門觀禮台、北京勞動保護展覽館、建工局療養院、三裏河住宅區、百萬莊住宅區、小湯山療養院、中央民族學院校舍、高教部辦公樓、出版總署辦公樓、新疆招待所、濟南南郊賓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