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救人的事,其實都是在救自己(zt)

來源: v5 2013-09-11 19:10:5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730 bytes)
看病記
那些救人的事,其實都是在救自己
吳嶽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3年09月12日
Anthony Russo

作為醫生,用自己的醫術為患者解除病痛、挽救生命本是職責所在,義不容辭。但在我國現行的醫療體製中,醫療費用是個不可回避的問題,身為年輕的住院醫生,在日常工作中,經濟承受能力也是我們和患者商討治療方案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每當遇到患者家庭因為經濟原因選擇較為保守的治療方案,甚至放棄治療時,雖於心不忍,卻無能為力。久而久之,竟也習以為常,不再那麽難過,畢竟我們已經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夜深人靜時,還是會捫心自問,麵對患者,我們究竟能做多少?
前些日子我的同學又收治了這樣一位患者,一個來自河北張家口的24歲農村姑娘,她叫建秀,患有係統性紅斑狼瘡,疾病侵犯血液係統導致重度貧血而暈倒,不幸脾髒摔破,不得不手術切除保住性命,卻因為血小板極低,傷口流血不止,無法愈合。姑娘的親生父親兩年前因胃癌醫治無效去世,當時家裏已經欠下不少外債,她自己的病情又反複無常,幾次險些丟了性命,這次又到了生死的邊緣,家裏實在無力維持,竟要放棄。她本人是渴望繼續活下去的,我的同學以及同組醫生們也都覺得特別可惜,因為這個患者經過適當治療是有機會恢複的。但是患者家裏心意已決,強烈要求出院,回家的車都已經找好,停在醫院門口了。
一般情況下,盡管醫生可以用非常強烈的語氣提出建議、反複解釋,但是最終決定還是要由患者和家屬自己做。這次我的同學卻冒著被投訴的風險攔下了家屬,並且迅速聯係到我。我認識一些做人道救援、公益救助的朋友,聽說此事後立刻聯係其中一位趕到醫院,共同和家屬協商,希望挽救這一條年輕的生命。
患者的家屬們雖然做出了放棄的決定,但終究是不舍得!尤其是患者的母親,怎麽可能真的忍心放手自己年輕的女兒?經過我們醫生的反複交代,再加上朋友介紹了一些他之前參與過的公益救助的成功經驗,家裏終於決定繼續治療。能夠爭取到患者家庭的支持,已經是巨大的勝利!接下來,就該考慮如何進行了。
醫生幫助患者籌集治療費用,乍聽起來很感人,但是在醫療行業內部工作的人,都能感受到這背後可能招來的爭議和麻煩。社會的每一筆捐款、病患的每一筆治療費用明細都要公開,這需要花費許多額外的精力;而我們身兼募捐籌集人和病人主治醫生雙重身份,更需要確保對捐款人和患者雙方的利益做周全的考慮,稍有差池可能就會遭到外界質疑。和同學在與上級醫師交流的過程中也意識到這一點,但在反複考量後仍然想要幫助建秀。在醫院這幾年見過不少放棄治療的,大多是年齡偏大,病情偏晚,就算全力治療,生存質量也不會太好,或者幹脆就是全靠機器和藥物維持活著狀態的,這種情況,家屬決定放手,雖不情願,也是可以理解,甚至是給患者的一種解脫。但是這個姑娘不一樣,首先她很年輕,才24歲,和我們這些基層住院醫基本同齡,這本來就讓我們有天然的親近感;其次這不是無可救藥的絕症,雖然她目前病情凶險,但是如果治療及時,控製住出血和感染,恢複起來完全沒問題,而過了這一關,之後的維持並不費力;再者,治療所需費用並非天價,前期搶救生命的治療如果順利五萬元足矣,後續促進傷口愈合和狼瘡恢複也隻需兩三萬,出院後病情控製並不需要太多資金,靠姑娘自己打工也能應付,總共算下來隻需不到十萬就可以救活一個年輕的姑娘,比起白血病、骨腫瘤、肝移植這種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治療費用來說真的不算多。也是因為考慮到這些方麵,我們覺得這件事情應該做,值得做,所以才會努力爭取,拚盡全力。
或許我們幾個年輕醫生這股單純的熱情真的感動到大家,救助行動的進展特別順利,開具家庭收入證明、父親病逝證明,新浪微公益平台的申請、核實、認領、開通,兩天之內完成。捐助款項的到位速度更是快得超乎想象,僅僅過了一個周末,就收到五萬多元,這就已經足夠支付患者當前的費用了,另外還有一萬多等待隨時補充。而幫助我聯係公益組織的朋友想得更遠,不僅考慮到通過微公益平台募集多筆小額捐款以解決病人的醫療費,甚至聯係到愛心企業,承諾患者病情恢複、可以工作以後,提供一份壓力較小且收入穩定的工作,解除後顧之憂。在這些幫助轉發和捐款的朋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醫療領域的前輩,除了轉發和捐助,也提供了許多經驗和建議。所有這些,無論關注、轉發、捐款或建議,都是寶貴的認可和鼓勵,告訴我們這件事情有意義,也給我們堅持下去的勇氣。
目前所得款項已經可以維持收支平衡,還有後備資金可以補充,患者的病情也逐漸好轉起來,恢複出院指日可待。身邊很多朋友說,這次我是真的做了件“救人一命”的事,其他病患不在我這裏治療還可以找其他醫生,對於這個姑娘來說,如果我們當時不那麽堅持,可能真的就沒了。我們這些人見慣了生死,感情上都有些冷漠,整天治病救人當工作,也很少再回味救治成功的成就感。可這次不一樣,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重複勞動,而是真正投入心血的救助。當我把救人當作畢生事業來做的時候,我會感到離不開它,不是因為這件事在別人看來有多麽崇高偉大,而是因為這件事定義了我的生活狀態,賦予我存在的意義。如果這輩子沒有做這一行,我或許都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所以當我救人時,其實是救人這件事救了我自己。
這次公益救助行動還算圓滿,進展迅速,捐款充足,也沒有出現預想中的種種磨難,不得不說,我們真的很幸運,這個患者也很幸運。但醫療作為關乎到社會中每一個人的大事,不能靠患者運氣好遇到好醫生,更不能指望每個醫生都有那麽多時間和精力為病人的生活和經濟問題操勞。這個患者因為屬於農村戶口,但是常年在外地打工,所以無論是新農合還是城鎮職工醫保都沒有參保。但她絕不是個例,在為這個患者協調救助的過程中,也有許多情況類似患者找到我,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有些人是根本不知道如何醫保、新農合,更不知道如何參保,直到一場大病一場需要住院才發現完全沒有保障。我國現有的社保、醫保體係還很不完善,公益救助所能幫助的人畢竟是少數,建立健全能夠真正惠及全民的社保、醫保體係才是根本。
吳嶽是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八年製)學生,目前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接受外科住院醫師培訓

所有跟帖: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ZoyaWashington- 給 ZoyaWashingt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1/2013 postreply 20:24:2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