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中,華夏文化的第二大糟粕是這個:)

本帖於 2013-09-11 06:53:40 時間, 由普通用戶 燕歸梁 編輯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DNA碳水化合物是人的硬件,文化是人的軟件。華夏文化是華夏人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華夏文化的糟粕都是通過華夏人來顯示出來的。

昨天有人論了華夏文化的第一糟粕,是槍打出頭鳥,基本上是造成後來華夏人都夾著尾巴作人的理論基礎。

今天我來說說第二,就是“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究竟有誰來可憐我”。

黑與白,陰與陽,是與非,是事情的兩個方麵。比如說,球場上的球員踢了一個很糟糕的球,甲說:“臭球!”乙說:“nice try!”這甲和乙就是差別,雖然是說的同一件事情,有的文化是看事情的臉,有的文化是看事情的屁股。

華人到了海外,改不了的就是一顆中國心。

比如說,莊伯母的問題,莊侄看到的是莊伯母為什麽比祥林嫂淒慘,而沒有看到莊母為什麽會比莊伯母幸福。

對於這個問題,有個偉人曾經提醒大家注意來著:我們的同誌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看到光明,以提高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

還有一個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各個曆史時期,你喜歡哪一個?

有的人還是劣根性不改,總是喜歡說自己最不喜歡的那個時期,而不是喜歡說自己最喜歡的那個時期。

這是什麽原因呢?是不是因為你說你喜歡中國的某一個時期(比如改革開放)的話,沒有胡籮卜吃?而你說你不喜歡的中國的某一個時期(比如文革)的話,就有胡籮卜吃呢?

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

黑與白,陰與陽,是與非,是事情的兩個方麵。比如說,球場上的球員踢了一個很糟糕的球,甲說:“臭球!”乙說:“nice try!”這甲和乙就是差別,雖然是說的同一件事情,有的文化是看事情的臉,有的文化是看事情的屁股。

華人到了海外,改不了的就是一顆中國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