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混沌,科學,與算命仙(二)
老幾
上回說了“混沌”科學。有評論說“老幾越說越混沌”。通常這應當是作者的問題,我想這回不然。
“混沌”是個“原始的”概念,與傳統文化有關。我們說了,中國傳統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易經文化,而國人今日對易經的思想是什麽已不甚了了。前一段網上有博主係列文章裏談易論天,引用的八卦圖卻是個山寨版。其實這也不能怪作者,如今具有能理解和識別八卦圖這樣基本常識的人並不多。有一次和家人一起逛西安大唐芙蓉園,裏麵有個易經館(想必那些港人建園時是看過風水的),大堂正中的先天八卦圖,就是這個山寨版。
其實八卦圖有“先天”“後天”,“先天”為“天”,“後天”為“地“。 天圓地方,陰陽兩邊。國學“模糊”些,卻是嚴謹的,不能亂來。當時我把正確的圖案畫下來解釋給值班人員,回說聽不懂,圖是專家提供的。沒轍,惆悵而歸。
胡適先生學貫中西,當年努力推行西化,現在依然有很多追捧。經過五四運動以來砸爛孔家店和49年以來破四舊大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如今中國已然西化到了這種可稱“全盤”的地步,不知先生泉下有知,是喜焉悲焉?
閑話少說,再回到“混沌”這個“原始的”易經文化。漢王充《論衡·談天》:“説《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 三國魏曹植《七啟》:“夫太極之初,渾沌未分。” 唐代鴻儒孔穎達曰:“’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列子》曰:“太初者,氣之始也”。《陳書·高祖紀上》:“自古蟲言鳥跡,渾沌洪荒”。凡此種種,都說得是“渾沌”,就是“天地”最初的狀態,即《易經》裏麵的“太極”。在老幾易學觀裏,天地之始與萬物之始性質是一樣的,任何事物剛開始都是混沌不清的而卻有其必然推動力的。
所以簡單一句話,“渾沌”,就是“太極” ,是“天地”“萬物”最初的狀態。
老幾以前說過,《易經》是“研幾”的學問。“幾”是什麽?就是事物最初細小甚微的變化,用科學語言說,“幾”就是初始條件。易傳裏說:“易有太極,是分兩儀”。易以太極為起始;混沌以初始條件為要,兩者說法不同,道理卻毫無二致,目地都是通過從起始之源的微小變化,來發掘預測複雜係統事物的變化軌跡。比之剛剛起步的混沌理論,我們的祖先幾千年前就已經發展出了易經這樣精深的思想,讓人歎為觀止。
上篇說了“混沌”的科學,這篇說的是對應的“太極”易經國學。科學可以“預測”,易經可以“算命”。其中的真真假假,且聽下回評說。
附後
相關文章:
漫話混沌,科學,與算命仙 (一)http://chinese-bloggers.com/laoji/?p=61
無極和太極的區別 http://chinese-bloggers.com/laoji/?p=27
混沌和量子理論,可參見下麵網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7221-601960.html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