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為人師與助人為樂

來源: kylelong 2013-06-28 18:55: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3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kylelong ] 在 2013-06-30 07:24:5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好為人師,是一個中性詞。一方麵,表明當事人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喜歡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他人,這是褒義的一麵;另一方麵,也表明當事人不顧實際情況、不顧他人感受,喜歡自做主張、自以為是、擺老資格、不謙虛謹慎。
 
助人為樂,多數情況下是一個褒義詞,喜歡幫助他人,為他人排憂解難,本身就是一種善言善行善心。不過,有時候,如果不能用對的方式方法取幫助他人,也會適得其反,有畫蛇添足、多此一舉的嫌疑,所謂“過於執著與固執”,最終是“好人難做”、“好心當成驢肝肺”、“出力不討好”。
 
總的來講,助人為樂要比好為人師強一些,因為前者隻是幫助他人,後者就有些霸道不謙虛、蠻橫不講理了。比好為人師更為強烈的,那就是霸權、霸道、權威、專製。這是世人所唾棄的,因為這個世上,多元化的理念,已經根植於廣大民眾心中。生物有多元性、社會有多元性、法律有多元性、婚姻有多元性、民主有多元性、自由也有多元性,就連我吃的食品、穿的衣服也有多元性等等,這樣才是一個有多種層次的社會集合。
 
為什麽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呢?有人說,這是為了國家或公司的管理。其實,從人性的角度來講,人性的管理,才是最高境界。所謂人性,那就是要自然、尊重、善行、不強求、不極端、不打壓。
 
既然好為人師和助人為樂都有好的一麵,孟子為何要說“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呢?
 
顯然,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知識和經驗主要來自前人的教導和書本以及網絡的信息,包括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以及社會的教育。可社會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人的思想和觀念也在無時不刻發生著變化。
 
古語雲:“強扭的瓜不甜”。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自覺遵守“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社會學法則,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對的,才那麽去做,即使在人生的某些時候會有所改變。所以,我們對他人的行為進行粗暴幹涉隻能使他人產生逆反心理,結果是適得其反。
 
很多人,主要是指一些專家、學者、領導、院長、院士、領袖、主席、國王、總統、總理、總裁等等,他們自為人要比他人高人一等,喜歡對他人指手畫腳,總是說他人這不對那不對。
 
真正的善言善行,應該是提出建議、與他人探討,在傳授自己知識與經驗的同時,傳達了善心!傳達了愛心!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手術台上的街舞--《妙手仁心》
  • 開心一刻:磨砂的
  • 為什麽歐洲女人婚後屁股越來越大?
  • 多倫多地鐵係統的停車安全標識
  • 加拿大2013:資本主義的沒落
  • 所有跟帖: 

    一切都在與於“好”字上。 “度”的問題! -WM士官- 給 WM士官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9/2013 postreply 20:45: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