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鬥法法門寺

來源: v5 2013-05-09 18:11: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2133 bytes)
鬥法法門寺
作者 曾鳴
來源 南方周末
時間 : 2013-05-09 16:25




西安大雁塔南廣場玄奘法師塑像南側,建築塔吊正在忙碌施工中。這裏已成為曲江新區“大唐不夜城”。“曲江係”開發下的法門寺、興教寺連續陷入爭議,“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曲江模式正在引發一連串的風波。 (威戈/圖)
每一個功德箱都有創收指標,每一尊佛像都有天價的供養標價。清淨之地成叫賣之所,其間充斥誑語與騙局。
法門寺景區明碼標價背後,是建立“世界佛都”的宏大計劃。這個計劃將地方政府、曲江係、法門寺捆綁在一起,合力將夢想變成了鬧劇。
在法的門前,佛的存在並未被如願昭示,圍繞錢的鬥法正在上演。
人走近“佛”的法門到底在哪裏?
這在佛學界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法門寺景區給了一個答案:錢。以千萬甚至億為單位的錢。
這裏是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景區。過去的幾年間,這裏成為了聞名海內的銷金之所。這裏的每一個功德箱,都有創收指標;每一尊佛像,都有供養的明碼標價。佛光大道兩側十大菩薩的價格是1000萬,合十舍利塔內釋迦牟尼的化身、報身、法身三尊佛像的供養價格分別是3000萬、4000萬、5000萬。比這些都貴的,是整個裝載著佛指舍利的舍利寶塔,標價一億。
釋迦牟尼的中指骨,是此間榮耀的來源。1987年,舍利從這座有著一千七百多年曆史的古寺中出土,名震天下。
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下稱法門寺集團)的銀行賬戶,是上述巨款的最終去處。法門寺集團的背後,是陝西建立“世界佛都”的巨大夢想(盡管“佛都”的提法即使在佛學界也有巨大爭議)。在這個夢想中,這裏將成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繼兵馬俑之後的第二張名片”。這個夢想由陝西省方麵提出,落在西安曲江係的肩上,由法門寺所提供的佛指舍利作為核心驅動。
在這場雄心勃勃的旅程中,地方政府、曲江新區背景的法門寺集團、法門寺三者被捆綁在一起,宛若一場三人四足的遊戲。
平日的景區經幡飄飄,香火繚繞,頗為寧靜悠遠。很難想象的是,自2009年5月9日開園後,4年時間過去了,那個宏偉計劃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參與遊戲的三方在出發不久後就摔倒在地,在法的門前扭作一團。
勸募與回扣
景區所有人工作人員的收入都和勸募回扣掛鉤,包括臨時工。回扣點從0.5%到7%不等。
從西安西去120公裏,即可抵達傳說中的“佛都”,陝西法門寺景區。景區布局宛若一條魚骨:穿過山門,是一條長達1.2公裏長的“佛光大道”,大道旁有普賢、文殊、觀音等十尊菩薩的塑像,盡頭是高聳入雲的合十舍利塔。它高達148米,有著明顯的菱形幾何結構。
西安大慈恩寺方丈、西安佛教協會會長增勤笑談:這座耗資巨大的舍利塔卻被網評為2012年十大最醜建築中的第一名。
景區結構雖然簡單,卻蘊含著深遠的寓意:佛光、般若、菩提、圓融四重山門象征著此岸與現世,舍利塔象征著彼岸與佛國,連接兩處的佛光大道及周圍的菩薩,則象征著輪回時所需經曆的“五時判教”。
從走進法門寺景區的大門開始,羅漢、菩薩與佛的身影無處不在。而每一尊羅漢、菩薩或佛的身前,都擺著一個碩大的功德箱,每一個功德箱上,都寫著“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字樣,投進這些功德箱的香火錢,最終都會匯集進入法門寺集團的“資金流入”。
2013年4月24日,南方周末記者走進法門寺景區,粗略清點功德箱計21個。在法門寺慈善基金會2013年的“2013年主要考核指標與目標任務”中,景區功德箱的“目標任務”被定在800萬元,是2011年法門寺景區經營性利潤的兩倍。
除了菩薩身前的功德箱可以贏利,菩薩本身也會帶來收益。在景區,每一個菩薩、佛像都是可以“供養”的。供養價從一千萬到五千萬不等。“供養”本是一個佛教用語,出自梵文,又作供、供施、供給、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寶,亦包含純粹的精神供養。
目前,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捐贈記錄由雅居樂地產集團主席陳卓林保持。2011年,他本打算向基金會捐贈500萬元,在基金會的悉心接待下,臨時追加600萬,共捐贈1100萬元。這個事跡被寫入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解穎的“2011年年終總結”,被歸納為“接待也是生產力”。
當然,更多的遊客,並沒有一擲千金的能力,他們更多的選擇花20元在“愛心即時貼”和“功德簿”上留名,或者花100元到數千元,讓自己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細水長流,功德碑目前已刻了63塊,按每塊刻420個名字計算,也有多達26460人參與。
總之,這些心意佛祖或可領受,但錢財大部分都進入了法門寺基金會及法門寺集團的口袋,少部分則成了勸募人員的回扣。
法門寺基金會,除了刻碑的工作人員,其餘所有人的收入都和勸募回扣掛鉤,包括臨聘人員。按照基金會在2011年9月製定的標準,根據“勸募任務”完成的比例,勸募員工、主管和中層都能各得到0.5%到7%不等的獎勵。
導遊及外部人員拉來的善款,則按照5%到15%不等的金額進行獎勵。甚至提供信息者也可獲獎。“凡提供有效勸募信息,但非本人實現勸募者,在實現勸募後,介紹人占獎勵總獎金的30%,實際勸募人占獎勵總獎金的70%。”
上述“獎勵標準”,明文載於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公開文件上。盡管,2009年5月頒布實施的《民政部關於基金會等社會組織不得提供公益捐贈回扣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社會組織不得在接受的公益捐贈中提取回扣。
這些拿著回扣的勸募者是如何工作的呢?秦皇島的趙燁女士對此有過深刻體驗。
2012年7月18日,趙燁一家來到法門寺。當她“走過佛光大道,看著兩旁的經幢及菩薩像,無比的激動,似乎感受到了佛的加持”。
走到舍利塔前,聽到法門寺建造十八羅漢在募捐時,趙燁掏出300元。隨後,收銀員將趙燁帶到了一位“藏傳佛教大師”麵前。“大師”說趙燁佛緣深,要其在舍利殿裏供養一尊佛像,世代供養的費用是10萬元。趙燁回憶,這瞬間抓住了她虔誠的心,“我想能夠讓佛祖保佑平安,挺好的,是歡喜的事情。”
見到趙燁痛快應允之後,“大師”又勸其捐20萬的地宮佛,這一次,因為經濟原因趙燁謝絕了。隨後,趙燁被索取“佛教大師念經加持經費”9999元,又在“大師”的暗示下供奉999元“香火錢”,一共刷卡110998元。
2012年7月25日,“大師”給她發去彩信,稱基金會已經兌現承諾,在地宮建造了其供養的佛像,並用彩信發去一尊菩薩的照片。趙燁大跌眼鏡。上麵有她的名字,卻寫著“2012年7月3日”的日期。
“看後我感覺特別可笑,我是2012年7月18日才去的法門寺,難道是佛祖顯靈?”趙燁查閱法門寺基金會的相關信息,發現網上罵聲一片。“我一直抵禦著社會上打著各種幌子的行騙,但是不曾想到那個讓我倍感親切與虔誠的佛教聖地會讓我的心落入深淵。”
憤怒之餘,趙燁向中國佛教協會、陝西省佛教協會、各媒體打電話投訴。最後,法門寺的監院智超告訴她,法門寺慈善基金會與法門寺並無關係,是兩家機構。
趙燁立即電話報警。2012年7月27日晚,她得到基金會工作人員退款的承諾。
在景區的免費項目中,也暗藏玄機。
2011年,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王天定帶領朋友去法門寺景區遊玩,在經曆了一長串勸募洗禮後,他終於碰到景區傳說中的唯一的一個免費項目——抄經。
“他給你一句經文,讓你坐在那抄。”王天定出身佛緣家庭,知道這是佛家正經的傳統,一下感覺非常好。但王天定抄完後起身後,卻發現免費的抄經項目,變成了收費的算命。
一個和尚打扮的中年人告訴王天定,看你抄的經和你的麵相,你在未來兩三個月裏說不定會“碰到點什麽”。但如果把王天定抄的經文放在他們塔後的櫃子裏,每天念經,便可避禍。然後就開始開價了……
出了門,王天定和朋友們一對口風,發現每個人聽到的都是同一套詞。
“這幾乎就是算命的行為了,佛教是嚴禁算命的。”王天定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大慈恩寺方丈、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增勤法師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出家人一不看相,二不算命,三不抽簽,四不占卜。這些民間把戲佛教中叫‘妄說禍福’,戒律裏明確禁止。”
增勤法師自己甚至也在陝西省的兩會上“投訴”過法門寺景區的亂象。“(景區)裏麵有一個很不好的東西,雇了一幫子從湖北來的人,做假和尚。”增勤法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後來,在兩會時,作為陝西省政協委員的增勤把這件事寫進了提案中,得到了省委常委的批示。
2012年,法門寺供奉佛骨舍利的塔內,高懸著社會各界捐款的條幅。 (陳團結/圖)
政府搭台,但唱戲的沒來
曲江係介入之前,由於寺方的不合作,法門寺景區項目得不到寺方香火錢的支持,成為一個停滯兩年的大坑。
本應是清淨之地的法門寺成為明碼標價叫賣之所,不僅如此,據寶雞市旅遊管理部門統計,2009年5月開業到2011年5月的兩年期間,法門寺景區的旅遊投訴次數占全市95%,在全省的主要旅遊景點中名列首位。
這個坑是何時挖的?又是誰挖的呢?大肆圈錢的“法門寺慈善基金會”是一家什麽樣的機構?事情得從地方政府開發法門寺風景區的想法說起。
2007年3月,時任曲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兵受邀來到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郊區。他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坑。這個坑周圍的土地一片荒蕪。它緊鄰法門寺,1987年,佛指舍利從那裏的唐朝地宮遺跡中出土。
當時,地方政府希望這個大坑裏麵生長一棵名為“世界佛都”的大樹來。於是,劉兵代表的曲江係被邀請來大坑考察。那個深達二十餘米的坑,是佛都計劃中的核心區域,新的地宮和寶塔將建在這裏,供奉舍利。
彼時,關於世界佛都的夢想已醞釀多年,但進展並不順利,一直停留在務虛層麵。早在1995年,寶雞市就做了第一輪風景區規劃,但由於缺乏旅遊經營價值而沒有付諸執行,景區開發也因政策風險和操作難度大而一度擱置。
2002年7月,地方政府在調研後認為,法門寺文化景區的建成將對陝西乃至西部建設起到戰略性推動作用,決定以大手筆、高標準進行項目的規劃和征地工作,並準備赴港招商。
“世界佛都”的概念被很快提出,繼而打算將法門寺景區打造成“繼兵馬俑之後的第二張名片”。
當時,“曲江模式”與“曲江係”尚未出現。操刀的,是2003年11月寶雞市政府出資3000萬元組建的寶雞市法門旅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為了符合“佛都”的地位,政府不僅規劃出5平方公裏的土地,還邀請台灣設計師李祖原擔綱景區的設計工作。當時,李剛設計完當時的第一高樓台灣101大廈,聲望如日中天,並且有佛教建築的設計經驗——他設計的中台禪寺被公認為是傑作。2004年,李祖原設計的合十舍利塔及佛光大道項目通過審批。
但在宗教界看來,“佛都”這個遠大夢想卻麵臨著一個理論陷阱:在佛教世界裏,是不存在“佛都”這個概念的。
“佛都這個詞,絕對是外行的想法。”中國宗教協會理事、西北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利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佛教並沒有基督教伊斯蘭教聖地朝拜的傳統,並且自近代以來,以太虛大師、星雲法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本身就是以“去魅”、“淡化神聖化”為特征的。
李利安認為政府過高估計了法門寺景區項目的資源基礎,並為政府在此項目的調研中沒有充分參考學界意見而感到遺憾。“法門寺項目上馬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我國目前流行的一種文化心理疾病:把資源無限放大,信以為真。”
2005年5月15日,合十舍利塔奠基儀式舉行。參加儀式的有時任地方領導、設計師李祖原——但沒有法門寺的代表。
項目甫一開始,法門寺方就表現出不合作態度。佛祖舍利雖然出土於並屬於法門寺,但在近二十年的時間,一直輾轉保存於中國人民銀行陝西省分行的金庫和陝西省曆史博物館中。寺方的心願,一直是將舍利迎回寺廟供奉。他們對於在寺外另修靈塔供奉舍利一事不感興趣。
參與景區戰略規劃的王誌綱工作室,在《王誌綱工作室戰略策劃10年實錄》一書中,回憶了寺方當時的態度——
“寺方認為,舍利是佛門聖物,放在哪裏應該由高僧集體來研究。但現在舍利卻放在中國人民銀行陝西分行的金庫裏,這是所有佛教徒心中的隱痛,沒有供奉,沒有香火,對他們是很大的傷害。”
“此時工作室才發現,法門寺風景區的開發隻是政府單方麵的想法(包括重修舍利塔安放佛骨),由於跟寺方溝通不暢,佛教界對這個項目非常抵觸,一直是冷眼旁觀的態度。結果,工作室第一次與寺方的溝通與其說是訪談,不如說是被教訓了一頓,兩個剛剛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小和尚竟一口氣數落了工作室的策劃人員幾個小時……”
法門寺方麵在奠基儀式上的缺席,並不隻是儀式上少一份熱鬧那麽簡單,寺方的不合作,間接扼住項目的經濟命脈——這意味著傳統的、社會信眾給寺廟的捐贈布施(即所謂的香火錢),將無法用於景區的開發。
在2005年一份名為《陝西寶雞法門寺發展戰略策劃綱要》中,合十舍利塔及佛光大道總預算約6億元,已被認為“遠大於合理的商業投資規模”,而5平方公裏景區的總投入,經計算將達到12億。
經過計算,在不計利息的情況下,12億投資需要13年才能收回。戰略策劃綱要對此下結論道,“舍利塔投資成本過大,以招商引資的融資模式吸引商業投資,將使得項目的開發無利可圖。”
綱要建議“項目開發必須優化投資結構,降低商業性投資在建設資金中的比例,應盡量借助佛教界向社會和廣大信眾募集無回報的捐贈資金”。
而在寺方不合作的時候,政府顯然募集不到這筆“無回報的捐贈資金”。故此,在2005年奠基儀式後,項目挖下一個大坑,亦停滯於此,長達兩年。

曲江模式玩不轉了
“我們出32個億,但周邊的土地一分錢也沒升值”;“現在我們想撤,卻撤不出來”。
在法門寺項目出台到陷入僵局的時候,同一時間裏,“曲江模式”出現了,並且瘋狂生長。最終,二者於2006年走到一起。
提到曲江模式,則不得不提段先念。2002年6月,段先念兼任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西安曲江新區發展公司總經理。此前,他是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段先念履新後,將曲江新區定位為以旅遊為主導產業的開發區。從2003年開始,曲江新區著手大雁塔景區、大唐芙蓉園、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唐城牆遺址公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一係列文化產業的開發。
而所謂“曲江模式”,段先念曾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如此解釋:“曲江模式是文化資源加旅遊,然後再加城市。文化資源經過整理,提煉、創意以後變成旅遊產品,旅遊產品帶來人氣、商氣,周邊的城市升值,有錢了,再返回來投到文化,這樣一個循環。”
短短數年內,曲江新區房價飆升,一氣從低窪地帶,躍升成為西安市的頂點。而曲江新區也成為了西安市的江南區。
有此驍將,曲江係被認為是泥潭中的法門寺景區項目最合理的操盤者。
2006年10月1日,陝西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有限公司被批準成立,由西安曲江新區派出經營建設團隊,全麵負責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
2007年3月,曲江新區組建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團隊,由曲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兵帶隊,任公司董事長,以“外援”的姿態奔赴寶雞,法門寺文化景區工程再次啟動。
2009年5月9日,法門寺景區建設完畢,順利開園。但曲江係的建設團隊卻並未功成身退,而是留下來成為了景區的經營者。
2012年6月,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公司常務副總唐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當初曲江介入是政府的決策,現在我們是想撤,卻撤不出來”。
曲江不願久留,是因為曲江模式此前的玩法,在法門寺玩不轉了。
曲江模式的內在邏輯是:圈地→文化藝術炒作→全球招標搞規劃→貸款→基礎建設→招商引資→地價成倍甚至數量級翻番→出讓土地獲得資金→炒文化概念、建主題公園→土地再次升值。
其中,“地價成倍甚至數量級翻番”是這個遊戲得以循環下去的勝負手所在。在此之前,都是投入,在此之後,才有產出。顯然,法門寺景區工程並不是“曲江模式”的菜。
段先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法門寺我們出32個億,周邊的土地也沒升值,一分錢也沒有,原來是什麽樣,現在還是什麽樣。原因是什麽?遠離城市。法門寺不錯,文化資源也不錯,我們來旅遊可以,但是你讓我們住在這,把家搬到這,不可能。”
活人的錢一時半會賺不了,在二期開發項目中,曲江係盯上了死人的錢袋子。靈境項目名為人文紀念性觀光園,實際上是利用當地土葬用地名額建設的祭祀用墓地。禪修林則是曲江文投計劃在合十舍利塔周邊東、西、北三側,建設四個禪修主題的類似房地產項目。雖然景區的房價沒有升溫,但禪修林項目以產權式酒店的形式向銀行抵押,得到數億的貸款。
事實上,曲江係建設團隊的介入,雖然讓法門寺景區的建設問題迎刃而解,順利完工,但之前所麵臨的資金問題並未解決,這顆炸彈隻是被延後了而已。
2007年4月16日,陝西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時,總注冊資金11億。其中,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3億元,占股份的27.27%,資金的其餘部分,在政府的協調下,由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
隨著曲江的介入,法門寺景區的投入一再拔高。首先,法門寺景區所轄範圍成立“法門寺管委會”,由寶雞市副市長兼任,取代了原有的“扶風縣法門寺旅遊開發區管委會”;其次,法門寺景區成為陝西省“十一五”十大旅遊重點項目之一,規劃麵積也上升到12.5平方公裏。
2007年,寶雞市發改委向陝西省發改委打報告,提出投資總額已由2003年的6.8億提高到15.2億,省發改委同意了投資額的變化,並提出新增加的投資由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有限公司自行籌措。
資金的開銷不停增長,2009年景區建成時,數字定格在32億。
景區建成後,陝西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有限公司更名為陝西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從當初的建設者,成為了景區的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者。而此前參股的公司紛紛撤資,所有的債務全部落在陝西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頭上。
曲江文投2011年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顯示,其投資控股的法門寺集團截至2010年9月末公司資產總額為34.2億元,負債總額23.2億元。
債務並未到此為止。以2011年為例,當年景區接待遊客135萬人次,實現營收1.4億元,利潤400萬元,但來年集團所需償還的借款利息高達1.07億元,是利潤的26.75倍之多。同時,2012年集團還需償還本金3.2億,這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與之對應的,景區不得不從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等金融機構貸款5.2億。
計算下來,等於運營一年下來,景區所背負的債務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2個億。
隨著債務雪球的越滾越大,法門寺景區疲於奔命的步伐也必須越來越快。如果說2007年時,曲江係作為建設者麵臨的是一個“政治任務”,此時他們所麵臨的的則是一個生存難題。在此背景下,法門寺慈善基金會應運而生。
2009年3月20日,法門寺僧眾推倒了景區修建的圍牆。(南方周末資料圖)
慈善基金還是還貸款?
“基金會獲得的資金,一方麵用於‘慈善事業’,另一方麵用於償還景區文化產業集團的銀行貸款。”
現在看來,法門寺慈善基金會是一個魔術。它是在寺方不合作、景區項目得不到“香火錢”支持後的變通之法。
在招商引資、銀行貸款的路紛紛遇險前,法門寺集團的目光從未離開過香火錢——在2007年的調研當中,景區的工作人員發現浙江某寺,半年的香火錢就高達4.5億。
尷尬的是,法門寺景區如果以企業的身份收取功德箱的香火錢,難免名不正言不順。此時,參與法門寺景區運營規劃的視襲國際文化投資集團將“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概念拋出。
“由法門寺住持擔任基金會的會長或秘書長等重要職位,並聘請佛教界知名的高僧大德為名譽會長。”在2007年編訂的“法門寺旅遊經濟區戰略定位與總體運營規劃”中:寺方配合的重要性被再一次提及:“宗教特殊產品因具有宗教性,因此在經營商是否將其作為商品贏利,得取決於景區的開發管理模式。需處理與寺廟、博物館等各方的利益,尤其是寺廟方的態度。”
學誠法師率先進入基金會負責人的人選名單。他是法門寺的住持,同時也是中國佛教協會的副會長和秘書長,在宗教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學誠法師拒絕了這項提議。
隨後法門寺的兩位監院智超法師和賢空法師也被邀請擔任基金會副理事長,同樣被拒絕。
基金會的理事長最終由增勤法師擔任。增勤是西安市大慈恩寺的方丈,當時還擔任陝西省佛教協會的常務副會長,西安佛教協會的會長。
增勤目前已是中國佛教協會的副會長。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成為基金會的理事長並非他本人的意願,他笑稱自己是“不理事長”。
增勤法師表示,基金會實際的運作由解穎負責,他對基金會的事務了解不多,本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理由,曾經在2012年提交過一次辭呈,但沒有被批準。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秘書長解穎,係2011年3月自法門寺景區集團招商推廣部副部長一職調至法門寺慈善基金會工作,擔任基金會副秘書長一職,後升任秘書長,並繼續兼任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招商推廣部副部長。解穎的前任邢培芬,則同時是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以及集團下屬靈境置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據南方周末記者查證,2011年,基金會全年完成勸募收入5420餘萬元,其中貨幣募捐2456萬元;翌年,這兩個數字分別增加到7219萬元和3612萬元。相較於景區經營性收入的緩慢增長與低利潤率,基金會的勸募收入是景區收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2012年6月,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公司常務副總唐喆曾表示:“基金會人員是由曲江文投向其推薦。基金會獲得的資金,一方麵用於慈善事業,另一方麵用於償還景區文化產業集團的銀行貸款。”
而唐喆所稱的“慈善事業”,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指的是法門寺文化景區十八羅漢金身鑄造項目,根據基金會擬定的項目計劃書,該項目從2010年9月30日啟動,計劃在一年內鑄造18尊羅漢,按每尊造價127萬元計,整個項目共花費2286萬元。
持續不合作的法門寺
這一封一讓之間,並非一條車道那麽簡單,而是關乎財路。
法門寺方麵和景區的衝突,並不少見。但很難說是為了守護佛門的清淨。
2009年3月20日,因為法門寺景區在寺院門口砌牆,僧人憤怒,他們手執木棍,衝出廟門,將近4米高的圍牆推倒,同時關閉寺院山門,並在法門寺官網上發表公告以示抗議。
此時已值法門寺景區開業前夕,事件影響巨大,法門寺官網旋即被關閉兩天。法門寺景區亦做出讓步,保留法門寺門口車行通道。
這一封一讓之間,並非一條車道那麽簡單,而是關乎財路。
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法門寺監院賢空法師的秘書福報居士給南方周末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法門寺景區被開發之前,寺廟的香火錢高達近兩千萬,而2009年以來,一路暴跌。“隻有以前的七分之一。以前我們每天開一次功德箱,五萬塊;現在一個星期開一次,還是五萬。就是這樣的差距。”
原因非常簡單,這與景區的路線規劃有著直接的關係。法門寺寺院和法門寺景區呈“卜”字形結構。寺院位於景區東側,是官方旅遊路線上的終點站,遊客們在經過21個功德箱及數位“大師”、“靈磚”的洗禮後,囊中往往已經羞澀。
“所有的遊客從那走過來走一圈之後,這劃點那劃點,真正到法門寺的時候,想捐的時候兜裏已經沒錢了,因為他們那邊功德箱太多了。”福報居士說。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法門寺景區成立以後,每年付給法門寺兩千多萬元。福報居士對此進行了解釋,“我們被兼並之前,收入就接近千萬。說我們收入增長了是無稽之談。2009年,我們和景區簽3年合同,合同每年的金額,是在我們2008年門票基數上上浮3%。2008年我們的收入1600萬,從2009年開始,他們每個月給我們141萬。不管他們賺了多少,給寺廟是固定的。”
2012年5月份,二者合同到期,法門寺不願續簽,監院智超法師對此表示,這不是錢的問題,而事關法門寺的名聲與僧人的名譽。
寺廟更為不滿的,是和法門寺景區捆綁以後,給寺方名聲上帶來的汙點。
“本來佛教是讓人向善的東西,現在搞得讓人提起法門寺就想起不痛快的事。這是對佛法的一種褻瀆。本來這個僧人很清靜,那些假和尚一弄,給人心目中這些和尚就是為了賺錢,毀壞了僧人的榮譽。法門寺的品牌聲譽損壞,到頭來會導致更多的人不相信佛法。”福報居士說。
法門寺的策略,是持續不合作態度。“福報居士稱,2009年5月9日舍利供奉大典,學誠法師本來是不願意去的,是作為任務硬壓下來,學誠法師才去給景區端盤子,給景區的法像開光。”
法門寺景區項目啟動之初,王誌綱工作室在戰略策劃中表示,項目要堅持四老滿意原則,四老即老頭子(政府)、老和尚(寺廟)、老板(投資商)、老百姓(信眾和遊客)。
從目前來看,老百姓多有不滿,法門寺景區因為經濟賬焦頭爛額,法門寺則延續不合作方針,網上沸天的爭議讓地方政府也如坐針氈,這場3人4足的遊戲,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而“3人”的步伐顯然已不在同一個點上。寺廟指責景區的工作人員不懂宗教,隻顧追求利益最大化;景區的工作人員不停地申明他們來到這裏都是被逼的,平白無故虧得要死已經很冤枉了,並表示寺廟隻顧死守院牆內的一小片淨土,沒有菩薩的格局,沒有去牆外那個更大的道場去普度眾生,導致他們隻好請假和尚;至於地方政府,“佛都”這個宏大計劃讓誰來接盤已是最緊要的問題。
李利安直言,這個局麵應該越早結束越好。“我覺得這種模式存在一天,我就揪心一天,每一年來上百萬人都是傳聲筒,一個人看到這場鬧劇回去就告訴十個人,這種負麵的影響在不斷擴大。”
福報居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2年3月29日,當時的地方政府曾向寺院提出過一個解決方案。
而這個解決方案的核心,是要把這個“坑”,交給法門寺。
“領導說,能不能商量一下把這個景區交給你們寺院,當時我們沒有接。我們寺院背不起景區這個包袱,因為他們要移交,有幾十億的貸款。就算沒有這些外債,接過來我們也負擔不起。2010年法門寺管委會主任張敬原給我們做匯報,說每天開門,水電費加上員工工資,運營費就是二十五萬。”
“這個錢我們賺不來。”福報居士最後總結說。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