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長大後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知子貢,東門有人儀表像喪家之犬。弟子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說明孔子沒有成過家,心理已經很不正常國。
孔子最後幾年年表:
63歲: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 孔子與弟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後被楚人相救。 由楚返衛,途中又遇隱者。
64歲:公元前488年(魯哀公七年) 孔子在衛。主張在衛國為政先要正名。
65歲:公元前487年(魯哀公八年) 孔子在衛。是年吳伐魯,戰敗。孔子的弟子有若參戰有功。
66歲:公元前486年(魯哀公九年) 孔子在衛。
67歲:公元前485年(魯哀公十年) 孔子在衛。
68歲: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 是年齊師伐魯,孔子弟子冉有帥魯師與齊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有指揮 才能從何而來?冉有答曰“學之於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於歸魯。 孔於周遊列國14年,至此結束。 季康子欲行“田賦”,孔子反對。孔於對冉有說:“君子之行也,度於禮。 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丘亦足矣”。
69歲:公元前483年(魯哀公十二年) 孔子仍有心從政,然不被用。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 孔子的兒子孔鯉卒。
70歲:公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 孔子自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顏回卒,孔子十分悲傷。
71歲: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 是年春,狩獵獲麟。孔了認為這不是好征兆,說:“吾道窮矣”。於是停止 修《春秋》。 六月齊國陳恒弑齊簡公,孔於見魯哀公及三桓,請求魯國出兵討伐陳桓, 沒有得到支持。
72歲:公元前480年(魯哀公十五年〕 孔於聞衛國政變,預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險。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難過。
73歲: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於魯城北。魯哀公誄之曰:“?天不吊, 不潎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子貢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 得名孔裏。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說明孔子去世時孤苦伶仃,沒有家人要身邊。
那些現在自稱為孔子後的人是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