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芹:我們怎麽會落到這一步(一)——悄然易手的審美權

邊芹:我們怎麽會落到這一步(一)——悄然易手的審美權

[核心提示:最近我常想:我們怎麽會落到這一步,又是怎麽落到這一步?現在回看這些年,就像看到一個精神被打劫一空的人,在什麽迷幻藥的作用下,拱手送出竊賊想偷的東西,還覺得無比榮耀。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層迷霧,像麻醉劑一樣催眠了大多數,人群在潮流的卷裹下,慣性地衝向一個方向。但這樣的結局卻由悲劇主角當喜劇上演,在沙堆上搭起富麗堂皇的紙牌城堡,大肆慶功,還是打破了曆史記錄。]

近日我在國航飛機上湊巧讀到2月18日的《北京青年報》,在第十五版上有一篇署名本報記者的短評,開篇第一句便是丟眼、丟耳、丟心、丟腦借外打內的論調:“中國電影隻能‘自娛自樂’的趨勢似乎更加明顯,不僅頻頻缺席國際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就連剛剛在內地創下票房神話的《泰囧》也在北美放映時遭遇囧態。”

這是我們落到了哪一步的典型寫照,我們來細看作者的思維邏輯。先看似乎無意識中使用的兩個對應地名:“內地”和“北美”。即便此處提到的《泰囧》票房隻包括大陸不涵概香港,但撰稿人所處位置是北京而非香港,對應的地方是北美也非香港,用“內地”這個詞就很奇妙。中國與北美(想必是美國)是國與國,身處北京的中國記者一般不會習慣性地將“內地”與“北美”並用。讀下來好像中國與美國已是合眾國,或者已是類似大陸與香港的關係,好像作者不是香港記者就是好萊塢大亨的發言人。香港記者言必稱內地,是因為與大陸的特殊關係;好萊塢大亨眼裏的世界隻是一塊塊他們圈劃的電影市場。我們由此看到,作者潛意識裏已將自己外化,不是由內向外看(個體看世界的正常邏輯和秩序),而是由外向內看(中國某一知識群體舉世無雙的世界觀),他們“地理”上坐到了香港,“心理”上早已坐到美國,所以才會張口“內地”,近乎本能地據“外”視“內”。

心理外化必然導致判斷事物價值的邏輯背反。作者認為中國電影不夠水準,作為個體或代表某一群體對事物持批評態度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然而作者卻並非代表自己或他所處的某一群體發言,而是在為西方“三大國際電影節”的選片策劃人和控製美國電影院線的寡頭代言。此話怎講?因為此文開宗明義給出了中國電影不入他眼的理由:“缺席國際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在北美放映時遭遇囧態”。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他的思路,估計他本人或他所代表的群體看完電影感覺不好,我前麵說了,各有喜好,再正常不過。但他的判斷標準卻並非來自自己,而是已有一個他自己都未必意識到的前定標準,即唯西人馬首是瞻。中國電影的好壞中國人自己沒有評價權,連實實在在的票房數字都不說明問題,在作者眼裏中國電影不行(至少大眾電影奪回票房在我眼裏就是一大成就),因為“缺席國際三大電影節”,因為取得票房神話的《泰囧》在北美遇冷。既然去不了“國際三大電影節”,又沒有討歡北美觀眾,中國電影再受本國觀眾待見也是不夠水準的,奪回票房又有何用,隻能自娛自樂。

至於作者究竟是因西人不喜而不喜,還是不喜便拉來西人撐腰,我在此無法判斷。我隻是發覺這種思維邏輯已成全民慣性思維,百姓追風而行是常事,可掌握話語權的人也無力突破慣性,視物如盲犬,恐怕也是舉世少見,何況我們祖先是給我們獨創了一個文明的。凡事西方點頭了才是判斷好的標準,已經深入國人的潛意識,甚至近乎本能。我前不久偶然撥到北京國際頻道,是個養生節目,演播台上請來一位知名專家,他本意是想引導觀眾尤其年輕一代回複中國傳統飲食結構,但他給出的理由就像這篇文章的作者一樣,先抬出是美國人說中國傳統飲食結構合理,好象對中國飲食結構的研究,中國學者的發言權也不如美國人。即便認為中國營養學研究起步比美國晚,但中國自古就有養生學,其中學問浩如煙海,何必這般謙卑?這種謙卑我以為已經超出中國傳統的謙虛,而是自卑到骨髓,好象中華文明之上已有一個毋庸置疑的主子。

落到這一步以“開放”、“西學”的道德借口辯解已蒼白無力。一個文明心理潰敗至此,一般都是亡國巨創所致,國滅人去、永無抬頭之日的人無處遁逃,隻能在心理異化中尋求慰藉。然而我說的這一切卻發生在一個國在人存的國度,還自稱“太平盛世”,國土上既無占領軍,強敵亦沒有兵臨城下,刀更沒有架在脖子上。為什麽要自設一個“主子”並自視為“仆”?

西人究竟有什麽高出國人的資質來判斷我們文化的好壞?我們引述他們的看法兼聽並蓄無可厚非,但唯他們的看法是重,就像人無骨一樣。何況以我多年的觀察,西方視我們為真正對手,生怕我們比他們強,所以在很多領域(我熟悉的電影尤其明顯)他們都故意說反話做反事,他們不抬舉甚至說不好的事,恰恰是中國搞好的事,他們不抬舉、不引進的電影人,不光恰恰是有才的人,而且肯定是防礙他們占領中國電影市場的人。在這種事情上,他們是不打一絲馬虎眼的,隨時防著有本事與他們競爭的人,提攜的中國電影人不是射向中國國家就是投向中國電影工業的炮彈。我在多年前就已看出,中國電影不再被選入“國際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是好事,現在看,好處大大:證明2008和2009年以後,西方傳媒已從明搞中國轉為暗搞中國,肆無忌憚已有所收斂。

“國際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是世界統治集團輿論戰爭的重要戰場,表麵看是由法、意、德三國組辦,其實三家的真實掌控者皆隸屬於“文藝國際”。判斷一個西方文化機構是否是“文藝國際”的幹將,不在行的人也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國際傳媒”宣傳的力度,如果沒有或不完全控製在“文藝國際”手裏,“集團”的嫡係軍團“國際傳媒”就會三緘其口,阻止其獲得國際聲譽,反之則會吵得天翻地覆。中國人跟著起哄是因為什麽也不懂,絕想不到“國際傳媒”的話語流向是個“人工渠”,更想不到他奉為聖旨的“國際聲譽”是“集團”輿論流水線的產品。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載請注明本文鏈接:http://opinion.m4.cn/2013-03/1203092.shtml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