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人類未來何處去?談《雲圖》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3-02-06 07:51: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091 bytes)

劉仰:人類未來何處去?談《雲圖》

經朋友多次邀請,昨晚去看了電影《雲圖》。看完已經挺晚,有點餓,想找點吃的。影院旁的中式快餐已經沒有米飯,西式快餐店還有全套漢堡。買了一隻漢堡帶走,發現旁邊還有一家上海小籠店,挺好,成為打烊前最後的吃客。這個小插曲挺像我對《雲圖》的理解。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但情節比較複雜、跳躍。眾多評論者從電影中各取所需,例如,有人看到西方社會貫穿始終的奴隸製,有人看到片中多次出現的台詞:“我絕不會向暴力屈服”。解讀者按各自的理解,驗證自己的固有觀念,或痛罵西方文化,或影射中國人也應該奮起反抗。我說點自己的看法。

《雲圖》電影改編自小說,類似前幾年的《指環王》。有意思的是,小說作者都是英國人。如果說電影有思想性,也許更應該說小說有思想性。我沒看過小說,但我覺得,作為曾經的世界老大,英國還有不少人在關心人類發展、人類未來、文明走向等宏大話題。一般來說,比較有底子的英國人經曆過輝煌與落寞,在思考文明前景和人類命運這一宏大主題時,比美國人要深刻些。美國人更多是托夫勒那樣的未來學,麵對當前的種種難題,幻想用技術進步來解決,表現出一種頑固的樂觀。在電影《雲圖》中,科技進步解決人類難題的憧憬也有體現,但有文化與沒文化的差別也體現得很明顯。沒文化的往往把所有賭注都壓在科技進步上,比較有文化的英國人還看到,即便有科技進步,文化上的固有觀念不改變,事情的結局未必就是完美,反而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雲圖》海報之一

思想性對於電影很容易成為票房毒藥,“看不懂”是引發投資災難的一大可能,膚淺則是另一個噩夢。《雲圖》避免了後一種狀態。但是,如何避免為了表現思想而變得枯燥,應該說導演花了不少心思。影片由六個故事穿插而成,時間跨度巨大,從十九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年代)到遙遠的未來。導演吸引票房的手法之一是,大牌明星湯姆·漢克斯、哈利·貝瑞、休·格蘭特等,在影片中一人飾演多個角色。片中至少有五個演員一人飾演了六個角色,中國演員周迅作為配角也在片中飾演了三個角色。這種安排既是對演員演技的挑戰,也是對觀眾的巨大噱頭。演員們盡情展現自己的表現天分,觀眾們耐心地尋找喜歡的明星反差極大地扮相。使得不太關心思想性的觀眾像尋寶一樣從中找到極大樂趣。但這隻是吸引票房的手段而已,影片的思想性並不完全由此體現。

總體上說,影片《雲圖》體現了對地球上人類的命運比較悲觀的看法。六個故事,每一個結局都不好。雖然六個故事在不同的年代,時代背景和科技手段都不一樣,但不好的故事結局都來自於人性中的痼疾。換句話說,文化沒有進步,科技進步了,能改變人類的命運嗎?雖然每一個故事裏都有向邪惡勢力反抗的正義力量,但反抗都不成功,隻有精神可嘉。個別反抗算成功的,如黑奴救了白人,成功價值也有限。正義力量的來源,影片描述為一種“天然的愛”。在一定程度上說,這種認識類似中國的儒家。不同於宗教無原則、普遍的上帝之愛,儒家的確是將家庭和親人之間無私的愛當成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來源。然而,《雲圖》隻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並沒有找到讓這種愛成為人類普遍社會原則的方式。因此,到影片的最後,在極遙遠的未來,人類幸存者之間“愛”還存在,還很美好,但是,地球已經在“大毀滅”後無法生存。陶醉於“愛”的幸存者們,隻能生活在其他星球上,遙看曾經居住的美好家園——天空中那顆藍色的星球。

有人說《雲圖》體現了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我認為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體現了西方對種族主義的反思。在科技進步條件下,雖然作為未來奴隸的克隆人都是東方人麵孔,但是,他們也是正義力量反抗的主體。甚至在未來空間,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角色,因文明毀滅、文明倒退而成為隻會使用刀劍弓弩的酋長,但他們膜拜的偶像,恰恰是曾經奮起反抗的東方人形象——星美。也就是說,曾經作為奴隸的東方人,最終成為倒退回野蠻時代的西方幸存者的神。在這裏,我們也看到小說作者的彷徨。作者看到了西方文化中頑固的缺陷,即便技術進步也不能治愈文化的痼疾,東方文化能否實現這一人類美好未來的前景,作者也表現得信心不足。我認為,這更多是作者對東方文化還缺乏深入了解,同時也很難拋棄西方中心論,將東方文化當成未來人類社會真正“普世價值”的結果。對此,可以理解。我覺得,作者能意識到這一點,已經不容易了。

在眾多影評中,我發現很多都遺漏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韓國明星裴鬥娜、中國明星周迅飾演的現代東方奴隸,是一種高科技的產物,這種高科技叫做基因技術。我在很多年前采訪留美歸來的中國頂尖生物科學家之一楊煥明時,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基因技術又沒有可能創造一個新的人種,讓他們甘心情願地成為奴隸?楊煥明給了一個肯定的回答。當然,這個肯定隻是對這種可能性的肯定。我自己曾經構思了一個基因技術的科幻小說情節,《雲圖》對於用基因技術創造新奴隸的描述,與我的構思既有相同也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雲圖》構思的新奴隸,她們的食物就是被處死的同類。西方社會對於基因技術可能引發巨大社會問題的反思,《雲圖》並不是第一個。西曆2011年,有一部電影叫做《愛在太空》(Love),全片隻有一個男性,講的就是基因技術給人帶來的困惑。之所以說科技進步未必能使人類未來變得更好,一是文化中“惡”的觀念依然存在並且很張揚地大行其道,例如《雲圖》和《愛在太空》都體現的唯利是圖、追逐利潤的資本主義特性;還有一些是更加嚴峻的底線問題——人類的普遍倫理。科技進步隻是手段,它真的要徹底顛覆人類自誕生以來千萬年間形成的那些普遍倫理嗎?我相信,《雲圖》的作者、創作者,在這個問題上與我一樣,難以給出肯定的回答。

《雲圖》海報之二

《雲圖》在整體理念上體現了同當年《指環王》類似的悲觀——不管科學技術如何進步,文化不進步,人類依然沒有未來。當我們說“文化進步”時,應該看到,西方作家大都在西方中心論的影響下,難以跳出把西方文明作為人類文明主流的氛圍。他們在自己的文化中找不到出路,便以為人類都沒有出路。所以,悲觀是很自然的。因為他們隻是文學家、藝術工作者。迄今為止,隻有少數西方思想家能夠跳出西方中心論的窠臼,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傳統文化中,發現解決人類未來命運的可能性。當然,如果我們這樣要求一個電影,難免有點苛刻。但《雲圖》能讓我們思考這個問題,也是很有意義的。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載請注明本文鏈接:http://opinion.m4.cn/2013-02/1200807.shtml

所有跟帖: 

物質越來越豐富,精神越來越墮落。真理是如此的難以接受,人類未來是很危險的。物極必反。破而後立。 -Yaogeng- 給 Yaogeng 發送悄悄話 Yaoge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3 postreply 08:13:13

愛的精神被架空,西方文明走向人性惡的演繹。它的極至必然導致東方文明的回歸。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3 postreply 09:23:20

東方文明和愛很大程度建立在大家要聽話,不要自己胡思亂想上。 -lilywxc- 給 lilywxc 發送悄悄話 lily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3 postreply 10:33:15

做家長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一門大學問。 -南國鐵樹- 給 南國鐵樹 發送悄悄話 南國鐵樹 的博客首頁 (242 bytes) () 02/06/2013 postreply 11:55: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