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日本不會說日文,倒不是選擇,確實是能力。正好碰上個大學教英語的教授,就跟人家侃英文,當時覺得自己英文不錯,還挺自以為是的。教授先說;why not不是“為什麽不”的意思,是提出建議。我說是嗎?沒學過。然後老師話鋒一轉:Why not take some wine? 我趕緊說:because I am alergy to alcohole. 說完了我自己臉紅半天,人家都告訴我什麽意思了,還反應不過來。中文的固有思維啊
後來工作了天天和老外混在一起,英文那是長進不少,一次參加個派對,和同事夫婦聊天。他們從美國到英國又到日本。自己剛好知道個新句型就趕緊用:Where did you leave London for? 同事的老公解釋我們離開倫敦了呀,因為blabla.同事紅著臉說:你別跟他說英文,他不會說英文。我也很臉紅,拿這種小拽給人尷尬,顯得自己也很”小人“
關於和孩子說什麽合適,也是審時度勢,需要和孩子又個共識。孩子小的時候有一度中文不好,跟他說中文尤其是嚴肅的事情,他聽不懂或者裝聽不懂當兒戲。後來回國加強了中文,如今和中國人交流一律中文,讓他用日文他還別扭。學校裏和當地普通孩子一樣上課學習,他跟人家說是中國人都沒人信。其實說中文真不影響他們說英文或者任何本地語。語言是相輔相成的,最終是個表達能力問題,越自然的表達越好。現在好了,一下子就兩種語言了,羨慕的人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