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思維模式無原則概念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由於沒有原則的概念,也就沒有邏輯推理的意識,更沒有明確的目的。有時有較明確的願望(不等同於目的),但不知道到如何實施一步步的步驟去達到願望,以及計劃如何處理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意外,甚至每步意料之中問題或困難之間的邏輯關係也沒有意識去預先考慮。
比如,中文諺語裏有“士可殺不可辱”,還有“好漢不吃眼前虧”。這兩點顯然相互矛盾,如何按具體情況取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裏不可能有任何理性討論。辯證法,這一已被證明了的詭辯方式,進一步愚昧了本就沒有邏輯的中國人思維方式。中國人依此繼而故作高深地“矛盾的對立統一”,對任何事物都是事實上的不可知論。
關於中日之戰中方是否該投降的問題,究竟該“士可殺不可辱”,還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既然曆史上選擇了“士可殺不可辱”,就不要埋怨日軍殘暴,因為那是可以預見的結局。況且,日軍的殘暴還遠遠趕不上秦將白起坑殺40萬趙軍降卒,遠遠趕不上張獻忠行軍時隨軍驅趕婦女隊伍當軍妓和軍糧,遠遠趕不上蒙元士兵殺人如麻,遠遠趕不上滿清留發不留頭。但中國人是不會譴責這些行為的,因為,那是中國人幹的。
倘若不是事實上美國擊敗了日本,中國肯定在二戰時被日本征服,現在的中國曆史會對日本感恩戴德,因為,中華民族是由57個民族組成的團結大家庭。為何就不能“好漢不吃眼前虧”?
中國人之間的辯論,如果不是謾罵,則更多的是廉價地嘴上搞贏,最終結果是無結論。徒然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