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議把解放碑恢複更名為抗戰勝利記功碑(轉載)

來源: lfz11 2013-01-07 15:08:5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52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lfz11 ] 在 2013-01-07 15:56:5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問政對象: 

來源: http://cqwz.cqnews.net/redirect-cc1d75a3-c6db-4c7c-9bc5-68e45655dfc7.html

《解放碑》應複原為《紀功碑》
黃市長:你好!
    近日來,史詩巨片《一九四二》帶火了重慶兩江新區的影視城“民國一條街”。筆者有幸先睹為快,於開街次日便偕友人前往遊覽。民國街一期工程不大,60餘畝,卻真實地還原了老重慶的風貌。由於筆者幼時曾居住在小什字,對那裏的舊景舊物自有童年的情結,幾十年揮之不去的情愫。麵對著眼前的“心心咖啡廳”、“國泰大戲院”、“新華日報舊址”,思緒萬端,佇立良久,不忍離去。此情此景,有一句沉澱在筆者心裏八年的話,如鯁在喉,必須一吐為快,那便是:“解放碑”應重新恢複為“抗戰勝利紀功碑”。其理由如下:
   一、“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戰時期為激勵國人抗戰精神而建的“精神堡壘”,抗戰勝利後為紀念勝利改成“抗戰勝利紀功碑”,重慶解放後,改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紀念性建築是某一曆史事件或某一段曆史的標誌,不宜因為曆史的變遷而更換。如果一座城市總是用新的曆史去覆蓋舊的曆史,那這座城市就沒有了曆史。由“精神堡壘”而“抗戰勝利紀功碑”而“人民解放碑”,山城的解放固然值得大書特書,永世紀念,但這一改卻覆蓋了山城曆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成了山城曆史的殘缺。何況據筆者所知,重慶的“抗戰勝利紀功碑”在全國也是唯一的一座紀念抗戰勝利的紀念碑,這就彌足珍貴了。至於“人民解放”這一主題,完全可以選擇恰當的地點,另外修建一座更為宏偉的紀念性建築,並將“解放碑”上劉伯承同誌的題字一並遷移。這樣,它正好與“抗戰勝利紀功碑”相映生輝,展示山城兩段相互銜接的曆史,並昭示著曆史的連續性。如果說,當初的改變,是當時形勢的需要,那麽,現在還其本來麵目,對塑造咱們重慶的城市形象則更為有利。順便說一句,新“解放碑”的選址,筆者以為應以“重慶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為宜。因為解放大西南的戰役是劉伯承同誌、鄧小平同誌親自指揮的,而文化宮的大門上還留有小平同誌的題字,若能讓新的“解放碑”矗立在文化宮大門前的弧形廣場上,兩位備受山城人民緬懷的開國元勳留給後世的念想,豈不又是山城一景嗎!
   二、前有台海風雲、靖國神社事件、教科書事件,今有釣魚島事件,它們都在提醒著我們,世界局勢、亞洲局勢、遠東局勢都不容我們過分樂觀,絕不能以為天下無戰事,可以高枕無憂。複原“抗戰勝利紀功碑”可以警醒民眾,凝聚民心。隻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發展經濟、強大國力而盡到自己的匹夫之責,中國就一定能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決不讓曆史的悲劇與恥辱以現代的麵目重現!
    三、抗戰勝利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次反擊外來侵略者的完全勝利,是國共攜手、全民抗戰的果實。當年的一批抗戰人及其後人盡管遠在台島甚至海外,故土之戀,拳拳可鑒。複原“抗戰勝利紀功碑”,是祖國對他們光榮曆史的肯定,傳達著祖國母親對遊子的眷念,無疑將成為對“台獨”勢力的強有力的一擊。
   四、隨著三峽工程的進展,重慶旅遊市場正麵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與周邊省市如宜昌等相比,在三峽旅遊市場上,我們並沒有絕對的優勢。然而,重慶卻有著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獨特旅遊資源:如果我們能夠將抗戰文化、紅岩文化、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四張大牌加以科學的整合,聯手打出,那必將是全國唯我獨有的一手好牌。而“抗戰勝利紀功碑”無疑是抗戰文化中至關重要的一頁。“紀功碑”本身就是一處很好的景點,較之海南的紅色娘子軍雕塑,其曆史內涵、人文內涵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現放著這樣一筆曆史文化財富,重慶人不應任之被時光衝刷而流失。
    說到此處,筆者不能不說明的是,此心願在八年前就已萌生。因為2005年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日,筆者曾於2004年致信重慶市政府及當時的市長王鴻舉同誌,提出此建議,卻如泥牛入海,杳無回音。想來偌大一個城市,治理工作千頭萬緒,加之人微言輕,也是有的。此後不久,《突出重圍》的副導演舒崇福先生來渝,筆者的兩位好友是舒先生的同學,邀筆者共進午餐。席間舒先生言及打算籌拍一部關於重慶大轟炸的片子,筆者曾趁勢提出要不要表現當年的“精神堡壘”一問,並坦承曾提出過相關建議之事。舒先生沉吟良久,答曰此時牽涉過大,你這一建議恐不易實施,此言更令筆者頹喪 。然此事卻沉澱在筆者心中,八年了!近年來,觀影視題材,開放之風日漸,選材日漸寬鬆,涉史日漸客觀,筆者心中陳事再泛,還是那句話,複原《抗戰勝利紀功碑》,於曆史,於現實,於山城,於山城百姓,有百利而無一害。不知市長及山城市民以為如何?

                                                    渝北區退休教師 唐林林
                                                        2012.12.3

 

 

 

天涯社區 > 天涯論壇 > 重慶

來源: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45/1/1348710.shtml

抗戰勝利記功碑
   建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政府戰時陪都重慶市,是中國境內唯一一座抗戰勝利紀功碑。   紀功碑由國民政府都市建設委員會常務委員黃賓勳、專門委員劉達仁主持,建築師黎倫傑設計,工程由天府營造廠中標承造。   1946年10月31日,在市長張篤倫主持下,紀功碑奠基開工,1947年10月10日“雙十”節時,紀功碑竣工落成,共耗資 2.02億元(舊幣)
   尊重曆史—恢複抗戰勝利記功碑
  
   實事求是—新建人民解放紀念碑

----關於將解放碑恢複為抗戰勝利記功碑、新建人民解放紀念碑的建議
  
  
  
     重慶抗戰勝利記功碑,這是迄今為止唯一紀念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尤其是中國軍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對日抗戰偉大勝利的紀念碑。這座抗戰勝利記功碑對於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來說,它見證了人類曆史上喪亡規模最大的戰爭,見證了和平的來之不易。 
  
  抗戰勝利記功碑位於重慶民族、民權、鄒容三大路交匯的十字路口,通高27.5米,有旋梯可達頂端。抗戰勝利後1947年10月10日中國惟一的一座全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落成,定名“抗戰勝利記功碑”。這座紀念碑用鋼筋水泥建造,碑頂設有標準鍾、警鍾、探照燈、風向器、方位儀和瞭望台,八麵碑石壁上刻有國民政府確定重慶為陪都的頒令全文,以及時人所寫《抗戰勝利記功碑碑文》。
  
  一、 恢複抗戰勝利記功碑,有利於提升重慶在國際上的形象
  
  重慶之所以聞名世界,主要得益於抗日戰爭,聯合國壁掛地圖上之所以標明重慶,也因為重慶是二戰時期遠東軍事中心和中國全民族抗戰的指揮中心。恢複抗戰勝利記功碑,體現出黨的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尊重曆史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紅岩》小說的開篇語即是“抗戰勝利記功碑,隱沒在灰蒙蒙的霧海裏”,全國民眾、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華僑認識重慶、熱愛重慶、向往重慶,也是因為重慶輝煌的抗戰曆史,不朽的抗戰業績。
  
  二、 恢複抗戰勝利記功碑,是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需要
  
  這座抗戰勝利記功碑見證了中國人民“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焦土抗戰的悲壯曆史,寄托了1500萬為此付出生命的中華兒女之哀思。對於重慶人民來說,這座紀念碑不僅見證了重慶作為陪都樹中華抗戰之基業,讚建國之大業這一軍事政治經濟之樞紐,見證了重慶戰時與華盛頓、莫斯科、倫敦並列齊名的世界反法西斯之中心地位,更體現了重慶人民以其錚錚鐵骨,曆經轟炸,屢遭危迫而巍然聳峙頑強不屈的抗戰精神。
  
  旅居海外的僑胞、港澳台同胞都了解重慶的抗戰曆史地位,抗戰勝利記功碑是那段既輝煌又悲壯的曆史見證。西安華清池驪山半腰上體現西安事變的“捉蔣亭”因不利於當前的統戰工作、易傷害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的情感而改為“兵諫亭”既是很好的例證。恢複抗戰勝利記功碑不需要成本,恢複名稱即可,直接成本為零;在市場經濟時代,借助曆史是實現重慶擴大影響實現騰飛的捷徑。
  
  重慶是一座英雄之城,無數英魂守護這座城。“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無數抗戰英烈為國捐軀。據資料統計,在抗戰八年中總共犧牲陣亡了三百八十萬將士, 其中包括十位上將,51位中將,71位少將,17,000校尉,普通士兵陣亡高達三百餘萬人。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所有中華將領和士兵,包括所有為了抵抗外族侵略維護中國領土完整而為國捐軀的中國軍民和援華友人都應得到後人的祭祀,他們的英名不朽,永垂千古!
  
    在重慶南山鎮石牛村竹林深處,掩映著一座墓碑,那是聞名海內外的“空軍墳”,那是為抗戰時期對日作戰犧牲的飛行員而專門修建的陵園,安葬了242位空軍死難英雄,其中包括近200位美國“飛虎隊”隊員。以往人們隻知道鵝嶺公園內兩位蘇聯空軍飛行員紀念碑,卻忘記了南山上眾多美國空軍飛行員紀念碑,所有為中華抗戰捐軀的國際友人我們都應該崇敬。
  
  還應當祭祀的是死於重慶大轟炸的百姓。日軍轟炸重慶始於1938年2月,結束於1943年8月,長達5年半時間。從1939年開始反複轟炸人口稠密的市中心,1940年開始對全重慶進行地毯式轟炸、疲勞轟炸,有近30天襲渝飛機超過90架,最多一天竟達到250架。據最新資料,重慶大轟炸的死亡人數為2.36萬人。我們不應該忘記遇難於大轟炸的山城百姓。
  
  三、 指責日本右翼歪曲曆史時更加理直氣壯
  
  我們有了渣滓洞白公館這些內戰遺留物,卻不知道對外作戰犧牲的中華英烈何處寄哀思。我們在抗議日本政要拜祭靖國神社的時候,在抗議日本右翼抹煞侵華戰爭的時候,我們自己又去哪裏祭奠自己的民族英烈?我們自己又怎樣在紀錄曆史?恢複抗戰勝利記功碑,我們指責日本右翼歪曲曆史時更加理直氣壯,更加有利於祭奠抗戰英烈,更加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而國之英靈,民族之魂無人祭祀更是一種中華全民族的悲哀。
  
  無數仁人誌士在重慶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但在國家法定第一個清明節之時,僅僅祭祀歌樂山的紅岩英烈是不夠的,我們祭祀的應該是所有為中華的文明進步、為中國的獨立自由而流血犧牲、為國捐軀的英烈們,讓抗戰英烈及大轟炸遇難同胞的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四、 更改碑名,有悖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間風俗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間風俗,碑和墓是不能隨意改名的。正如我們不能將廣州的孫中山紀念堂改為毛主席紀念堂,也不能將鄒容紀念碑改為江姐紀念碑、不能將張三的墓改名為李四的墓一樣,因為不論是碑和墓,都有專門的特有的不可更改的紀念曆史事件和人物。
  
  當皖南事變發生時,周恩來題詞: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當國民黨主席連戰2005年到達北京時,國內外媒體廣泛引用魯迅的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當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抵達台灣時,他引用《三國演義》開篇語:是非成敗轉頭空,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將紀念抗日戰爭的抗戰勝利記功碑,改為紀念解放戰爭的人民解放紀念碑,一個是全民族保衛國家獨立抵禦外來侵略的曆時八年的悲壯抗戰,一個是國內血肉同胞骨肉兄弟之間因為信仰的主義不同、政見各異、同室操戈、兵戎相見的國內戰爭,其政治曆史意義完全不同。
  
  同一座紀念建築物,前期用來紀念全民族抗日戰爭,而後期又用來紀念國內解放戰爭,這在古今中外可以說絕無僅有,舉世無雙,也很不倫不類,既不符合曆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又不符合約定俗成的民間風俗習慣。
  
  五、 新建人民解放紀念碑,與抗戰勝利記功碑珠聯璧合
  
  由於改名幾十年了,人們習慣將周圍商業片區統稱解放碑。為了紀念重慶解放這一重大曆史事件,也為了保持和照應人們幾十年形成的習慣稱謂,避免恢複抗戰勝利記功碑後稱謂上的不便,建議在國泰電影院片區撤除後新建的廣場中央,重新設計建造一座與抗戰勝利記功碑風格各異的、具有鮮明特征的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猶如外灘上醒目的上海人民解放紀念碑,西安火車站旁的西安人民解放紀念碑。
  
  以重慶市政府和民眾的經濟實力另外新修一座真正意義上的人民解放紀念碑,在財力物力人力上沒有任何困難可言。讓緬懷解放的人去紀念當家作主翻身解放,讓緬懷抗戰的人有地方紀念抗戰勝利祭奠民族英烈。
  
  在我們重慶直轄市中心區,既有抗戰勝利記功碑,牢記焦土抗戰的悲壯曆史;又有人民解放紀念碑,銘記翻身解放的由衷喜悅;那真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這對於提高重慶在全世界的曆史地位、國際影響是多麽重大之舉,其深遠的曆史意義和偉大的現實意義將是不可估量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