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佛法通義 (中) 張中行

來源: FarewellDonkey18 2012-11-09 13:29: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FarewellDonkey18 ] 在 2012-11-09 13:32:5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3.4.1 生死事大

由最根本的講起。“生死事大”是禪宗和尚常說的話。也常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世”,這大事是了生死,原因當然也是覺得生死事大。這句話兼說生死,其實重點是“生”。這正如宋儒所批評:說生死事大,隻是怕死。怕死是樂生,連帶說死是舍不得死。這是人之常情,連賢哲也無可奈何;甚至可以說,賢哲講學論道,千言萬語,連篇累牘,追到根柢,不過是設想怎麽樣就可以活得更好些。這裏麵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其上者是追求立德、立功或立言的不朽。等而下之,練氣功,吃抗老藥,登旅遊車,下酒菜館,直到夾塞擠買入門票,說穿了不過都是有了生,就想生得豐富些,有趣些。最好是不死,萬不得已就求晚死。在這一點上,我們無妨說,古往今來,域內海外,數不盡的人,甚至包括叔本華式的悲觀主義者,都屬於一黨一派,有了生就緊抱著生不放。小的差異,或說量的差異是有的。一個極端是“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也吃飯,也傳種,隻是不想生是怎麽回事,怎麽樣生活更好些,也就是有些人認為可憐可笑的,糊裏糊塗過了一輩子。而其實,跑到另一極端,冥思苦想,傷春悲秋,又何嚐不可憐可笑?與中土的人,尤其帶些老莊氣質的人相比,古印度人總是偏於冥思苦想的另一極端,有了“生”的本錢就不甘心於糊裏糊塗一輩子,或者說,心裏總是裝著生死事大。這種心理狀態,思辨方麵表現為各種教理、哲理,行為方麵表現為非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形式,如靜坐、禮拜以及各種苦行等。據說釋迦牟尼成道前也修過六年苦行,因為不得解脫才改走另外所謂中道的路。在不同的道中摸索,就因為心裏總是想著生死事大。這個傳統傳到中土,表現為與華夏的精神大異其趣。儒家接受常態,飲食男女,有齟齬就設法修補。道家雖然不積極,但也願意以不材終其天年。佛家想得多,想得深,總以為飲食男女,平平一生,遠遠不夠,因為生死事大。感到不夠,於是不能不反複想,以求建立新認識,然後是依新認識而行。

3.4.2 人生是苦

前麵說,在重生方麵,佛家和儒家大同小異:同是都珍視生,異是佛家的願望奢得多。這情況,六朝時期已經有人看到,如《世說新語·排調》篇記載:“何次道往瓦官寺,禮拜甚勤。阮思曠語之曰:‘卿誌大宇宙,勇邁終古。’何曰:
‘卿今日何故忽見推?’阮曰:‘我圖數千戶郡尚不能得,卿乃圖作佛,不亦大乎?’”取大舍小,是因為不隻認為生死事大,而且對現象的生有獨特的看法。這看法是“人生是苦”。至此,佛家和儒家就有了大的分歧。儒家的生活態度是常人的加以提煉,但基本是常人的,所以不離常態。常人承認有苦,但眼注意看的,或說心注意求的卻是樂。睜眼見美色是樂,聽靡靡之音是樂,乘肥馬衣輕裘仍是樂,直到在家有天倫,出門有山水,“有朋自遠方來”,都是“不亦樂乎”。就是道家,一切看作無所謂的,也承認:“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莊子·秋水》)常人的人生哲學(如果有)是:應盡力求安樂。求,是因為相信有樂,而且種類和數量都不少。佛家就正好相反,打個比喻說,是戴著一種特製的過濾眼鏡,睜眼隻能見苦而不能見世俗的樂(他們的所求也可稱為樂,但不是世俗性質的)。這種怪看法,大概與古印度的社會狀況有關,與民族習性與文化傳統或者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這且不管。總之,是他們看到的人生無樂可言,都是苦。據說釋迦牟尼為太子時曾經遊城四門,一門見生苦,一門見老苦,一門見病苦,一門見死苦。這顯然也是戴著特製的眼鏡看的。又,佛家所謂苦,還不隻是眼所見,因為還有“設想”的輪回。說全了是六道輪回,就是人的靈魂(或心識)不滅,由於業因不同,死後要相應地由六種道轉生,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間道,天上道,循環不息。這樣,苦就由現世的一段苦變為無盡的苦,所謂苦海無邊。
由我們現在看,說人生是苦有片麵性,說苦無盡不隻有片麵性,而且有幻想性。幻想,這是戴著現代科學的眼鏡看出來的;沒有科學眼鏡的時候,看到幻是不容易的,隻有少數特異人物如範縝等是例外。因為認幻為真,所以兩千年來,六道輪回說一直是佛教教義的一根強有力的支柱。時至今日,這支柱有被科學知識撞倒的危險。但更大的危險還不是來自設想或幻想,而是來自現實,是生而為人,或多或少,或強烈或微弱,或這裏或那裏,總會有“不亦樂乎”的實際感受;而這類感受常常有難以抗拒的力量。如果竟至不抗,或抗而不能成功,顯然,佛法的出發點就有澌滅至少是模糊的危險。補救之道是想辦法證明樂的實感是空幻,而破除空幻之後才能獲得實相的樂。這不容易,所以才出現各種超常的知和行。

3.4.3 四聖諦

這是最早期最基本(自然較粗疏)的理論。傳說釋迦牟尼是北印度一個小城主淨飯王的兒子,大約與孔子同時。小時候從婆羅門學者受教,接受不少厭世的觀點。十六歲娶妻,生一個兒子。因為痛感生老病死等苦,想解脫,二十九歲時候,扔下妻子,出了家。先學“無所有處”道,繼學“非想非非想處”道,都不滿意。於是到苦行外道那裏去修苦行,六年,隻落得皮包骨。決心改變,坐畢缽羅樹下,發誓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坐。”(《方廣大莊嚴經》)靜坐想苦因和脫苦之道,觀十二因緣,過了七七四十九日,終於成了正覺,也就是尋得解脫之道。這解脫之道是對人生的一整套認識或理論,分稱是苦、集、滅、道,合稱是四聖諦。諦是真實義,大致相當於現在所謂真理。四聖諦按性質可以分為兩大類:苦和集屬於“知”,即領悟世間不過是這麽回事,是世間法;滅和道屬於“行”,即這樣做就能解決問題,是出世間法。兩大類還可以按因果關係再分:苦是集之果,集是苦之因;滅是道之果,道是滅之因。以下依次說一說。
(一)苦諦。這就是前麵說過的人生是苦。不過作為一種諦,講得更細致,更玄遠。如人生,這裏就擴大為“世間”。佛家講世間,正如其他名相一樣,也不能簡單化。它包括三界:一是欲界,用現在的話說,是執著於“食色,性也”的。二是色界,用現在的話說,是不具生命的物質。三是無色界,是非物質的精神,究竟指什麽,難於說清楚。總之,三界都不能不生滅變化,都是苦。苦,種類很多,通常是於生老病死之外,再加愛別離苦(與所愛者離別之苦)、怨憎會苦(與可厭者相聚之苦)、求不得苦(想有而沒有之苦)、五盛陰苦(身心熾盛而生之苦)。還有另一種分法。先分為內外兩大類。內苦再分為兩類:各種病為身苦,憂愁嫉妒等為心苦。外苦也再分為兩類:受虎狼盜賊等侵害是一類,受風雨冷熱等折磨是一類。這樣,生活就成為十分難忍,所以就不能不想辦法。辦法是先求苦因。
(二)集諦。這一諦講苦因,集是因緣和合,用現在的話說是各種條件的湊合,或說相關原因的結果。原因分為兩大類:一類名為正因,是“業”(過去〔包括現世以前〕所思成為的積存);一類名為助因,是煩惱(又名結、縛、感、纏、漏等,指各種不快的情緒)。業來於思:思表現為身體的活動,成為身業,表現為語言,成為口業,不表現於外,隻在內心思量,成為意業。業還可以依時間分:過去時的是宿業,現在時的是現業。煩惱,通常分為六種:貪,瞋,癡,慢(驕傲淩人),疑,見(指偏見,即不合理的想法)。每一種都可以再分,其中重要的是見,通常分為五種:身見(謂己身為實有)、邊見(偏於一邊,非中道)、邪見(謂無因果)、見取見(總以為自己高明)、戒禁取見(以戒禁為解脫之因)。以上總稱根本煩惱或本惑。由根本煩惱還要引起許多煩惱,如忿恨、嫉妒、吝嗇、放逸等,多到二十種,名隨煩惱或枝末惑。所有以上各種業和各種煩惱,都來於無明(詳下麵“十二因緣”節),其結果是苦。
(三)滅諦。苦的原因找到,問題自然容易解決了(至少是理論上,也許至多是理論上)。辦法是使業永盡,使煩惱永盡。說具體些是去掉愛欲。佛家深知欲是苦的本原,把欲分析得很細,其中最有力的是愛欲、有欲(執著生存)和繁榮欲(爭權力財富)。斷了欲,不再造業,不再有煩惱,所得是解脫。這解脫的境界,佛家稱為涅槃,意譯是寂滅、滅度、圓寂、無為、解脫、安樂等。涅槃是佛家求證的最高的所住(未必是生)境界,可是說明卻很難。佛家自己也承認,涅槃的實體,不是思慮言語所能觸及,涅槃的實義,不是思慮言語所能說明。可是既然要求證,望道而未之見總是遺憾。勉為其難,通常是由反麵說,如:“貪欲永盡,瞋恚永盡,癡愚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雜阿含經》)還可以描畫得更加精致,說涅槃境界有八味: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靜,虛通,不動,快樂。總而言之,是不再有苦。可是,不老,不死,常人沒有見過。就是修出世法的,病危時入涅槃堂(近於世俗的太平間),這涅槃顯然也不是不老不死。因此,雖然理論上涅槃非言語所能說明,可是事實上,為了破除迷離恍惚,卻必須用言語來說明。這不得不用慣用的辦法,分析。一般是分為兩種:一種初級的是有餘依涅槃,一種高級的是無餘依涅槃。兩者的分別是,前者隻斷生死之因,後者兼斷生死之果。還可以分得更細,如法相宗分為四種: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看名相,頭頭是道,可是,這裏的難題是,它不能像商彝周鼎那樣,你沒見過,想看,可以指給你看,說這就是。涅槃,沒法拿給你看。還不隻如此,譬如你問個頂淺近的問題,它與死是一是二?答也很不容易。可是就本書而言,參禪的所求正是這個,就是講不清楚,也要講清楚為什麽講不清楚。這問題很複雜,都留到正麵講禪時候再辨析。
(四)道諦。這一諦最好依字麵解釋,是通往滅(解脫或涅槃)的路。這當然很難走。原因是:一,目標不清晰;二,斷貪欲,就是賢哲,也太難了。克服太難,不得不加倍努力,所以修持的方法越來越複雜。佛初轉法輪(搖動佛法的武器,即傳道)時是八正道,也稱八聖道支,是:一,正見,就是明確認識四聖諦的道理為絕對真理;二,正思惟,就是堅持思索四聖諦,不生其他妄念;三,正語,就是說正經的,不要言不及義;四,正業,就是不幹犯戒的壞事;五,正命,就是照規矩過淡泊生活,不貪圖享受;六,正精進,就是勤勉修持,不懈怠;七,正念,就是總想道法,不生邪念;八,正定,就是修禪定,不亂想。後來,也許覺得這樣還不夠,於是擴大為七科三十七道品:第一科四念處,包括身念處等四種;第二科四正勤,包括對已生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等四種;第三科四神足,包括欲神足等四種;第四科五根,包括信根等五種;第五科五力,包括信力等五種;第六科七覺支,包括念覺支等七種;第七科八聖道,包括正見等八種(同前)。這由常人看來,真是太麻煩了。其實還遠遠不夠,這有如乘宇宙飛船上天,因為難,設備就不能不複雜。佛法傳入中土以後,在這方麵不斷範圍加大,節目加細,於是而有理方麵的唯識之類,行方麵的止觀之類,以及戒方麵的加多加細,直到南禪的機鋒棒喝,花樣這樣多,目的則可一言以蔽之,求此路能通而已。

3.4.4 無常

佛家常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無我,問題太複雜,意義太深奧,這裏隻說無常。無常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普遍現象,大概沒有例外,除非說“無常是常。”這種情況,遠古的賢哲早已看到,所以古希臘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走入同一河流”,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常人也是這樣,如說:“幾天沒出門,牡丹都謝了。”但佛家說無常,有述說現象之外的用意。這可以有兩個方麵:一是作為人生是苦的一種證明;二是作為萬法皆空的一種證明。關於後者,下麵還要談到,這裏隻說前者,作為厭棄現世生活的一種論據。無常就都值得厭棄嗎?人間的許多情況顯然不是這樣。如夏天炎熱,好容易熬到過了立秋,西風乍起,有些涼意,大概和尚也歡迎這種變吧?同理,連著吃幾頓米飯熬白菜,承廚師的善意,改為餡餅粥,總不會有人反對吧?可見厭惡無常,起因不是不歡迎一切變,而是不歡迎某種變,那是老和死。那像是說,飲食男女,柴米油鹽,有什麽意思?都留不住,到頭來還是不免一死。這意思,還是上麵說過的生死事大。因為無常,所以才有生死事大的問題出現。反過來,因為感到生死事大,所以不能不大喊無常。不隻喊,還要分析它,這就成為四有為相。有為是因緣和合而造作的意思。由佛家看,凡是造作的都是不能常的,正如因明學中所證明:聲無常(宗),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四相之一是生,就是已有或已出現;之二是住,就是有特定的體性;之三是異,就是連續變化;之四是滅,就是消亡。無常還可以加細解析,那就成為刹那生滅,玄遠且不說,各家的理解還有大差異,隻好從略。這裏我們隻須知道,這是佛家對現世的一種重要看法;因為有此看法,所以才有對於真如實相(常而不變)的想望,也就才有各種修持方法,其中一種重要的是禪。

3.4.5 五蘊皆空

證明現世不值得眷戀,隻說無常還不夠,因為那究竟是有,是實。由佛家看,現世大概有非常強的頑固性,不隻睜眼可見,而且閉眼可思。怎麽辦?最好是想辦法,證明它並不是實,直到感知是實的“我”也不是實。這就是般若學所努力做的。其主張,玄奘譯的《心經》可為典型的代表。前半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色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一切無,就成為一切空,也就證明了一切不實,因而不值得執著。這空無的認識,來於對感知的現象界(包括心理狀態)的分析。總分為五種,色,受,想,行,識,合稱五蘊,或五陰,或五聚。蘊是積聚的意思,用現在的話說,是時間流中所感知現象中的一種狀態。佛家想破的是認識方麵的信無為有,信空為實,所以分析著重從感知方麵下手。蘊之一是色,指顯現於外界的事物;之二是受,大致等於現在所謂感覺;之三是想,大致等於現在所謂思辨(包括記憶);之四是行,意義廣泛,大致等於現在的意念活動和行為;之五是識,指意識的統一體(包括覺得有自我)。這五蘊,以心和物為綱,可以分為兩類:色是心理活動的對象,屬於物;受、想、行、識是不同的心理活動,屬於心。以能認識(我)和所認識(我所)為綱,也可以分為兩類:色、受、想、行都能為識所認識,是認識的對象,屬於我所;識是能認識的,屬於我。無論怎樣分類,都可以看出著重心理活動的性質。到此為止,佛家的理論與英國柏克萊主教相似,不管外界是否實有,我們所知的外界總是我們感知的。但佛家並不到此為止,他們要進一步證明,這五蘊都是空而不實。證明的辦法非常繁瑣。以色為例,說它靠不住,會變。變有兩種:一是觸對變壞,指有形體可指的,大至山川,小至草木,都可以用外力使之變化、損壞以至破滅。二是方所示現,指有形象可見可想的,都是由主觀認識而有此假名,並沒有客觀的真實性。
照第二種分法,識獨自成為一類,與它有關的理論當然就更為複雜。先分析為六種,是眼、耳、鼻、舌、身、意。每一種識都有對鏡,如眼的對鏡是色,因見色而生眼識。因為能生,所以又名為根。根的對境是塵,也可稱為境。這樣,由識蘊的一就派生出十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用現在的話說,這是知識的本原。由作用方麵看,六根的前五種是一類,佛家認為屬於色法,意則屬於心法。前五種本領小,隻能直覺地感知現在的,而且限於外界的和有形質的;意就不然,而是能夠通於一切。因為意識這樣有大本領,所以不能不加細分析,後來就發展為唯識學(下節談)。這裏隻說,像色受想行一樣,識蘊也要破。破的辦法,概括說是:因為它念念生滅,次第相續,也就是由積聚或和合而成,所以沒有實相。
這樣,五蘊皆空了,也就是能知和所知都泯滅了,一切愛欲和執著當然就喪失了根據。佛家的想法常常就是這樣樂觀。自然,說到事實,那就會成為另一回事。破色很難,因為睜眼可見;有不少不在眼前的還要拿錢去買。破我尤其難,因為惟其有了我,才需要般若波羅蜜多(到彼岸),以度一切苦厄(包括“我”的苦厄)。可見徹底空或徹底無,想說得圓通,無懈可擊,也不那麽容易。

3.4.6 萬法唯識

佛教教義的空有,即使不說是一筆糊塗帳,也應該說是一筆永遠算不清的帳。這裏麵有宗派的對立,如大眾部偏於空,上座部偏於有;大乘偏於空,小乘偏於有;三論宗主空,法相宗主有。空的程度,各宗派的看法也不盡一致,如小乘成實主張相空而性不空,大乘中觀主張性相皆空。又,關於空的實質,空的證明,不隻說法不同,而且都玄之又玄,至少是門外人,總感到莫明其妙。上一節說空,為了“通”而不片麵,這裏說說唯識學的“有”。唯識的道理,印度的佛學大師無著、世親兄弟早已闡發得相當深遠,到中土的法相宗,就像幼苗生長成大樹,名相更加複雜,辨析更加精細,不要說門外漢,就是門內漢,如果沒有超人的忍耐力,陷入也會感到心煩。因此,這裏隻好淺之又淺,隻說說上一節提到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之外,又加上兩種識:第七種未那識,第八種阿賴耶識。末那的意義是思量,阿賴耶的意義是藏。為什麽在第六識(意)之外又添上兩種?最簡要的解釋是:第六識是了別外來的,所以變滅無常;第七識是思量心內的,所以恒而不斷;第八識是攝持諸法(萬有,包括前七識)種子(能生諸法而自己恒存)的心,是生長一切的根。所謂萬法唯識,就是主張,人人(還擴大到包括一切有情)都有這八種識,萬法是這八種識所變現;尤其第八種識,萬法都是從它蘊藏的種子中生出來的。這樣,雖然佛教教義不能離開空,照唯識學的講法,最後卻要承認這第八識為有。顯然,這個有與執外界萬物為有的有不同,因為與外界萬物比,它終歸是不可見的,不可見,也就不會成為可欲,使心亂。

所有跟帖: 

(中)哪啊? -大鼻涕泡啊- 給 大鼻涕泡啊 發送悄悄話 大鼻涕泡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9/2012 postreply 13:30:55

佛法也有金子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9/2012 postreply 13:36:32

非常讚同, -大鼻涕泡啊- 給 大鼻涕泡啊 發送悄悄話 大鼻涕泡啊 的博客首頁 (65 bytes) () 11/09/2012 postreply 13:42:39

與禁字作鬥爭,與格式作鬥爭,與字限作鬥爭,人生皆苦啊。。。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9/2012 postreply 13:39:54

人生有八苦,您繼續羅列哈。 -小艾媽媽- 給 小艾媽媽 發送悄悄話 小艾媽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9/2012 postreply 13:42:27

對佛的人生是苦是一個誤解。是人有一個痛苦的錯誤認知,而非真正有苦。 -miat42- 給 miat42 發送悄悄話 miat4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9/2012 postreply 18:28: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