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大郎答記者問》到小說裏的武大郎(ZT)

注:小說裏入侵者西門慶是在帶路黨潘金蓮的指引下踢了武大郎至命的一腳。現在武大郎答記者問的時候,潘金蓮在想什麽?幹什麽?

從《武大郎答記者問》到小說裏的武大郎
 
食人醫生 於 2012-5-16 14:27
http://blog.gxsky.com/blog.php?id=1089890

中國政府在南海的態度和做法,在網絡上一直受到一些鼠輩詬病。為此還專門有篇《武大郎答記者問》,極盡嘲諷之能事,不過盡管這些喊打的聲音不斷,我也看過他們的觀點以及表態,那些喊打喊殺(通常都會轉到怪中國不打不殺上)的人,其實很缺乏政治和軍事頭腦,要是按照他們那些混亂而瘋狂的想法和說法做,那肯定是場災難。

《武大郎答記者問》說的是武大郎在潘金蓮和西門慶通奸的事情曝光後,記者圍追堵截,追問其態度,然後讓武大郎以外交部的口氣來回答這些問題,借以譏諷中國沒有如他們所宣稱的那樣“血性”。不過,這些作者和轉帖的人也許沒有讀過水滸傳,對於武大郎在通奸案後的行動似乎不大記得了。看看水滸原著裏的武大郎的做法,也許挺有意思。

在《水滸》裏,武大郎家裏兩兄弟的家世很長,潘金蓮的身世很苦,被不肯就範而惹怒的財主故意嫁了一個“三寸丁穀樹皮”的武大,而麵對著英雄小叔,那愛情的火苗卻又被無情的澆滅,一個沾花惹草的西門慶和貪賄說風情的王婆,做成了一樁通奸案。其中香豔情節自不必表。

這個事情,按照小說裏的說法,不到半月,四周街坊就都知道了,但是就不敢說,怕是西門慶財多勢大。這事情還是以個鄆哥平常做水果供應西門慶慣了,這回缺錢花,聽聞西門慶的落腳地,去找大官人做買賣,卻與王婆發生衝突,氣不過的鄆哥就恨恨地要說破這事來報複,誰知道惹下滔天大禍,牽連進好幾條人命。

鄆哥找到武大郎,以告密賺了一頓酒食,武大郎知道以後,其實很衝動,表示“我如今寄了擔兒,便去捉奸,如何?”倒是鄆哥勸他考慮清楚,無非是魯莽行事,人家收拾幹淨沒了證據;西門慶有兩手拳腳,打不過;西門慶勢力大,惹不起,還是出了個抓奸的詳細計劃,得了“數貫錢,幾個炊餅”。

第二天,武大郎依計和鄆哥來抓奸,剛來的時候是把奸夫淫婦給嚇了,不過淫婦把門閂了,這功夫裏,西門慶在床下被提醒,想起來原來自己會兩手,加上身強力壯,武大不是對手,一開門就叫聲:“不要打!”武大卻待要揪他,被西門慶早飛起右腳。武大矮短,正踢中心窩裏,撲地望後便倒了。然後揚長而去,無人敢管。      可憐的武大口裏吐血,麵皮蠟查也似黃了,緩過來被扶回家,“一病五日,不能夠起。更兼要湯不見,要水不見,每日叫那婦人不應”。看到老婆仍然出去通奸,“武大幾遍氣得發昏,又沒人來睬著。”這個時候,西門慶他們是隻指望武大自死,但是這個時候,脾氣倔強的武大自己找死,說了一番狠話::“你做的勾當,我親手來捉著你奸,你倒挑撥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們卻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們爭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須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歸來,他肯幹休?你若肯可憐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歸來時,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覷我時,待他歸來,卻和你們說話!”    

      這成了武大的催命符,潘金蓮轉身就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西門慶不怕武大,一個無權無勢的矬子,甚至也不怕武都頭的職務(有的說是相對於現在的縣公安局局長,不過更多的認為隻是個保衛幹部,頂多相當科級幹部,甚至不屬於官,隻是小吏而已,手眼通天的西門慶擺的平)。但是能打虎的武鬆,西門慶也怕:“苦也!我須知景陽岡上打虎的武都頭,他是清河縣第一個好漢!“結果三人密謀就毒死了武大。  

      重溫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武大郎並非是個懦弱不敢惹事的人,在綠帽子問題上,反而顯得相當衝動而不計後果。在這個事情上,他選擇的對抗路子顯然是錯的,如果武鬆沒有出差,那結果肯定是西門慶雖然眼饞,但是不敢下手。武大郎一錯再錯,一是聽到鄆哥的報信,就很衝動地要馬上抓奸,即使連想通過抓奸報複王婆的鄆哥,這個靠不住的幫手也知道要抓奸不容易,還要想想,而武大郎想都不想就要寄了擔子,馬上去抓奸。雖然襲擊突然,連西門慶也被嚇的躲床底,但是也隻是做賊心虛,反應過來後就一下幹翻武大郎,差點當場要了他的性命,這是武大郎第一個錯誤。而受傷以後,武大郎麵臨妻子的離棄,連動也動不得了,這個時候,要是武大郎留個心眼,裝傻或者*****扮可憐,都可以逃的性命,讓武鬆回來有翻盤的機會,畢竟西門慶那時還打算等他自己死了,這時武大郎又犯了第二個,也是致命的錯誤,這時還在那裏逞強,說武鬆回來要讓你們好看,讓妻子回心轉意來照顧他,結果這成了他的死刑宣判。一個病倒床上的人,舉目無親,完全在三個壞人掌握中,這下想不死都難了。

     從小說情節裏看,武大郎並非是這個《答記者問》裏的懦弱的人,在這個抓奸到被害過程裏,他顯得相當激進衝動,血性十足,但是又缺乏對於敵我形勢的正確判斷和策略,其抓奸和後麵的逞強,完全是取死之道。 喜歡這個《答記者問》段子的人,莫不是些對於南海和其他領土主權糾紛,主張武力解決的人,嗓子挺大,思考沒有,而政府的做法更不合他們的胃口,當然,這個政府和執政黨,甚至這個國家都不合他們的胃口。一個個在政治和戰爭觀上幼稚無知的家夥,雖然杜撰了一個怯懦無能的武大郎形象來載給這個國家。不過,他們倒更像是小說裏的武大郎,衝動而無腦,要是按照他們的主張來,恐怕結果也和小說裏一樣,想不死都難了。

所有跟帖: 

嗬嗬,好文! -by心言- 給 by心言 發送悄悄話 by心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5/2012 postreply 18:18: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