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戾氣?不要百度呀穀歌呀的浪費時間,因為這是個“革命”字眼,隻有“文革”傳人才能傳神的告訴你。戾氣,很簡單,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中那個“光腳的”緊盯著“穿鞋的”時那種眼神。就是種態度。這態度好不好?看你是光腳還是穿鞋了。
最好的例子,1939年,抗戰打到筋骨痛的時候,黨國與太祖爺也相互使些手段。太祖爺弱勢、人少、也沒啥顧忌,相對於政府這個“穿鞋的”自然是“光腳的”。於是說出經典的戾氣之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對政府說“我必犯你”,土匪語言,戾老去了。可事涉太祖爺與他弟兄們的性命問題,不得不戾。光腳的不戾一把,就剩自我了斷了。
太祖爺呢,也戾出甜頭來了,於是一輩子戾下去。1967年,文革遭遇“二月逆流”。太祖爺以一國之首的身份,揚言要造反:“讓劉、鄧上台,我同林彪南下,再上井岡山打遊擊。陳伯達、江青槍斃!康生充軍!中央文革小組改組,陳毅當組長,譚震林當副組長,餘秋裏當組員,再不夠,把王明、張國燾請回來。力量還不夠,請美國、蘇聯一塊來”。自己是“穿鞋的”還戾氣十足的玩別人,百分百耍流氓,沒有任何正當性可言。
同樣的道理,在台灣民主過程中,因為黨禁、報禁、戒嚴法,啥都非法。 “黨外”所有抗爭沒有一個可以客客氣氣進行的,所以在黨國眼裏,那些抗爭全都戾氣十足。國民黨繼續當“穿鞋的”,“黨外”是光腳的,戾氣有正當性。可是,後來民進黨執政了,還動員支持者上街遊行,這就是“穿鞋的”戾氣,也是百分百的耍流氓。
香港這次上街有沒有戾氣?當然有。別的路不通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