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西是思想家,也是革命家兼政治家。他從探尋適合西方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目的出發,通過對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結構的分析,得出國家權力一般具有兩 種職能:“統治”和“智識與道德的領導權”,其中“智識與道德的領導權”與“統治”不同,它是統治階級在思想道德等方麵所實行的一種間接統治,顯示的是意 識形態的功能。
因此“領導權”可以明確地叫做“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它表明的是一種思想的社會關係。而這種“意識形態領導權”的存在隻有具備了一定的前提 之後才是可能的,這便是市民社會的形成。市民社會則主要是指民間的社會組織機構,它通過政黨、學校、教會、學術文化團體等向人們傳播本階級的價值觀體係, 以獲得群眾的認同和忠誠。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知識分子,他們是上層建築體係中的“公務員”,是統治集團的代理人,所行使的是社會霸權和政治統治的下級 職能。他們不僅在政治社會中擔負著管理國家機器的職能,更為重要的是在市民社會中行使著“領導權”的職能,因此無產階級必須首先在意識形態上征服和同化與 舊的社會製度相聯係的傳統知識分子,構造本階級的有機知識分子。相應地,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要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就不能再運用“運動 戰”,而必須轉向“陣地戰”,也就是在市民社會範圍內開展的奪取“意識形態領導權”的鬥爭。
葛蘭西在各種意義上使用“意識形態”,他對傳統解釋框架中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進行反思,對意識形態的作用進行了新的定位,這些探索對西方馬克思主義 的文化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並為“文化研究”的政治批判和意識形態批評提供了新的視角。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