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和日本人誰才是“狼”?

 

中國人和日本人誰才是“狼”?

 

日本經濟新聞亞洲部副部長 村山宏:

 

在中國的影視節目裏直到現在仍能看到日本人過去的樣子,穿著軍裝大聲訓斥,還動不動就打人。在今年的賀歲片中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裏,就出現了殺人不眨眼的日本軍人形象。日本人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印象大概就是通過這種電影與電視劇而逐步形成的吧。但如果真的來日本看一下,他們肯定會大吃一驚。在這裏絲毫看不到充滿暴力的軍人形象。相反,遇到的年輕男性多是被稱為“草食男”的孱弱群體,是一群即不願傷害他人也不希望傷害自己的善良男人。也許是經濟發展需要野性,感覺中國人反倒有了更多的“狼”性。


日本的大學男生正在做蛋糕(東京都中央區)

 


“大男子主義”作為日本人的代名詞已經是非常遙遠的過去了。大家都知道日本男人在家裏隻會耍威風,什麽家務都不做,但現在的年輕男性無論是做飯還是收拾房間都會動手去做。熱衷於照看孩子的“奶爸”也不在少數。直到20年前,背上背著孩子的還幾乎全是女性,但現在男人抱孩子的場麵也多了起來。對女性的愛好感興趣的男性也在激增,現在熱衷於用布和線做裝飾品等手工活的“女紅男人”也越來越多,喜歡做點心的“糕點男”也不再新鮮。到百貨店裏看一下,會發現男性化妝品也是琳琅滿目。每個男人都能自我克製,少了一份粗野。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日本男人才被比作是像羊一樣的食草動物,而再也看不到戰前被比作狼的那種形象。

我曾在哪本書上讀過,改變一個民族的性格需要數百年之久。人的性格會從上一代準確地傳給下一代,很難發生變化,但即便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一點一點地改變,經過長期積累後就會出現顯著不同。古羅馬人質樸剛毅、崇尚武力,但從其後代意大利人身上絲毫看不出曆史的影子。現代意大利人給人的印象不僅是精明,還很會享受生活、對藝術有狂熱愛好、高雅時尚。

從“狼”到羊,這一本應需要很久時間才能完成的性格轉變,日本人隻用幾十年時間就做到了。有種說法是,二戰前深受大男子主義之苦的婦女們在培養自己的兒子時,內心不希望讓孩子像自己丈夫那樣,她們希望把他培養成一個善良的、好脾氣的男人,並為此改變了培養方式,因而誕生了當今這些“草食男”。太平洋戰爭戰敗後,日本被美國占領,美國擔心日本軍國主義複活,於是廢除了傳統的宗法製度與習俗,擴大了婦女權利。有些保守派感歎受此影響日本男性變得軟弱起來。


也許是沒有注意到現實中的變化,日本人在中國仍是一幅“狼”的形象。最近我在中國也看到一個有趣的說法:盡管中日兩國同處東亞,但中國人很早就失去了狼性,相比之下,日本人則一直保持著狼性,正因為如此,日本才得以實現飛速發展,而中國卻遠遠落後。筆者並不覺得過去的日本人有著狼一樣堅韌的性格,但還是覺得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雖說狼代表著侵略性的暴力與擴張,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代表著富於進取、以大無畏精神積極果斷地創造新天地的性格。在19世紀的帝國主義時代,日本人沒有像“羊”一樣四處躲避,而是抱著不服輸的精神與西方列強直麵抗爭,並幸運地在亞洲率先實現了現代化。從曆史的角度來看,一些積極進取、甚至被稱為野蠻的民族創造了新的文明。如曾毀滅了羅馬帝國的日爾曼人成了後來歐洲文明的中心,起源於阿拉伯遊牧民族的伊斯蘭帝國曾擴張到歐洲,在數學等方麵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現在在北京和上海街頭隨處都能聽到中國普通市民意氣風發的議論。在商業活動上也是中國人堅持自我主張,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立場。而日本人的氣勢則完全被壓了下去,隻能四處招架,沒有絲毫還“手”之力。中國人不畏懼失敗,開始走向非洲和拉美地區,他們與當地社會發生碰撞,並充滿激情地工作。

到底誰才是“狼”?感覺在日本人變成食草動物後,中國人反倒保留了更多的狼性。的確,在最近20年裏,中國取得了迅速發展,而日本卻一直在衰退。

 

 

所有跟帖: 

不管你是不是,反正我是了。 -賈平凸- 給 賈平凸 發送悄悄話 賈平凸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3/2012 postreply 06:36:13

現在在非洲的華人大約有100萬,了不得!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3/2012 postreply 10:38: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