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應尊重曆史
任年順
周末應同學之邀,在西安易俗社大劇院看了一場秦腔古裝戲《五典坡(後本)》,演員的表演、舞台的燈光背景、樂隊的演奏等都是一流的,是我幾十年來所看戲的最高水平,記憶中看戲都是在農村過廟會、紅白喜事時臨時搭的台子上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劇團演唱的,高音喇叭傳出的盡是樂器的噪音,遠遠地蓋過演員的唱腔,根本聽不清在唱什麽,但台下一群上了年紀的老人津津有味地看著、聽著,甚至有搖晃著頭小聲地跟著唱著的,還有評論演員的唱功、表演功的。其實他們不是在看戲劇的故事情節,因為情節他們早已耳熟能詳,他們是在欣賞,是一群真正的戲迷。而對於年輕人來說,大部分對戲並不感興趣,所謂的看戲也就是圖個熱鬧,畢竟是農村單調的文化生活中一次難得的文化盛宴、視聽大餐。在主辦方來講,唱大戲就是圖個熱鬧,烘托氣氛,他們也並不在意真正看戲的人有多少。我並不是戲迷,隻是這麽多年來受了老婆的耳濡目染和熏陶,也就多少有了點興趣。但始終還是停留在一般的看和聽的淺層麵上,不會欣賞,更不會扯開嗓子吼幾聲。
今日,坐在具有百年曆史,與莫斯科大劇院和英國皇家劇院並稱為“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的易俗社的大劇院看戲,對我來說是最高規格的看戲了。據易俗社碑記,上世紀二十年代,魯迅先生來西安講學,曾多次來易俗社看戲,我想魯迅在看秦腔時,肯定會想到他少年時代乘著船看社戲時的情景吧,隻是這裏沒有豆角可偷,也就少了許多的樂趣。遺憾的是我沒有看到他對秦腔的評論“古調獨彈”的真跡。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看戲的人還真不少,男女老少都有,誰說秦腔後繼乏人?名家出場,舞台下掌聲響起,某個演員的一句高難度的唱腔或者一個高難度的動作都會贏得觀眾掌聲,這才是真正的戲迷啊!我的同學也不時地跟著低聲哼哼起來,看那表情已經沉浸其中,樂哉悠哉!而我呢,隻是眼睛忙著盯字幕,了解故事情節,頂多是在欣賞曲辭的優美,至於演員表演的欣賞還沒有到那個層次和高度。所以啊,本文就隻談談《五典坡》的故事情節存在著不尊重曆史的問題。
作為戲劇,傳承正確的曆史和文化是應該擔當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經過上網搜查,戲劇中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故事應該是杜撰的,來源於薛仁貴與柳英環的故事,戲劇及評書中反映,柳英環生活在一個員外之家,屬大家閨秀。一次和嫂嫂出遊,見家中長工薛仁貴天寒衣單,凍臥雪中,她便心生憐憫,回房取棉衣相贈時,因風吹燈滅,錯將父親贈給她的“紅綾襖”給了薛仁貴。不料,其父發現後認為其敗壞門風,要逼其自盡。後在母親的幫助下和奶媽逃出家門,與薛仁貴在破廟相遇,寒窯成親。薛仁貴幼年習武,練得一身武藝,每日汾河灣打雁維持生計。唐貞觀後期,李世民親自率軍東征高麗(今朝鮮),薛仁貴應募從軍。柳英環則在寒窯苦度日月。由於戰功顯赫,薛仁貴18年後被封為平遼王,衣錦還鄉,夫妻團聚。《薛仁貴征東》評書及諸多戲劇中有詳細的劇情,《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說的是他兒子和孫子的事,人們統稱為“薛家將傳奇”。
至於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愛情故事,說是在某年某月(已無從考證),山西一富戶為母祝壽請戲班子唱《汾河灣》等戲。該戲反映的是薛仁貴和柳英環的事。賓客散後,富戶之母問戲班子薛仁貴和柳英環最後的結局,戲班班主說,據師祖相傳,薛仁貴因軍務在身不敢久留,數日後又別妻回到軍中。柳英環常年來生活困苦,疾病纏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窯。富母聽後悒悒於懷,懨懨成病。富子到處求醫,百藥無效。最後一當地名醫探問後得知根由,便說:“心病還需心藥醫。”於是,富子懸巨賞征求薛仁貴團圓的劇本。某文人為不違反曆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貴”,劇名《王寶釧》。戲曲情節大同小異,隻是為迎合富母心態,薛平貴登上了西涼國的王位,王寶釧成了正宮皇後,夫貴妻榮。該戲演出後,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自此,戲曲舞台上便出現了“兩薛並存”的局麵。
秦腔《五典坡》的故事情節如下:相傳,王寶釧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兒,她天生麗質,聰明賢慧。到了婚嫁年齡,她看不上諸多王公貴族的公子,卻偏偏對在家裏做粗工的薛平貴產生了愛意。經過彩樓拋繡球,她選中了薛平貴。不料其父嫌貧愛富堅決不允。無奈之下,她與父親三擊掌後斷絕了父女關係,嫁給薛平貴住進了寒窯。後來,薛平貴降服了寒窯附近出沒傷人的紅鬃烈馬,又從軍征戰,遠赴西涼,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18年來,王寶釧貧病困頓,挖光了周圍的野菜,苦度日月。薛平貴曆盡風險,屢遭垂涎王寶釧美色的魏虎暗算,同時也屢闖難關,戰功赫赫。後來,薛平貴娶了西涼國公主玳瓚,當上了西涼國的國主。18年後歸來,與王寶釧寒窯相會,在王宰相大壽之日與魏虎算糧,在唐王晏駕後,太後欲讓王位給王宰相,魏虎欲篡權之際,薛平貴鴻雁傳書,玳瓚公主帶軍打敗叛軍,輔佐薛平貴為王,薛平貴為難了嶽父,殺了魏虎,封王寶釧為正宮皇後,玳瓚公主為偏宮,結局圓滿。
這後麵的情節我就有幾點不明白了,第一,唐王朝王位實行的是世襲製,太後怎麽能讓把王位讓給大臣呢?王宰相你就是對唐王朝貢獻再大,你也是姓王不姓李啊,唐王朝即使再衰敗,也不可能主動地將王位易主,更何況在長達二百多年的唐朝曆史上做王的那來個姓王的。
第二,西涼國玳瓚公主哪有那麽大的神通?遙遙上千裏,帶上軍馬,進入大唐王朝,如入無人之境,你想幹嘛就幹嘛。據查,在唐朝的時候,這個羌族建立的國家就已經被大唐王朝征服了,薛平貴是去幹嘛的,不就是征服你去的嗎?此時已經是大唐王朝的安西都護府了,一個被臣服的國家,還能幹預大唐王朝的內政,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第三,薛平貴立下赫赫戰功之後,平複了西涼國,就應該及時趕回寒窯與王寶釧相聚,要知道人家可是為你苦苦守候一十八載啊,何等的忠貞啊!可你薛平貴仗打勝了,你不回來了,竟然還娶了西涼國玳瓚公主,你心中還有沒有結發之妻王寶釧?做了王之後你封王寶釧為正宮皇後,玳瓚公主為偏宮,王寶釧竟也欣然接受,容忍了這個主動上門的“小三”的存在,竟還姐妹相稱,其原因是她幫了夫君當上了國王,自己從此後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這不是明顯的功利思想嗎?這還是寒窯裏那個王寶釧嗎?
第四,玳瓚公主有一句唱詞:“你腳小來我腳大,你走前來我走後,你為正來我為偏。”據查,有學者經研究指出,中國古代女子纏足興起於北宋,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專門做《菩薩蠻》一詞,詠歎纏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淩波去;隻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也可稱之為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詞。在唐代那來個纏足之說呢?這不是又犯了時代錯位的毛病了嗎?
有句話說的好,會看戲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不會看戲的我,在看熱鬧的同時更關注的是戲的情節,並對不解之處提出來,以期大家指點,或許能促進戲曲的情節更尊重曆史,讓三秦大地上這朵美麗的秦腔之花能開得更豔,更燦爛。
2012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