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戰艦壞大事:蒙古大軍兩次出征日本失敗(圖)

來源: judongying 2012-03-30 06:50:1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050 bytes)

 

(ZT)豆腐渣戰艦壞大事:蒙古大軍兩次出征日本失敗

 

日本廣泛流傳著這樣的傳奇故事:“神風”在元朝時期曾兩度施威摧毀蒙古入侵者的船艦,將日本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來」,或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

近期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的一項考古新發現指出:拙劣的造船工藝和船體設計是導致蒙古艦隊葬入魚腹的主要原因。

公元1274年,忽必烈的第一次遠征日本遇上台風,日本人稱是“神風”救了他們。

 



曆史記載,公元127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900艘戰船,1.5萬名士兵,遠征日本。元軍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很多輝煌戰果。

井上靖這樣記載:蒙古於“公元1274年10月初,占領了對馬、壹岐兩島,繼而侵入肥前鬆浦郡……使日軍處於不利,不得不暫時退卻到大宰府附近。元軍雖然趕走了日軍,但不在陸地宿營,夜間仍回船艦。當元軍回到船艦後,恰遇當夜有暴風雨,元艦沉沒兩百餘隻,所餘元軍撤退,日本才免於難。”

台風乍起之時,當時由於不熟悉地形,元軍停泊在博多灣口的艦隊一片混亂,不是互相碰撞而翻,就是被大浪打沉;午夜後,台風漸停,但暴雨又降,加上漆黑一片,落海的兵卒根本無法相救。忻都怕日軍乘機來襲,下令冒雨撤軍回國。此役,元軍死亡兵卒達1.35萬人。日本史書則稱之為“文水之役”。

第二天即22日早,日軍在大宰府水城列陣,但不見元軍進攻,派出偵察人員始知博多海麵已無元軍船隻,元軍撤退了。日本朝野對突如其來的台風趕走元軍十分驚喜,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大規模拜神的活動,稱為“神風”。


公元1281年,忽必烈第二次東征日本,兩個月之後,又是一場巨大的台風讓元軍慘敗。

及至公元1281年,忽必烈“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附軍10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麗、漢軍4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9000艘,從慶元、定海啟航”。高麗國王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500名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處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誌賀島,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鬥。

 



元軍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沒有看到勝利的希望。兩個月之後,一場巨大的台風襲擊了庫樹海岸,蒙古軍再次企圖撤入海上,但他們的努力是徒勞的”。

“在此次台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台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美國考古學家對打撈上來的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發現蒙古戰艦粗製濫造,質量低劣。

雖然,在古代文獻中確實能夠找到關於那兩場日本台風的記載,然而根據現存證據,研究人員並無法判斷出那場風暴的具體強度,以及風暴與蒙古艦隊的沉沒究竟有多大關係。美國得克薩斯州農業機械大學的考古學家蘭德爾。佐佐木對1981年從高島附近海底打撈上來的700多塊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和分析。

佐佐木表示:“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肋材在造船時曾反複使用,而且很多龍骨本身質量就很低劣。”

據漢文史料記載,公元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艦900艘,其中大艦可載千石或四千石者300艘,由金方慶負責建造;拔都魯輕疾舟(快速艦)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負責建造,並規定於正月15日動工,限期完成。6月,900艘軍艦完工。

當時,造船工業發達的中國江南及沿海地區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區仍在南宋軍隊的控製之下。所以,忽必烈不得不將造船的任務交給技術較為落後的高麗人。一方麵,高麗對於造船很反感,認為元朝出兵日本肯定會要求高麗參戰,這必將給高麗人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麵,讓造船技術落後的高麗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忽必烈強壓的任務實屬難事。高麗人隻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這些艦船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1281年蒙古軍隊的大多數戰艦都是平底河船,而此種戰艦的結構並不適於航海作戰。

至於船艦的設計,據史料記載,1281年蒙古軍隊的大多數戰艦都是平底河船,采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但是此種結構並不適於航海作戰。

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成互不相通的一個一個艙區,艙數一般為8或13個。它大約發明於唐代,宋以後被普遍采用。雖然該結構便於船上分艙,有利於元軍在航海途中進行軍需品的管理和裝卸,但是艙板結構取代了加設肋骨的工藝,簡化了主體結構,削弱了船舶整體的橫向強度。佐佐木指出,“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在高島附近海域發現V字型遠洋船的龍骨,我們可以想象那種為內河航運而設計的船遭遇海中大風浪時將會出現何種混亂的情形。”

佐佐木還發現:戰艦殘骸的碎片沒有一塊超過3米,大多數碎片都在10厘米到1米之間。他據此推測,蒙古戰船可能采用了類似新安古船的一種“魚鱗式”船殼結構形式。其船殼板之間不是平接,而是搭接的。這種結構在巨浪的拍擊之下容易碎裂。佐佐木表示,對沉船遺址的現有研究隻是冰山一角,他希望能夠借助聲納和探地雷達,得以更深入地了解當時蒙古的造船技藝,進而破解沉船真相。

 

日本首次發現元寇沉船



還有研究認為,除了艦隊拖後腿之外,蒙古人的後勤和裝備也比不上日本人的。

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隻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是在這兩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

此外,日本人的武器也優於蒙古人。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隻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的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中國最好的鋼(镔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日本除了具有好鋼之外,其戰刀的優良性能還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使得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而蒙古軍隊使用的質量較差的镔鐵刀,很多大刀在對砍時失去了利刃。

在兩次戰爭中的八年間隙期間,日本人似乎還改進了他們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時,蒙古人發現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從保留至今的圖畫看: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1.5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麵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