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您的一些帖子。
=====〉感謝關注。
有一些感受:
您是一個愛思考的人。
您是一個感性的人。
您是一個有愛心,富有同情心的人。
但是,
您也是一個帶著有色眼鏡的人,
您也是一個偏盲患者,
您也是一個缺乏主見,但又非常固執己見的人。
=====〉感謝理解。但也有誤解。看曆史,要注重事實,也查證事實。不能預設結論,也不能因人廢言。更不能貼非黑即白一類的標簽。
為什麽:
您看問題,思考問題和得出結論, 總是離不開您自己的親身經曆和感受, 當然,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但是,如果能夠由此及彼,或許會更好一些。
====〉社會經曆,對於了解社會,是一麵鏡子,可以檢驗認知的偏差。從學校到學校的人士,從小家境優越的人士, 應該多接觸了解社會,尤其是底層社會。因為底層占社會的多數。書本知識,尤其是宣傳, 是不完全靠得住的。
那樣,您不但看見了左,也會看見右,不但看見前麵,也會看見後麵。 我們不能不回顧過去,但回顧過去,不能夠隻是看到您眼前的和別人讓您看見的,而不能夠借一隻望遠鏡去看,跳出別人給您的框框去看。
我們要看後麵,更要看前麵,同時也要用望遠鏡。
====〉讓我們共勉。
我們看後麵的目的,不是為了看後麵, 而是為了看清現在和將來。您看了後麵,但忘了看前麵;而且,您看到的後麵,隻是一個非常近的過去。
我同意您的說法,孔子,是個聖人。但是,孔子當時代的人和孔子後麵一個階段的人,並不這樣認為。太史公說:仲尼厄而寫春秋。
耶穌,不但是聖人,而且是神。但是,耶穌卻被他同時代的人送上了十字架。
當代的某些人,在您眼裏是邪惡的,因為您曾經虔誠的相信過,您覺得受騙了。
我覺得,有些事情,當您幼稚的時候,您相信的事情才是真的。當您成熟的時候,您已經戴上了有色眼鏡。隻有孩子,才會看見皇帝沒有穿衣服。
====〉有色眼鏡,人人都戴。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過去很多古代和境外的書翻印的時候,總要加一個說明:“因為作者的時代局限和階級局限”雲雲。今天, 加說明的人不知所終, 有局限的作者依然流傳千古。值得深思。
幾千年之後,我們的後代,將會發現,我們這個時代,有一個聖哲。
觀點與您不同,但覺得您和我的性情是相同的。所以,寫了這些廢話。
====〉謝謝回複。非常欣賞您的理性探討。
分享本人的曆史觀:
(1)社稷為上,君次之。
(2)民為上,官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