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那些事兒

在中國,北方人吃麵食,南方人吃米飯。很多人以為,這是天經地義,自古皆然的。 還有些"古書"上也記載:五帝時代,堯在晾曬被雨打濕的穀子,偶然發明了將穀子磨碎和成漿,石板上烤成餅的方法,"終於拉開人類麵食的開端"。
  
  但這些都不是事實。麵食在中國的誕生,比埃及、希臘以及兩河流域晚了好幾千年,而它的普及成為日常食品,則又經過了漫長的一千年。
  
  史籍中第一次出現麵食的痕跡,是在西漢末、東漢初。在那以前,“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吃的都是米飯。不同的隻是長江流域用稻米,西北多用稷(就是今天的小米),華北則主要是黍(一種黃色的粘米,今天已很少種植)。在周代,還隻有貴族們才可以吃上麥粒煮的飯。直到張騫出使西域,漢武征伐匈奴,一種叫"胡餅"(類似今天的燒餅)的麵食,才連同黃瓜和天花一起傳入中國。
  
  中國人很早就講究"食不厭精,燴不厭細"。古代文化中對飲食烹飪的注重,絕不亞於青銅、玉器和"之乎者也"。為什麽單單於麵食一項如此落後,還要等遊牧民族來"點化"呢?對此,考古學界,尤其是西方學者,歸咎於遠古時代的中國沒有磨盤,不懂得磨製麵粉的技術。日本的學者則認為古中國沒有小麥,所以沒有製作麵粉的材料。民國時代開始,中國的考古和曆史學者多從此說。
  
  不過,象中國這樣非常古老的農耕文明,在石器時代就能製作如此精美的玉器,竟然不懂得造石磨,顯然是難以令人信服的。而且,在《周禮》中關於西周貴族的飲食烹飪的記載,多次提到用穀類磨成粉裹在肉類上煎或蒸。可見磨粉技術是早就有的。後來,從石器時代直到戰國、秦漢時代的遺址都發現了石磨盤,石碾捧和杵臼工具的出土實物;在新石器時代和西漢初的墓葬中都發現了炭化的小麥顆粒。足以證明工具和原料這兩樣,中國古代都不缺。
  
  但是,東漢以前的中國確乎沒有麵食,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這又是為什麽呢? 看來考古資料和史籍記載都給不了我們準確的答案。
  
  那就讓學者們繼續爭論去吧。其實,個中緣由就藏在生活之中,十分簡單易明-那就是飲食習慣。
  
  作為地域文化裏麵最重要的一部分,飲食習慣是最難改變的。遊牧民族流徙不定,水源缺乏,相比之頓頓淘米煮飯,用麵粉製成烤餅等幹糧,更便於攜帶,儲存得更久。而在公元一世紀以前的數千年間,生活在中國腹心地帶的人們,腸胃卻已經習慣了穀類顆粒蒸、煮成的飯或粥。
  
  所以麵食這樣的舶來品,自東漢以後很久都沒有在中國人的食譜中占有主要位置。其理,正如20世紀八十年代末傳入中國的漢堡包,要取代饅頭包子而擺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恐怕還要再等上好幾百年。
  
  所以,正如比薩餅店在西方隻是普通的快餐,在中國卻成為高檔西餐廳一樣。麵食初到中國,還是個稀罕物。隻是王公貴族或富家大戶才得以享用的"小資"食品。世傳,漢靈帝喜歡吃"胡餅",一時間長安城內的豪門競相仿效,就象現在當官必包二奶一樣,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麵食在中國的擴張,外民族文化的影響一直是最主要的驅動力。在曆代記載飲食烹飪的相關書籍中就可以看出,每當經過南北朝、隋、唐、五代這樣民族大融合的時代,麵食的品種和精美程度就會發生一個質的飛躍。到了元代以後,麵食終於成了中國北方人的主食,而幾種主要的麵食也與今天相去不遠了。如陝西有名的小吃"麻食"(即山西的貓耳朵)就來自蒙古人的"脫托麻失"。
  
  但在長江流域以南,則直到現在也沒有取代米飯而成為日常的主食。足見文化傳統的根深蒂固,是多麽難以改變。
  
  雖然麵食主要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但以中國人非凡的創造力,還是能夠把燒烤的"胡餅"變成更適合中國人胃口的"湯餅",也就是今天的麵條的前身。如前所述,"湯餅"當初也是一種高級和特別的食品。在漢代宮廷中,便有了專門掌管麵食的"湯官"。後來還用作治感冒風寒的藥。在唐代,新生嬰兒滿月,要召急親朋大擺"湯餅宴"。真是 big deal。
  
  宋代,飲食文化的燦爛輝煌前所未有。很多現代名吃如湯包,燒麥,都起源於那個時期。甚至有考證說現代川菜也是從那時開始有了雛形。這時"湯餅"也正式更名為"麵",並從簡單的麵片或"索餅"變成了更細,更豐富多樣的麵條。宋代吳自牧的筆記《夢梁錄》中就記有中原常見的 “雞絲麵、三鮮麵、鹽煎麵、筍潑肉麵、炒雞麵、大熬麵、子料澆蝦麵"等等,還有了涼麵和撈麵。
  
  在《金瓶梅》裏麵,有一次曾經提到過西們慶用一種拌麵招待好友,是把配料分置於小碗裏,食者按個人喜好隨意添加在煮好的麵上。與舊社會山西大戶人家吃的臊子麵很相似。《金瓶梅》成書於明萬厲年間,看來那時候的麵條已經和現在一樣了。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麵條那些事兒
  • "小故"與"大故"-讀《墨子-經說》一則
  • 七律-休倫湖觀日落
  • 義和團運動到底是怎麽回事?
  • 千秋歲 - 幾番秋霖
  • 所有跟帖: 

    查查吧,記得陝西半坡出土過麵條 -ba12nd- 給 ba12nd 發送悄悄話 ba12n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2 postreply 15:12:22

    憑直覺也能猜出來 -打字- 給 打字 發送悄悄話 打字 的博客首頁 (131 bytes) () 02/06/2012 postreply 15:20:01

    那倒不是食不厭精,噲不厭細,記得主要原因是為了更容易熟 -ba12nd- 給 ba12nd 發送悄悄話 ba12n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2 postreply 15:30:24

    也有道理。當然也好消化。半坡出土了蒸鍋。 -打字- 給 打字 發送悄悄話 打字 的博客首頁 (38 bytes) () 02/06/2012 postreply 15:36:24

    為了容易熟就要體積小,無非小片、小粒或條狀,而片和粒不容易入口,條狀就是最佳選擇了 -ba12nd- 給 ba12nd 發送悄悄話 ba12n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2 postreply 16:00: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