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書張國立父子論叛逆心理
玄野
國內著名導演張國立新年不利,破五剛過就被兒子張默吸毒被抓的事情搞得手忙腳亂。據報道,張默吸的是大麻。
首先說,張默吸毒不是象另外一些人的毒癮問題。世界禁毒的原因在於毒品對人身的危害。根據研究,沒有證據顯示大麻對人體的危害比香煙更大,而尼古丁的戒除遠比包括大麻在內其他毒品的戒除困難。年輕人愛較真,愛從純粹生理化學的角度看這一問題,吸煙合法,吸大麻怎就成犯罪了?其實這事很容易理解。香煙已經成為全世界欲除之卻不能的公害,又如何能夠容忍增加大麻這另一公害?這並非是煙草和商人的特權,而是人在逐惡趨善過程中的無奈妥協。當事人吸毒是出自何等心理,不好完全準確斷言,但是基本可以認定這和他為人熟知的叛逆性格一脈相承,主要守法問題。
叛逆來源於對自我價值和獨立人格的過度執著焦慮,更清晰的說,就是偏執於自身在社會中的形象和外界對自我的評價定位。莊子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所謂"為惡無近刑",人如果要滿足娛樂需求和求知體驗而做一些損的事情,就必須注意要遠離刑罰。在完全不能帶給自己充足利益的事情上去觸犯法律,是輕浮莽撞缺乏理智的行為。偏執的叛逆性格執著於事理的一端而枉顧法例的尊嚴,蔑視法例的僵硬。每個曾經經曆過全民無政府主義狂躁時代的人都能夠理解其中的本質原委。所謂"為善無近名",人應該關注實際的社會效果和反觀內求個人的境界,而不是過分地外向追逐自己在社會上的名聲與定位。這一點可能揭示了叛逆的一代人最廣泛最深刻的心理糾結。張默的性格是當今中國某些年輕人的典型。這一類的人雖然具備成功人士第二代在各種資源方麵的優勢,卻以融入同樣的環境並利用父輩的資源為恥,而努力尋找自我的價值。這些人與依靠父母的資源來滿足個人欲望的諸類二代相比,自然高了幾個層次,至少有精神的追求,不再沉溺於物欲的放縱。但是,一味排斥父母的幫助而執著地追求個人的獨立價值和完全屬於個人的事業,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是人個體價值追求的片麵極端化。
人不能沒有獨立價值,但是將這種價值絕對化則是一種鏡花水月式的追求。人生於世,並不會實質地擁有什麽,不過是暫時的代管者而已。你所代管的事業到底是自己掙下的還是父母贈予的,本沒有區別,有意義的是在將來的發展中你是否能夠做好,此前你自己在這事業的功勞簿上占據了多大的份額,並無太大意義。真正清醒的人,也會脫離父母的籠罩而創業,但那樣做主要是為了創業中的體驗和能力的提高,並非追求獨立價值。
人在追求利己利人的善行時,需要超越聲名的束縛。成就一番事業,沒必要在意這是因為前輩的蔭蔽還是個人的奮鬥,因為你所追求的是善的結果,不是向世人證明自己的獨立價值,和那愚蠢的美國人所崇尚的自己的特殊性。其實,這自我價值本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概念,到底這價值在多大程度上屬於純粹的自我,很難定義清楚。你的成功中有多少環境的成分?有多少他人幫助的成分?導致成功的個人素養中,有多少是師長刻意栽培的成分?有多少是教育體係教育材料的成分?在個人的性格中有多少是父母在胎教與幼兒教育中含辛茹苦殫精竭慮的造就?在個人的基因中,有多少是祖先勤奮開拓的烙印?如果有宗教信仰的話,我們還得理解上帝恩賜的成分。在這些成分之外,屬於純粹自我的獨立價值還有什麽呢?人所刻意追求的獨立價值到底還有什麽意義呢?在這種虛無的追求過程中往往損害甚至丟失了本質的善,是因名害實的遺憾。
這種過分關注自我獨立價值的現象與上世紀中期馬斯洛提出的的需求層次論關係頗深。馬斯洛在物質和欲望需求層麵的分析對社會物質生活的秩序化的確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最高層級的所謂"自我實現"卻是徹底的禍害。人在物質以上的追求是精神,而不是自我。人的精神追求遠遠比物質追求複雜,非但不是某個層次可以概括,而且象馬斯洛這種線性遞增的層次結構無法為精神追求分類。精神追求是一個多維立體的多層次多向度的體係。馬斯洛稀裏糊塗地將所有的精神追求都用一個"自我實現"來概括,使得人們的精神求索中嚴重地彌漫了社會尊重的成分。當代中國和美國青年的叛逆和過度重視自我價值就是最典型的表現。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