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價值觀的邏輯起點——自由

來源: enlucy111 2012-01-24 10:18:3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93 bytes)

普世價值觀的邏輯基礎是:人人生而自由。

這是不言而喻的一條公理,普世價值觀就是由此而產生的。其它所有的公平、公正、人權、民主等等都由此獲得天然的合理。如果有人認為人生來就應該不自由,那麽,這就無法對話了。所以,看帖到此就停止好不好?不要浪費時間。

假設地球上隻有一個人、幾個人或者少量的人,他們從來不相見或者命運就是不讓他們遇見,那麽,當然沒有什麽自由或者不自由,一概隨心所欲,高興怎樣就怎樣。譬如魯濱遜先生沒有遇到星期五以前。當然,他們也不可能繁衍下來並且發展到上網發帖,所以這個假設是廢話,這應該是符合邏輯的吧?

偏偏造化弄人,人的數量比較多,隻要人數超過一個,譬如兩個,事情就來了。這就產生了公平的問題,一個山洞誰住?一個蘋果誰吃?或者一個山洞誰住左邊誰住右邊,一大堆蘋果誰吃最後一個?這些問題怎麽解決呢?當然,開始可能是力大為王,比較手腳矯健、功夫犀利的那位住在山洞裏吃果果。

沒有住到山洞裏忍饑挨餓的那一位就會想得這是為什麽呢?我的自由哪裏去了?完全不公平,不公正,請注意,當喪失自由之後,公平、公正的概念自然而然就產生了。這個現象也許可以扯到動物,沒有搶到食物的總在一邊悻悻抱怨,它們是不是也想到了公平和公正呢?不知道,也許是的。

於是事情繼續發展下去,這位忍饑挨餓的仁兄惡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找個機會就把那位吃飽喝足的給做了,如果做不成,那就是又一次失敗了。或者是,另一個更加功夫犀利的主出現了,於是先前的兩位都被吃癟,乖乖地看著別人自由自在住在溫暖向陽的洞裏大吃果果。甚至更加過份的是這兩位還得去采果子,還要打水來給他衝涼搓背做按摩。於是這兩位都會嘁嘁喳喳議論:憑什麽啊?

人類越來越多,於是形成了一個叫做社會的東西。事情遠遠超出了山洞和果果,有人就想到:暴力啊,這樣子一年一年打打殺殺屍橫遍野是不行的,每個人都必須是自由的,但是每個人又必須放棄一部分自由來保障別人同等的自由。保障什麽,放棄什麽,必須製定一個價值準則,這個準則要適用於每一個人,要對每一個人公平、公正,要保障每一個人平等的權利,這個準則就是普世價值觀。中國人把這停留在道德層麵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後來日積月累就產生了人權、法製等等一係列的概念和社會行為準則,這些概念和準則因為其天然合理而被理性的人接受。同時也找到了迄今為止最不壞的保證每個人最大自由的民主製度。如果有一個製度比民主製度更能保證每個人的自由呢?那當然民主製度就成了次不壞的,並且一定被新的製度代替,人類是很喜新厭舊的。

時過境遷,慢慢就糊塗了,甚至越來越糊塗了,尤其在中國,因為實在太古老了,又從來沒有享受過自由,也從不善於理性思辨,於是普世價值最基本的邏輯基點以及最終目的被篡改或國產化得一塌糊塗了,一天到晚呼喚製度啊製度,民主啊民主,革命啊革命,一人一票啊,兩人兩票啊……這一切從何而來,他們是不管的,更別說行動了。隻要有人牙齒縫裏稍有半個不字,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有人對於不同意見者的仇恨遠大於對於專製本身的仇恨。

沒有自由的革命一定是無本之木,渾水摸魚,戲法重現,亂中取勝。與其七嘴八舌東拉西扯纏夾不清,還不如返璞歸真,想一想並且記住普世價值觀最原始的起點:自由。而每個人最大的自由也正是民主或者革命所爭取的終極目的。

所有跟帖: 

普世價值觀的邏輯起點——哲學上的自由(理念),社會學的平等(操作),倫理學的博愛(情感) -野性- 給 野性 發送悄悄話 野性 的博客首頁 (319 bytes) () 01/24/2012 postreply 11:26:57

有點兒道理。但是, -不明則問- 給 不明則問 發送悄悄話 不明則問 的博客首頁 (440 bytes) () 01/24/2012 postreply 21:25: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