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茶壇兩個讓我嫉恨的ID


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有無緣無故的愛,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不管這句話是不是真理,反正在我這裏是得到了實踐的檢驗。茶壇裏有兩個讓我一看就嫉恨的ID,一個是唐僧,另一個是悟空。

嫉恨是漢語中很精準和恰當的一個好詞,嫉在前,恨在後,先是心存嫉妒,後是因嫉生恨。

至於我為什麽要嫉妒這兩個ID,說來話長,引用一下幾年前寫的一篇小文加以解釋,小文的標題叫


《等待唐僧》


XX自幼頑皮,沒有聽黨的話,當個好孩子。(編者注:之所以叫XX,是因為寫這篇小文時還沒想好筆名)


上幼兒園時被老師懷疑有多動症。


上小學時被老師說成頭上長角,身上長刺。(文革時批判牛鬼蛇神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上中學時被老師指責思想過於複雜。(那個時候說的複雜,其實很簡單,就是想了一件不該想的事 - 隻是想想而已,因不善於隱蔽,露出了點馬腳)

上大學時被人冠以徹底頑犢子之名。(起外號的人在王朔和日本動畫片處竊取靈感)


和阿毛認識時正趕上西遊記在歐洲流行,孫悟空成了我們學生宿舍的紅人(還是紅猴?),某日餐畢,阿毛象發現新大陸一樣公布他的新發現:原以為你是個原創,其實不過就是個孫悟空的翻版嘛。從此以後,悟空帽子被扣在頭上,至今尚未平反。
原來認為悟空是個猴子,用來形容一個女人不夠雅觀,在嫁人市場上會影響賣相,所以極力要求摘帽兒,後來仔細想想悟空幹的好事也不算太難為情,就逐漸對這頂帽子從低頭默許到今天的欣然接受。
為自己策劃筆名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悟空,一秒鍾之後就意識到自己的愚蠢 - 這麽好的名兒大家都留著不用就等你來嗎?
隻好退而求其次取名六耳,源於六耳猊猴。六耳猊猴是孫悟空的原生態,好像和XX更般配一點,因為六耳猊猴要真想成為悟空,還得需要五百年的大山壓頂。


(編者注:XX成了六耳之後,看見悟空和唐僧的ID, 想起真假美猴王和緊箍咒的故事情節,嫉妒之意油然而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