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帝曹睿中蜀國離間計,將司馬懿削去兵權,貶為庶民。是時諸葛亮、趙雲在邊關節節大勝,而曹魏舉國震動。
司馬懿閑賦在家,觀看兩個兒子比武鬥劍,次子司馬昭被其兄司馬師將劍擊落,司馬昭一臉不悅,將兄長指向自己脖頸的劍推開,說道:“不練了!”
司馬懿緩緩站起身來,一臉慈祥地道:“休息一下再練吧。”
司馬昭忽道:“父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今帝王不用,還練它作甚?!”
司馬懿斥道:“一派胡言!”
司馬昭還是不悅,自坐下來休息。
司馬懿望著他,輕歎一聲,說道:“你等年紀輕輕,一遇挫折便鬆散懈怠,將來怎成大器?”他默默撿起地上司馬昭的劍,慢慢舞起:續道:“你等可知司徒王朗七十六歲還任軍師出征(蜀國)?此正如曹公(曹操)所言——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聽到這,司馬昭和司馬師都忍不住偷笑起來。
司馬懿聽見,正言道:“休得放肆!”
司馬昭樂嗬嗬地道:“哈哈,父親,你還不知道吧,那王朗近日在兩軍陣前,被諸葛亮一頓痛罵,栽於馬下,氣絕身亡,哈哈~~~”
司馬懿大奇,停下舞劍走到司馬昭前:“哦?竟有這等奇事?”
司馬昭:“哎~孩兒豈敢騙你?”
隻見司馬懿略思片刻,忽而冷笑,繼而大笑,司馬兄弟一臉不解,問道:“父親,你為何也發笑啊?”
司馬懿道:“我笑那王朗雖稱滿腹經綸,卻是鼠肚雞腸,連幾句惡語都容它不下,合該有此下場。(斂容望著兩兄弟)你等要記住,為人者,要有大度成大器也!”
司馬昭一臉不以為然:“父親,讚他是你,咒他也是你,兒不知孰去孰從......”
司馬懿深歎,語重心長地對司馬昭道:“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
這個情節,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司馬懿,別的無用多說,這便是為何司馬氏家族在群星璀璨、英雄輩出的三國年代能成為最終贏家的答案,雖然我仍不能喜歡司馬懿,但我不得不佩服他,而他說所的這段話,我亦會牢記在心,必定一生受用!
司馬懿與結發妻生有司馬師、司馬昭,後來又娶有小二、小三和小四,冷落了正妻。一日正室有事找上門來,司馬懿冷言冷語不屑一顧,其妻羞愧難當,返回後絕食抗拒,司馬懿得報後淡淡一笑,賤人膽敢如此,那就讓她去吧。司馬師、司馬昭隨即也絕食相爭,這一來司馬懿感到了事態的嚴重,當即身夫人賠禮道歉,才挽回局麵。
這裏體現出母愛的威力。
體驗教育,培養孩子的能力。
司馬懿是一個優秀的父親。
對自己的兩個兒子,司馬懿既是父親,又是老師。印象中,司馬懿每一次出征,總是帶著著他的兩個兒子。不但讓他們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還當場示範,親手指點,簡直就是言傳身教的典範。不是泛泛而談用兵之道,而是讓他們衝鋒陷陣,在戰鬥中學習戰鬥,在戰爭中熟悉戰爭。哪像我們現在,既希望孩子得到鍛煉,又怕他們摔跟頭;既希望子女成才,又不敢真正放手。我們隻是紙上談兵,怕的是子女有任何閃失。司馬懿卻像一條老狼,將他的狼崽培養得如狼似虎;不但將曹氏天下據為己有,最終還完成了統一大業。
所謂“虎父無犬子”,司馬懿的教子之道,即使在現在也沒有過時。
街亭之戰,司馬懿派兒子前去探哨,這是很危險的任務,偵察兵哇,當兒子報來街亭有兵把守,司馬懿歎道,諸葛亮神算也,我不如他。司馬昭言首,父親何故長他人誌氣,我看街亭守兵如草芥,那馬謖將大營紮在山上,我們斷其水源,蜀兵不戰亂也。如果不是司馬懿大膽培養,司馬昭自然不會有這樣的軍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