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們說的不是一回事,轉貼一個網友的留言,供你參考:(不代表本人觀點)

 

清末滿清皇帝的君主立憲是社會代價最小的最有效的政治改革。和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相比,清末要好多了。此其一。其二,法國皇帝英國皇帝其實都不是法國人或英國人。這些皇帝都是早年從北歐來的海盜,說丹麥語。幾百年下來,也沒聽說法國人英國人反對過什麽。日本天皇也不是日本土著。外國人當皇帝君主立憲都可以,中國為什麽不可以?要知道滿族也是明朝子民,努爾哈赤和他爸還是明朝官員,說到底滿族人還是中國人,中國人做中國皇帝到底好過外國海盜當皇帝的好那麽一點點吧?其三,君憲製大權在議會,不在皇帝,局勢穩定下來,幾十年之後,說廢除滿族皇帝也不過就是議會的一輪投票而已,不要打內戰的,而且外蒙也丟不了了。

 

法國大革命之前,已經有三級會議了,製憲的工作已經開始了,如果法國國王和國民大會之間的衝突不是那麽激烈,互讓一步,就不會爆發大革命。此時的法國雖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君憲製國家,但也不是絕對君主製國家。大革命之前三級會議就已經對國王的權力立法作了限製,個人認為是不完全的君憲製,此時最好的選擇是繼續發展這個不完全的君憲製,使之完善。這比大革命代價小多了。

法國大革命發生的時候,英國就成立了反法同盟,並入侵法國。馬賽曲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那個時候全歐洲的君主製國家都成了法國的敵人,並入侵法國。拿破侖上台之前就有過2次反法同盟戰爭。所以不是拿破侖擴張使法國成為全歐洲的敵人,而是法國大革命使法國成了歐洲的公敵,因為歐洲的君主們都害怕大革命擴散到自己的國家。拿破侖戰爭是同第3,4,5,6,7次反法同盟的戰爭,戰爭從法國境內的保衛戰,大捷後,打到了其他反法同盟的國家境內,拿破侖的戰爭純粹就是國家保衛戰,確實是和拿破侖沒什麽關係,換了張破侖李破侖也一樣這樣打。隻不過拿破侖被打敗了,被妖魔化了。

如果沒有法國大革命,就沒有反法同盟,就沒有連年的拿破侖戰爭,就沒有法國戰敗王朝輪替和王朝與共和國的輪替,法國力量就不會被削弱,普法戰爭就不會失敗,就沒有德國的統一,就沒有一次大戰,就沒有蘇聯的誕生,就不需要培植德國去抵抗蘇聯,就沒有二戰。

所以我反對大革命。爽了那麽一下子,千萬顆人頭落地,超級大國法國成為了一個二流國家,到現在還要看美國人的臉色行事。還一邊喊自由平等博愛一邊販賣黑奴。所以我覺得應該要改革不要革命。

補充一下,我不反對民主製度,其實君憲保皇黨和共和製革命黨的目的都是一個,讓中國成為民主法製國家,都是支持民主製的,隻是手段不一樣,一個慢點,一個快點。所以支持民主製度的不一定是就是革命。支持君憲製也是支持民主製度。

以此引申,支持中共的不是都是反民主製的,隻要政治越來越開明,經濟越來越發展,軍事越來越強大,文化越來越繁榮,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富有,我就不反對。我相信通過中共這個平台,中國會找到並發展自己獨特的民主製度,並恢複中國的超級大國的曆史地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