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精神,漠視生命,物質層麵的潰敗幾乎是必然的。

本文內容已被 [ 玄野 ] 在 2011-09-21 07:02:3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唯物又唯心的馬克思吮露鶴2011-09-20 19:56:27

物質和享受,反映在人身上的體現就是欲望的滿足,隻能與私維係。當人克服超越了欲望的操控,生命的需求本可多可少,可大可小,也就進入了精神的追求,這樣才會導致公,導致不同心靈的一致利益。在本來就具備私的屬性的物質生產上追求公,無異於南轅北轍緣木求魚了。

人的生產組織形勢本無正義邪惡可論,要看哪個達成的結局最好。社會主義的構想,建立在資本主義組織形式所導致的浪費上,剩餘價值理論又給資本主義貼上了邪惡剝削的標簽。於是,達成正義的並且能夠得到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的社會主義組織形式就是天經地義的了。

馬克思及其學生們誤將物質生產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切,掀起了百年共產主義運動,人的精神世界幾乎崩塌。更可悲的是,精神廢弛以後,這物質生產的利益最大化也難以持久了。原因其實比較簡單,相比於物質財富,生命價值更加巨大;而相對於生命,精神的價值幾乎是無比崇高的。無視精神,漠視生命,物質層麵的潰敗幾乎是必然的。

老子曰:天道損有餘而益不足,人道損不足而益有餘。和平時期物質財富的斷聚集是古今中外的普遍難題。共產主義運動最大的貢獻在於將這種壓力明確地施加在所有政府之上。所以,替天行道,稅收平衡貧富就成了現代政府的主要職責之一。至於本世紀以來愈演愈烈的富人可以合理逃稅和政府迅速臃腫的難題就成了另外一個形式的困難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