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很多法律法規是從西方借鑒的,如對家庭暴力、性騷擾、隱私權等的製約。
在美國,我們常見的”標語“裏有一個寫著“零度忍耐”--Zero Tolerance,即對
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暴力等不道德行為的警告。相反,前幾年很多中國人家裏都
掛上了一個大大的“忍”字,一付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反映了中國人在生命
中的種種無奈與忍氣吞生的新時期阿Q精神。
在過去的中國,丈夫打妻子很常見。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和平等意識的提高,人們
對家庭暴力或性騷擾的態度和過去不一樣了。但是,很多“道德意識”是無法寫成
文字的,它隻能靠輿論監督。
中國人講的倫理其實和其它國家的“倫理概念”大同小異。人們往往將“亂倫”誤
解為“直係家庭成員之間發生性關係”(這在某些野生動物中常見)是不完全的。
我沒有查任何法律資料,但我對“亂倫”的理解是“違背倫理”。現代倫理學有相
當明確的闡釋和對倫理發展變化的曆史縱向研究。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種種悚人聽
聞的亂倫犯罪多是父親對其女兒所做出的獸行,也常常是在犯罪後期被發現的。換
個角度看,亂倫犯罪之所以能持續到“後期”的一個原因是受害者的默認與恐懼。
社會對“亂倫”的容忍來自“不關心他人的隱私”等法律意識,即別人家裏發
生的事情跟我無關。但,這要看”別人家裏所發生的事情”性質。如果你的鄰居因
家事爭吵,當然與“你”無關;如果你的鄰居在虐待兒童和動物,這就不一樣了;
如果你的鄰居在家做炸彈,想炸掉所有的鄰居,這就更不一樣了,“你”想跑都跑
不掉了。
這種比喻的意思是說,我們在看待個別現象時要“個別對待”。中國的這個用親生
女兒做裸體模特兒的“實力派油畫家”就是一個個別的現象。因為中國有十多億人
口,用自己的孩子做裸體模特兒的男女畫家以前似乎沒有。
中國已前出現過這麽多藝術大師,難道他/她們都沒有”李壯平“對藝術的追求之深、
之遠?難道他/她們都沒有李壯平的“藝術想像力”---讓自己的女兒裸在自己麵前,
日複一日地將她“藝術”了?中國有無數的美麗的女孩子,難道她們都沒有“李勤”
對父親的這種“信任”和“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
支持這位“畫家”的人,無論懂不懂藝術,首先說明這些人對“倫理”這兩個字並
不理解。我情願用地球上最美好的“精神”來賦與這對父女(先不談他那“洗浴中心
風情畫”的質量)。那麽,一位女畫家畫一係列自己的成年兒子的裸體是不是也需要
社會的關注與支持?一位油畫發燒友的弟弟畫一係列嫂嫂的裸體是不是也要被當作
“藝術的開拓者”來看待?一為白發蒼蒼的老畫家為藝術奮鬥了一輩子,最後畫了
一係列自己的兒媳婦的裸體來向世人展示他在藝術上的造詣,有什麽不對嗎??!!

李壯平父女合作的油畫,中國四川
女兒每天裸體站在父親麵前可以,那成年的兒子為何不能光屁股站在藝術家母親麵
前?嫂嫂為何不能為投身藝術的小叔“獻身”??兒媳為什麽不能為了老公公的藝
術而脫???
就算我們都法盲、文盲,我們可能都不會相信一個心智、心態正常的、搞藝術的人
會把想像力放在上述這些違背倫理的反常行為上。就算我們無知,我們也不會將上
述的列子當成“為藝術獻身”的種種行為!
不錯,藝術有“表現私人肉體欲望”的功用。可是,倫理是另一碼事。亂倫不一定
以行為為準。如果一個老頭兒每次看到他的漂亮的兒媳婦就起邪念的話,這也是違
背倫理。
當人們的藝術品味下滑、倫理道德關念渾沌時,它無疑反射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質量
也在惡化。說句不客氣的話,今天的中國有太多醜惡的現象,很多人的道德天枰失
控了,素質差,所以在看到這種偽藝術時,“容忍”和“無所謂”的心態就占了上
風。
一位合格的藝術家更不應該是“倫理盲”。倫理是人類的道德底線之一,我們每人
心裏都有一座倫理的天枰。就像我們普通人能容忍家人和親友違犯其它道德準則一
樣,如撒謊、兩麵派、貪汙賄賂走後門兒等等。但是,如果我們知道某某天天在家
裏畫他女兒或兒媳婦的裸體,我們常人一般都要皺一皺眉吧!?
回過頭再看李壯平的畫,我覺得他的畫不配稱作“藝術”。所以,他的畫兒沒有藝
術價值。如果他的以女兒裸體為素材的畫兒沒有藝術價值,又有什麽價值呢?李壯
平自己承認“沒考慮倫理問題,就像女兒小時給她洗澡一樣”,這就是說這個人
的素質低。可以推斷,舉辦那個所謂“藝術節”的也是一幫忽悠百姓來騙錢等的低
素質騙子,沒什麽婉轉的詞藻來形容這種現象。
古今中外,很多與肉欲情豔為題材的東西被歸納為“藝術”---有的是考古價值、有
的是作品本身的藝術表現形式。對“性”的解讀是西方藝術家的特點,有的高雅美
妙,有的低俗空洞。但是,我們往往在“大藝術家”在被公認了之後才人言亦言地說
“好啊、壞啊”等。凡高在世時沒人買他的畫作就是最好的例子。
道德,並不是一個過時的詞匯。如果被判死刑的“三鹿奶集團”田文華在“事業的
巔峰”也能畫一手很好的油畫兒,我們難道不會考慮她的道德而隻看她的畫兒???
這麽多的中國人裏,難道我們非得請什麽什麽”家“來評判嗎?我們就真的這麽
“茫然”嗎??
---作舟, 已醜元月初三
P.S.
::from Baidu.com
【倫理】泛定義:
倫理是處於道德最底線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於性、愛、以及普遍自然法則的行為規範。這種行為規範不便明文規定,而是約定俗成的,並且隨著道德標準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趨勢。
——何智炫《倫理與道德的辨證探討》
倫理是一種自然法則,是有關人類關係(尤其以姻親關係為重心)的自然法則。這個概念也是與道德 及法律的絕對分界線。道德是人類對於人類關係和行為的柔性規定,這種柔性規定是以倫理為大致範本,但又不同於倫理這種自然法則,甚至經常與倫理相悖。法律 則是人類對於人類關係和行為的剛性規定,這種剛性規定是以法理為基礎原則的,法理與倫理的關係則比道德與倫理的關係更遠,也因此人們對於法理的爭議更大 ——長期自然法則與短期自然法則的衝突在法理上衝突最甚。
倫理確實沒有什麽深刻而完整的了解,好像“倫理”二字與“道德”二字一起出現的次數比較多。關 於“道德”,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無非是說,“道”並非指的是一條具體的道路,而是一個抽象出來的概念,譬如幾何學上的“點,線,麵”的概 念,物理學上的“質點”的概念。那麽“道德”,就是指走路的德行,類似於約定俗成的交通秩序,引申為人在社會上為人處世的規則。那麽倫理與道德在內涵上是 有一些共通之處的。倫:次序之謂也,“倫理”似乎便是指長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國有“天地君親師”的古訓。倫理與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調節社會成員之 間相互關係的規則的作用。規則是為現實的存在不被破壞服務的,它本身並不倡導創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創新,而規則與創新的矛盾無一不是以創新的成功 和規則的被打破之後形成新的規則而結束的,可以說形成了一種社會的“微擾”機製。
但是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僅拿其所起的作用來定義一個詞是不充分的。況且“倫理”與“道德”似乎也是有著許多不同的。
除了“道德”所針對的客體遠較“倫理”所針對的客體寬泛之外,二者還有許多其他不同。比如“道 德”是隨著社會所處的階段乃至文化環境的不同而有著不同規範的。舉三個例子:其一,在古代氏族部落裏,財產是共有的,保留私有財產是不道德的,而拿走其他 部落成員剛剛用過的工具也沒有什麽不道德。而在法律認可私有財產的現代社會,保留私有財產不再是不道德的,而拿走他人的工具則要征求他人的意見。其二,在 中國,問別人的年齡和薪水是很正常的,似乎還隱隱有點人文主義關懷的味道;而在西方某些國家,打聽年齡和薪水是不太道德的。其三:同性戀一般被認為是不道 德的,而現在某些國家已通過法律承認其合法存在,似乎同性戀也在逐步擺脫其不道德的地位(此處似乎有些問題,法律並不等同於道德)。
而“倫理”則似乎是有些不隨時間和空間漂移的東西在裏麵。比如傳說中伏羲和女媧是兄妹通婚,雖 說太古洪荒年代,兄妹通婚沒有太多道德非議,但終究是違背倫理的,在這裏倫理似乎涉及到近親結婚導致後代基因缺陷幾率增大的問題。另外一對有意思的個案是 瘋牛病和印尼一個島上某些部族成員患的一種奇怪的病,病人的腦組織會發生類似於瘋牛病的粥樣病變,盡管原因不詳,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些居民中保留了一種 陋習-吃人肉。將兩種病聯係起來看,就會發現一些類似。瘋牛病的起因也未能確證,但是所謂的動物性飼料-即一些牛的皮,肉,內髒和血液加工成的飼料在瘋牛 病的爆發過程中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許就是元凶。
是否我們可以作一個大膽的設想:一些物種以同類為食,其蛋白質或核酸的某些缺陷(或潛缺陷)通 過累積機製或自誘導機製或二者的綜合導致了該缺陷的最終的顯性表達。從人類所謂的“倫理”觀點來看,人吃人是違背倫理的,那麽牛吃牛肉也是違背牛的倫理 的。請注意,人吃人是人自己做出的決定,而牛吃牛是在人類的商品利潤機製下產生的非自願的怪現象。
如果大自然在暝暝之中規定了不準同類相食的禁條,並通過讓違反此禁令者腦部發病來表示懲罰,也 許在漫長的無文字記錄的人類演變道路上,人類經曆了無數次的此種天譴才慢慢形成了這種倫理的觀念。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倫理曲折地反映了生物體的分子層麵上 的一些規則。鑒於大多數這些分子層麵的問題相對於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仍是晦暗不明的,僅僅由模糊的恐懼感或者無確定依據的直覺出發的“倫理”概念隻能是一 個非科學的概念,充滿了大量的在將來可被證實或證偽的先驗論的甚至神秘主義的命題。
顯然,以這樣一個不完善的概念是無法說服並阻止人類進行諸如克隆人體和幹細胞研究這樣的科學實 驗的。這些實驗,甚至可以廣泛地說,一切科學研究都象潘多拉的盒子,我們所認識的世界的邊緣就是由這些盒子組成的。在打開之前,是無法預言一個盒子比另一 個盒子更危險的。盒子被打開了,飛出的是什麽永遠既無法預料,也無法收回。況且,麵對著科學工作者這一好奇心最強的群體,不被打開簡直比不讓兒童打開糖果 盒都難。
對於克隆人的指斥來自社會的許多方麵,說法也是多種多樣。各種反對意見大致可歸於兩類:一類是 堅持尊重生命,保持人的尊嚴論點的,簡稱之為社會學派;另一類是對克隆生命體的生理缺陷可能危及人類生存有懷疑的,簡稱之為生理學派。應當說,兩類論點各 有其合理的成分,是不能被全盤否定的,隻是兩派論點都采取的不是切合實際的態度。
生命是值得尊重的,人的尊嚴也應該保持,但是,這種理想化的狀態在過去,現在和將來是永遠不可 能對於每個社會成員都得以實現的。比如某地區對礦工被埋的消息嚴加封鎖;某醫院對患者生命視同兒戲,等等。這些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我並不認為存在的就是 合理的,相反,尊重生命,維護人的尊嚴始終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是,能實踐的程度是受各方麵條件製約的。某患者家屬在求助無門後無奈給患者停掉了昂貴 的進口藥劑,其斑斑血淚說明了一個問題,尊重生命是有成本的。同樣的,中國為什麽實行計劃生育,也是因為付不起人口過多的成本。
另外一個敏感的問題是安樂死和自殺。尊重生命和保持尊嚴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是會構成悖論的,觀眾 們很容易為電影人物在忍辱偷生和殺身取義之間做出選擇,但是現實中的安樂死和自殺卻沉重和苦澀得多。很多問題是法律所顧及不到的,並且由於法律條文的剛性 而或多或少造成局部細微的不合理,任何國家的法律都是一樣的,所以製訂和修改法律是永遠不能停止的舞蹈。所以,僅從理性上說,我們應該在褻瀆生命的事件中 辨明無過錯方和過錯方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而不應該僅在結局處片麵地下結論。比如年邁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為了自己的尊嚴,不堪忍受子女的冷漠而自殺,是 不應該再背上不尊重生命的罪狀的。而社會卻應從中警醒,采取一係列措施,比如追究相關者責任,完善養老製度等等來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尊重生命也不應僵化到極端。絕對尊重生命就不應該給病人用藥,絕對維持尊嚴就不應該給病人動手 術。因為第一次給病人用一種藥肯定冒了巨大風險,距離謀財害命也沒有多遠;第一次動手術之前如果沒有解剖經驗絕對談不上嚴肅,而解剖經驗不是來自於屍體就 是來自於尊嚴不能自保者(戰俘,奴隸等)或是對於患者的蓄意的信息不披露。但是,正因了不尊重的第一次,才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另外,如果推開來講,人的尊嚴何以寶貴,其他生命體的尊嚴就可任意踐踏,恐怕誰也給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為生物界環環相扣,相互依存,厚此薄彼似乎是沒有依據的。
故,社會學派的反對意見可以休矣。
關於生理學派的反對意見,其杞人憂天的態度亦不足取。無疑,現階段克隆動物有一些問題,表現為 成活率低,壽命短。但是自然生育的個體也並非完美無缺,有些甚至有嚴重疾患,結局會怎樣?許多有問題的個體夭折了,存活的也並沒有給生物界帶來毀滅性災 難。因為自然界有一種自完善的機製
。
恐懼是多餘的。克隆研究和幹細胞研究肯定會帶來一些問題,但是也會帶來一些相應的技術解決方 案,社會也會做出應激性反應,從而實現由亂到治,並帶動文明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有了汽車後世界上有了高速公路;有了電才有了其後的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 引入佛教也沒有導致中華文明的消滅;有了器官移植也沒聽說誰沒事了隨便換個肝玩玩。說起違反“倫理”的產物典型之一-騾子,大家覺得也沒什麽恐怖。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