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過的中外婚姻及其他

我看到過的中外婚姻及其他    

我剛移民來美時,家人忙不迭讓我到處走走親戚。一次到了一遠房親戚的家,他應是我父母輩的遠親,1949年就到了美國。他有好幾兄弟姐妹,男的都娶了白人,女的也全都嫁了白人。想是那年代,在美國很難找到中國人成親。他曾是外科醫生,退休後在水邊買了座宅子,現與他剛娶的第二任妻子和繼子(都是白人)同住。他與第一任白人太太的子女都在外州工作。探訪期間,他的鄰居一對年輕夫婦來作客。男的是一英俊白人小夥,女的是位中國姑娘。兩人看上去不到三十歲,他們的一對子女約2到4歲,長得非常可愛,比洋娃娃玩具更像洋娃娃。看到他倆真恨不得上前抱抱。據我親戚說,那姑娘來自北京。我沒跟她說過話。隻見她眼睛總盯著她那對活潑好動的小家夥,無暇顧及其它。後來,我為主人家彈了一會鋼琴,並唱了兩首John Lennon的歌,不想卻勾起女主人的痛苦回憶,她淚流滿臉而我尷尬萬分。我連忙跟我親戚道歉,抱歉打擾了他們新婚的日子。最後我灰溜溜地離開了。

也見過一位中國婦人,現約40多歲。她的白人丈夫看上去是60開外的人了。兩人的樣貌普通,身材一般。但他們的一對子女(約20歲上下)卻是:弟弟高大英俊並略帶亞洲人般的靦腆(可能還太年輕),姐姐是美豔如花,渾身上下散發著混血兒特有的異國風情般的魅力。當然,他們看上去都像是白種人。

幾年前認識一位過埠新娘,在大陸一建築公司當文員的她嫁了個白人建築師(他在訪問中國時認識她的)。現住在一富人區。但她告訴我那房子是租的,她丈夫從來沒有積蓄也根本買不起那裏的房子。那建築師為了生意來往和麵子,執意要租住在那。

最近認識一位四十多歲的剛到美國才一年多的過埠新娘。她在網上交友時用簡單英語(她的英語程度約在ESL的中級)就認識了現在的先生。她帶著一個十多歲的兒子嫁到一個全白人的社區。兒子因突然進入一個全英語的環境而得了自閉和憂鬱症,正接受治療。她丈夫看來是個普通工人,待人挺坦誠友善的。

我曾在一家超級市場當裝貨員,看到過很多亞洲人和白人的男女組合進進出出。我看到過一個亞洲女子,每星期都固定在某一天來購物,用嬰兒車推著一個約2-3歲的女孩,看得出來,小女孩的父親是個非洲裔。但我從來沒看到有任何人與她倆一起來購物。

有一次,我正在貨架前裝貨,一個金發碧眼的女子走到我麵前,用純正的廣府話問我某些食物配料在哪裏,我回答她問題後,問她為何會講廣府話,她說她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剛剛才隨丈夫搬回來美國住,並用手指指遠處一亞洲人樣貌的男子說,他是我先生。那男子長得斯斯文文,典型的香港中環白領模樣,手推著嬰兒車正在冷櫃前挑東西。因為太遠,我沒有看到車裏小孩長得怎樣。

超市裏收銀部有一很漂亮的白人女孩子,當她不忙時,會過來跟我說上幾句普通話。我問她為什麽會說漢語,她說她的大學課程裏有中文課。後來我還多次幫過她做功課,她學的都是老子莊子的文章(大學第四年級課程)。後來有一次她父母來看她,她介紹給我認識時我才發現她媽媽是亞洲人,我心裏就明白了。我隻是跟她父母點頭示意,並沒說話。我想她母親是中國人,但這女孩子一直沒有告訴我。

根據美國的法律,白人(主要是Anglo-Saxon)與少數民族所生的子女仍屬於少數民族。但同樣是少數民族,其外表卻相差甚遠。從經驗來看,白人男子與中國女子結合的子女外貌多呈白種人特征,中國男子與白人女子結合所生的子女外貌多呈亞洲人特征。不同的外貌特征會給這些孩子將來的學習,就業,交友,成長等帶來截然不同的遭遇。而他們也會終生受影響於他們自己的外表。

在那超市有一同事是日本裔女孩子,她發誓隻找白人做男朋友。有一次她被男友(白人)拋棄了,在那些日子裏,她天天是邊工作邊流淚。不想兩星期後,她帶著另一個白人男孩子出現在我們麵前,“這是我的男朋友”她介紹說。

我有一位菲律賓裔女同學,樣貌姣好,身材突出,就是皮膚帶著亞熱帶人特有的黝黑。她常常抱怨自己不是白種人,夢想自己是戴安娜再世,有朝一日讓亨利王子把她娶到白金漢宮裏。

也有一菲裔帥哥,他父母為了讓他學習菲律賓傳統文化,曾把他送回馬尼拉學習Tagalog(一種菲律賓語言)兩年。但他常常在我麵前自詡有西班牙血統,他似乎不滿意自己長得像菲裔人。

還有一對生在中國,但在美國長大的表兄弟,在他們祖母悉心照料教育下,兩人大學畢業後,表哥後來成為一家醫藥公司的地區經理,表弟也成為一家大酒店的總經理。他們的思維,生活方式已完全美國化(Anglo-Saxon化)。表哥娶了一位白人醫生為妻,表弟卻因父母規定,隻準娶中國女子為妻。而他似乎有點賭氣,至今還沒結婚。

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少數族裔都因為他們的外貌或多或少地有挫折感。第一代移民因是帶著夢想來的,對被人歧視較能坦然麵對。一是因為明白“人離鄉賤,物離鄉貴。”,能理解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對外地人有歧視,尤其是對比當地生活素質要低的地區來的外地人的歧視;二是新移民還胸懷著祖國文化,麵對不同文化的碰撞,還是比較有自信;三是心懷理想來到一新地方,早有吃苦受累的打算,因而能應付挫折。少數族裔的第二代則不同,他們已沒有了父母輩祖國文化的基礎,又並不被當地主流文化認同。他們生活在兩種文化的邊緣。他們有明顯的外表特征卻沒有足以令他們自信的父母輩祖國文化的內涵。他們隻好盡量地向主流文化靠攏,以獲取別人的認同。

香港,中西文化薈萃之都

家庭主婦是小型企業的CEO

隆冬中的北美江湖

阿拉思家之兩熊相遇

看我捕食三文魚之熊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