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梅蘭芳華》及北京正已祠古戲樓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正乙祠,又名銀號會館或浙江銀業會館,是京城不多的工商會館之一,
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為明代古寺,
清康熙六年(1667)由浙江在京的銀號商人集 資,建立祠堂館舍,
供奉正乙玄壇老祖,即財神趙公明。
據同治四年《重修正乙祠碑記》載“浙人懋遷於京創祀之,
以奉神明、立商約、聯商誼、助遊燕也”。
至康 熙四十九年(1710)浙商再次集資購地擴建正乙祠,
康熙五十一年(1712)完工,
內設戲樓、大堂、後室、廊廡等,
每年春秋兩次集會,祭神祈福,飲饌宴 樂。 “正乙”即“正一”,道教流派之一,
漢代張道陵創“正一道”(五鬥米道),被尊為正一天師,又稱張天師。
民間以趙公明為“正一元帥”,
亦即財神。又因中國 古代“乙”與“一”字通用,則“正一”即為“正乙”。
距今已有三百年曆史的正乙祠戲樓,
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整體木結構的室內劇場,其尺度不大,布局緊湊,裝飾講究,
在會館戲樓中別具特色,
被譽為“中國戲樓活化石”。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梅蘭芳舞台生涯60 載,演出劇目難計其數,但根據戲單、說明書、海報、回憶錄、文論等相關史料記載,
梅蘭芳一生公開表演的劇目約有一百六七十出。
《梅蘭芳華》是從梅蘭芳創編 的京戲中做出更為精粹的遴選,
再從這六出經典大戲《抗金兵》《貴妃醉酒》《洛神》《穆桂英掛帥》《霸王別姬》《天女散花》
中擇出精華折子,所以《梅蘭芳 華》仿佛一串珍貴的鑽石,每一顆都能折射出梅蘭芳舞台藝術的熠熠光輝,
以求讓觀眾和戲迷在很短
的時間內,
概括性地了解和欣賞梅派藝術。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中國戲劇有幾千年曆史,失得太多。現在一起把知道的這麽一點貢獻給大家,將來能讓中國戲劇在世界藝術中占有一個優勝的位置是我最大的盼望。——梅蘭芳

梅蘭芳(1894~1961),名瀾,字畹華。漢族,江蘇泰州人,長期寓居北 京。出身於梨園世家,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工青衣,兼演刀馬旦。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他刻苦學習昆曲、練武功,廣 泛觀摩旦角本工戲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經過長期的舞台實踐,對京劇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等各方麵都有所創造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 風格,世稱“梅派”。他曾於二十世紀上半葉赴日本、美國、蘇聯訪問演出,享譽西方。二戰期間,梅蘭芳蓄須明誌,拒絕演出,靠寫字賣畫為生。解放後曆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天女散花》

此劇係梅派藝術的早期代表作,講述如來佛命天女至維摩詰病室散花,試其心誠與否或可堪造就,天女遵旨散花畢,轉回西天。梅蘭芳在此劇中摒棄傳統戲裝水袖,換之以兩幅丈餘長的彩綢,創造出經典的“長綢舞”,使天女淩空,美輪美奐。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霸王別姬》

秦末,西楚霸王項羽被漢王劉邦困於垓下,十麵埋伏、四麵楚歌。

妃子虞姬悲情之下與霸王飲酒舞劍,聊以解憂。後虞姬自刎,楚霸王與烏騅馬訣別後亦自刎烏江。

此劇是梅派藝術中期的代表作之一,

而劍舞與音樂《夜深沉》堪稱中國京劇藝術的珠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穆桂英掛帥》

西夏藩王造反,女元帥穆桂英以半百之軀掛帥出征。該劇是梅派藝術峰巔作品之一,也是梅蘭芳藝術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

排演此劇時,梅蘭芳已年過花甲,他的精彩表演,完美詮釋了老當益壯的巾幗英雄的一派英姿。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洛神》

曹操之子曹植攜昔日 戀人甄妃遺物返回途中,夜宿館驛,夢見甄妃淩波而來,相約洛川。曹植如期而至,

果然見到宓妃(甄妃化身)偕眾仙女在川邊嬉戲。此劇戲文典雅,辭藻蘊藉,配 以優雅的曲牌音樂、動人的身段舞蹈、

宏大的舞台呈現,使觀者身臨其境,如夢似幻,是梅蘭芳在京劇領域的革命性創新。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貴妃醉酒》
唐明皇與楊貴妃相約賞花飲酒,貴妃設宴百花亭,唐明皇卻駕臨西宮,楊貴妃氣惱後借酒澆愁,倦極回宮。
梅蘭芳為此劇精心設計了下腰、臥魚、醉步、扇舞等身段和步法,把楊貴妃的美豔嬌柔、雍容華貴表達得淋漓盡致。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抗金兵》
宋將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親臨戰場擊鼓助陣抗擊金兵,與夫君共同退敵,大獲全勝。
此劇之行腔、起霸、擊鼓、武打令京劇表演的“唱念做打”全麵發揮。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