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震嘯核”災情複雜 日本重建困難多

香港商報:“震嘯核”災情複雜 日本重建困難多


《香港商報》26日刊文說,日本的震嘯核三合一巨災,災情仍在不斷深化發展,這次與阪神地震的災情相比,有更大的持久性及結構性變化,情況更為複雜而且有更大的不明確性,為日本災後重建增加了諸多困難。


文章摘要如下:


日本的震嘯核三合一巨災,災情仍在不斷深化發展,雖然最終的經濟衝擊仍遠未能評估,但一些重要趨勢卻已漸漸浮現,對於前景將有深遠影響。掌握這些趨勢乃日本及國際社會及早作出準備及回應的必要條件,否則將出現問題。


目前全球仍十分關注福島電站的情況。日本官方仍強作鎮定,指局勢漸見曙光和趨於穩定,並不斷報道工作進展,讓人得出事有轉機和充滿希望的感覺。當然,這是否錯覺尚未能作最後判定,但情況未有明顯好轉,正如國際原子能委員會所說,情況依然嚴峻,基本事實有兩點:


一、核輻射仍在不斷泄漏,汙染海水、空氣及土地。日本的注水做法實是在擴散輻射,射入的水回流蒸發時便把輻射帶出,遠至40公裏外的土地已嚴重汙染,到200公裏外的東京食水亦受汙染。


二、為安全計,西方各國大舉撤僑,令東亞地區酒店大旺。最為突出者是美國兩艘航母均遠離港口以避輻射,顯見美方對事態發展並不樂觀。


當年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嚴重影響約4萬平方公裏土地,約相當於瑞士國土麵積,而日本麵積約為9個多瑞士,若以美國的80公裏半徑為安全標準,且以圓麵積一半在海一半在陸上計,則影響的地域範圍約為一萬平方公裏,人口有過百萬。切爾諾貝爾事件災難為七級,日本現時自評為五級,但歐美專家多認為是六級。此外,切爾諾貝爾隻有一座反應堆出事,現時福島有6座,包括1座十分危險的瀞堆。


除核災外,地震海嘯的威脅並未解除,餘震不斷乃意料之中,固不致引起恐慌,但地形改變卻令科學家們十分關注。一種關注是壓力點或會轉移到東京灣斷層,另一種關注是怕會引發沉睡了300年的富士山爆發,該山周邊在仙台大震後地震異常頻密,雖然強度都是較低的。


東京灣斷層早已成為日本人的心腹之患,這裏有每7080年便發生一次大震的曆史,上次1923年大震傷亡數十萬人,並導致日本政治巨變,而這斷層至今已幾近90年未有大震。雖然能量釋出後,短期不會再有大震在同區出現,但有學者指出地震每有時空群聚現象,而地球顯已進入另一地震活躍時期(上次為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自1900年以來的9次大地震中有4次發生在過去7年內,而1995年的阪神地震還未列入這名單內。總之,對地層的變化確不能盲目樂觀,並要恰當平衡應變部署和恐慌情緒,較阪神災情更複雜。


即使按目前情況估算,受災損失已十分巨大。如世銀便估計在12002300餘億美元之間,占日本GDP2.5%4%。日本政府則估計在1625萬億日元間,亦即可高達GDP5%,而2011財政年度的GDP可因而被削去0.5%。當局又指重建將比阪神地震需時更長,該次災後的官方重建計劃長達10年,直接損失達GDP2%,重建支出達3%。然而,目前的估計日後或須大幅修訂,這次與阪神地震的災情相比,有更大的持久性及結構性變化,情況更為複雜而且有更大的不明確性。主要問題有:


一、政府要訂出嚴重核汙染的無人禁區。


二、在海嘯災區確認不宜重建地帶。北方沿岸估計有六成海堤損壞,有100餘平方公裏陸地因沉陷而在水下,還有許多災民再不願在原地重建。


三、確立北部地區(包括北海道)的經濟發展定位。這一帶本是日本的相對落後地區,年輕人南下或外出工作,引致人口率先老化。災後漁農、核電及旅遊等產業受創甚深,故經濟及人口結構調整已成為首要解決問題。若沒有全盤發展規劃而盲目重建,必將浪費財力而又無效。


四、對在不能重建區域的移民行動要作全麵規劃。部分居民可投靠親友或自行移居,對無力或無法移居者政府應如何協助,亦須詳細考慮。這方麵的人數可能會以10萬計。


以上問題在阪神大震後均不曾出現,簡單重建令難度低得多。何況當時日本的國力、財力及政治社會狀況均比現時好。總之今次日本災後重建,困難重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