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事拾零

本文內容已被 [ bymyheart ] 在 2011-01-25 16:37:0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瑣事拾零 2011-01-23 06:16:57

春節就要到了,看見有許多喜慶的剪紙畫 , 寫著福和喜的吉祥,年畫上的福娃娃點炮仗,福娃娃和大金魚···那些剪紙做得越來越講究了。

我一直喜歡剪紙那份鄉土氣,那份質樸,也因為帶來很多記憶。想起小時學手工,刻剪紙;後來 下鄉時看村裏的姑娘大嫂休息時候用藍布紅線納鞋墊,繡的鴛鴦戲水,喜鵲蹬枝。

腦子裏轉出不少在那個貧乏的年代作為兒童是怎樣向往‘藝術’的山寨情形。

1, 山寨版的藝術啟蒙

剛小學時隻有手工課,那應該算是最早的工藝美術啟蒙教育。記得我做過一隻有兩隻手可以轉動的表。後來停課了沒有學校可上,在街上和小朋友瘋玩主要是跳皮筋兒,拽包,官兵捉強盜,跳房子,這些主要可以歸類到體育活動裏沒什麽美術教育成分在裏麵 , 但是玩兒的身心愉快真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不是肚子餓得咕咕叫不會回家。

寫大字

後來玩得太野了,母親大概擔心我們姊妹將來不可救藥,就要求我們描紅模子,就是寫大字的練習,想起來算是書法基礎吧,至少知道了水墨硯台,狼毫,大楷,中楷,小楷;行書草書隸書小篆這些詞匯。每天描幾張紅膜子,用字帖墊在略透明的大字本底下寫幾張大字,偏旁部首,大中小上下水火,日月天地等等。這應該算得上書法啟蒙,啟蒙老師是我母親罷了。後來看見比我大的中學生們用石頭墨盒或石板刻毛的頭像,然後再印下來,很像刻圖章。我看見我哥玩過,不過自己沒能動手幹一下。大字寫得熟練起來應該歸功於寫大字報的不斷練習。那時已經長得半大了。

2, 山寨版智取威虎山

到了五年級複課鬧革命了,放學後沒事大家一起排練智取威虎山 , 記得有個男生唱楊子榮唱得好極了,而且他還有一頂從東北買回來的皮帽子,這把我們大家鼓動得熱火朝天,於是有另一個人因為有一頂氈帽子,就成了小爐匠,後來又有了小常寶和李勇奇。我們一幫孩子自導自演一出戲,架不住天天到處都是樣板戲隨時可學,我們愣是給演到全校的舞台上,這比上課有意思多了。我不會唱卻承擔了編導一類的職務,這最早培養了我的‘領導能力’吧:))認真地說這的確

鍛煉了我不怵在幾千人的麵前念稿子。

要不說青山處處是道場,我在還不知道臉紅的年齡,連蒙帶玩學了不少書本裏課堂上沒有的東西。也算藝術啟蒙。

上了初中我們是一鍋端 ---- 就是同一個小學又端到一個中學。大部分都認識,接著玩兒。中學就有校宣傳隊,結果隻選了那個楊子榮,我們其它人結束了山寨的舞台生涯。

3 ,黑板報的‘美術編輯’

我因為宣傳稿子寫得不錯,就經常放學後給班裏出黑板報,有個大個子男生平常特搗亂但是會畫畫,於是我就從他那裏學了怎麽畫報頭,我們又一起試著用濕的抹布在黑板上用水寫大字,然後再用粉筆鉤劃出來,成為很大的字。那時我們玩兒得很認真。一個星期從寫最高指示到寫好人好事換兩次,中間插上些小畫頭,邊上加些花邊,有時把粉筆字寫成隸書,這些好主意餿主意都是下學以後一幫孩子遐想出來,有時采納有時不被采納。我們除了沒有書念,倒是沒耽誤玩兒。現在想起來,人具有自己管好自己,自己找樂子的原始能力,所以應該相信民主是一種合適的調動人的才能的機製。

那個畫畫男生在學校籃球隊裏打中鋒,很帥的一個男孩子。我想我當時一定 Crush on him. 後來中學沒畢業他就到廣州軍區去打籃球了,記得我心裏很失落了一下。想那些寫大字的時候。也從此一直對打籃球的人有好感。說不好潛意識裏沒準是少年的偶像做崇。多少年後,暑假時我們竟然在街上碰見,他一身戎裝,回家探親,我依然還是有點臉紅心跳,我說你還在打球嗎?他說早就不打了,現在就是想複員上大學,我說當兵其實蠻好的,他說,他把他孫子該當的兵都當完了。他流露出對我在上大學的羨慕,我說我畢業後還不知分配在那裏,他說,來河南吧,他那時在鄭州當兵。我笑了,他也笑了,從那以後我直到前幾天看見有人傳給我的聚會照片裏有他,已經完全不認識了, 30 多年了那個青春偶像終於消失在歲月的磨礪裏了。

4 ,刻剪紙和刺繡

文革開始後一些時候,一陣子大人小孩都用線在紗窗布上繡毛的頭像,就像做十字挑繡,記得我們在一個同學家裏還熬夜一塊繡一塊窗紗,那是有人唱‘繡金匾’引起的忽悠吧?記不清了,不過我學會了繡十字布。

有一天大姐拿回幾張用電光紙刻的剪紙,是雷鋒,還有歐陽海拽著揚起蹄子的馬車•••我們都覺得這個好玩,自己也可以試著做;於是找來各種顏色的電光紙,先用鉛筆拓下來別人的樣子,然後找來削鉛筆的小刀子,高級一點時候能找到父親刮胡子用過的刀片,底下墊上石板,刻下拓下來的影子,翻過來,哈哈就是一幅剪紙畫,然後夾在書本裏攢著,也可以拿去跟別人交換不同的拓下來再刻留給自己。時間長了竟弄成一個本子,小有成就感。母親也會誇我們幾句,不過她做剪紙不用拓樣子,隻是將紙疊來疊去,然後直接用剪子鉸來鉸去,抖開來就是一幅剪紙,雙喜字或雪花,鴛鴦,金魚,都是‘四舊’,我們那時並不欣賞那些畫,僅僅覺得母親跟變戲法似的。

我們的剪紙隻有大紅,黃,黑, 蘭主要使用電光紙,那種紙比較脆所以都是比較粗的線條,加上刻刀的技能不精湛,其實很不像要表現的東西,但這是我們能想出來和能享受的一點手工藝術,有樸實的美術的向往。後來我找到我母親繡花的絲線和繃子對手工技藝和欣賞有了一些提高。

好多年後我看了真的民間剪紙才知道那是多麽漂亮和精致的手工藝術。

千年時候我回北京趕上過春節,北京到處是廟會,比我們小時記得廠甸的廟會其實熱鬧多了,不過我那時竟是一點興致沒有,母親重病臥床,我對什麽都很難盡興去欣賞。大姐回家給我帶來在地壇廟會上買來的好幾套剪紙,都是彩繪,西遊記,十二生肖。。。。 不過我覺得好像都是機器壓出來的似的少了一種有機感。也許是時過境遷。不過我後來自己逛到琉璃廠,在一家畫店裏看見用一個橫幅的鏡框子鑲著的剪紙畫藝術品,是一隻鳳凰,用深藍色的紙襯在白色的地上,其精致,其仟巧,其細膩,真是歎為觀止,我站在那空空的店裏仰頭看著實在感動。想買下,一看那價錢,我要買回家,我們家領導管保氣瘋了,再不讓我自己回中國了。我戀戀不舍地走了,不過那隻黑藍色的鳳凰印在腦海裏。

我結婚時有朋友送了一套敦煌的飛人彩色剪紙,我一直非常喜歡後來我就用鏡框子把它們框起來一直掛在家裏邊。成為一幅藝術品。

在無文化無藝術的時代長大,我對美和藝術的欣賞的知識幾乎是零,而音樂美術教育在學校裏幾乎沒有。可是很奇怪,人的向美之心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向往藝術的心一直伴著我的心,雖然很粗陋。

現在遠離故鄉,那些古老而濃厚味道的民俗工藝品和技藝總是勾起很多鄉情。文化沉澱在這些樸素大方生動原始的工藝裏。

 

新春愉快。

[打印] [編輯] [刪除]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