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把照片貼上。

回答: 重貼一次, 這次有照片人在天涯2011-01-07 18:04:40

閑話幾個演技派

    這裏說的演技派,選擇範圍隻包括好萊塢仍然在世的演員,沒別的原因,完全是本人想偷個懶,否則寫起來會長不少。其實,在本人打算寫這篇文章時,馬龍.白蘭 度是準備當作重點來寫的,沒了他,下麵這個名單的份量輕了許多。另外必須說明的是,有不少演員,比如安東尼.霍普金斯,凱文.斯帕西,蒂姆.羅賓斯,肖恩.潘,梅利 爾.斯特裏普等,都沒有出現在這個名單裏,並不是說他們不符合本人的“演技派”標準(正相反,他們非常符合),而是由於本人的個人偏愛而不得不將他們割愛。閑話少說,開始。

1.羅伯特.德尼羅。



這個名字是任何一個“演技派”名單裏都不太可能缺少的一個。論長相,德尼羅實在普通,屬於那種扔進人堆就找不著的一類,但他的表演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卻得益 於此。他出生在紐約意大利人區,父母都是藝術家,但是德尼羅並沒有從父母那裏繼承多少藝術氣質,相反,提起他,觀眾多半會將他的形象與公車司機,退伍軍 人,流浪藝人聯係在一起。當然,觀眾首先想到的,一定會是黑幫老大。

德尼羅演藝生涯的第一個角色,是在1965年的影片《曼哈頓的三個房間》裏扮演了一個在餐廳裏用餐的顧客。這個角色不要說台詞,甚至在演員表裏都沒有被列 出來。他真正引起影壇的注意,是在八年後出演的《窮街陋巷》裏扮演的外號叫Johnny Boy的黑幫人物。隨後的一年,他出演了他本人的第一個裏程碑式的角色---《教父II》裏的青年維托。這個角色不僅為他贏得了一座奧斯卡獎,而且成為了 他最擅長的一類角色的標誌和符號。德尼羅後來在《鐵麵無私》,《盜火線》,《好家夥》,《浪人》,《Analyze This》,《賭場》中多次扮演類似的角色,成為好萊塢名副其實的扮演黑幫老大的No.1。

除了黑幫人物,德尼羅能夠勝任的其它角色種類也很多,比如《獵鹿人》和《布朗克斯傳奇》裏富有責任感的朋友和父親;《憤怒的公牛》脾氣暴躁,心胸狹窄的拳王拉莫塔;《喜劇之王》裏在演藝界艱苦謀生的喜劇演員;《出租車司機》裏對社會不滿,卻無力改變現狀的青年;《榮譽之人》裏性格倔強的海軍教官;和《午夜 快車》裏忠於職守的警察。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所有這些角色都有跡可尋。如果將這些人物的性格特點用一個線段來表示,那麽位於線段的左頂點的人物有這些特點:講義氣,有責任感,忠 誠,善良(《獵鹿人》,《布朗克斯傳奇》);位於線段右頂點的人物則冷酷,凶殘,心狠手辣(《鐵麵無私》,《恐懼角》)。其他所有人物的性格,介於這兩極 之間,卻多少能看到些兩極的影子:沒受過太多教育,直率,倔強,一根筋。按照影片人物的不同,這些人物被演繹得或者偏左一些(《美國往事》,《午夜快 車》,《拜見嶽父》),或者偏右一些(所有黑幫老大角色),但基本上都在這個範圍之內。

德尼羅戲路寬廣,但他的弱點也很明顯:首先,他演不了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物,比如說教授,學者,詩人。而且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演過一個,與他的本色反差很大的角色,這與下麵要評論的丹尼爾.戴.劉易斯形成了對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獲獎的次數。

2.傑克.尼科爾森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尼科爾森與德尼羅一起被稱為好萊塢兩大演技派男星。當時,他倆無論從出演角色的數量和質量上比較,都堪稱旗鼓相當。在1990年由好萊 塢外國記者投票的八十年代好萊塢最佳男演員評選中,尼科爾森以兩票的微弱優勢擊敗德尼羅當選。九十年代後,他在影壇的活躍程度和成績,都超過了老對手德尼羅。

尼科爾森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拋棄了他們母子,他被母親和姨媽撫養長大。這個經曆對他本人性格中的的叛逆成份多少有些影響。和德尼羅一樣,他從未正式學過表演。在走上演員的道路之前,曾當過很長時間的公司職員。

尼科爾森在1958年出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哭嬰殺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演藝生涯在1975年終於開花結果。他憑借在《飛越瘋人院》裏的出色發揮,獲 得了當年的奧斯卡影帝,從此事業一帆風順。他塑造的代表形象有:《唐人街》裏的偵探,《閃靈》裏的發瘋的作家,《郵差總按兩次鈴》裏的流浪汗,《母女情 深》裏的退役宇航員,《普裏奇家族的榮譽》裏的黑幫殺手,《好人無幾》裏專橫的將軍和《盡善盡美》裏的有潔癖的作家。從成績上看,尼科爾森勝過德尼羅,他 到目前為止一共獲得過十二次奧斯卡提名,其中三次獲獎(兩次男主角,一次男配角),這一成績相當可觀。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他的這些角色就不難看出,其實尼科 爾森的戲路不如德尼羅寬闊,他勝任的角色大都是反麵人物,即使是普通人,身上也多少有股邪氣。這些人在性格上都多少有些玩世不恭,冷漠和固執己見,這類性 格的角色尼科爾森演來十分得心應手,毫不費力,但這種“偏科”也正是尼科爾森在表演風格上的最大弱點。

紐約時報曾登過一篇評論尼科爾森的影評,其中說尼科爾森演過的角色,幾乎都是“笑起來象鯊魚”的那一類。這一評語雖然尖刻,但的確一針見血,道出了尼科爾 森在表演上的短處。當然也有例外,他於2003年出演的《關於施密特》裏的施密特,就是一個毫無邪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退休職員,影片展示了他退休後寂 寞孤獨的心路曆程。一般來說,這類電影差不多是主角演員的獨角戲,是他(她)發揮演技的最佳機會,也是考驗一名演員功力的最好時候。尼科爾森的表現雖然合 格,但是距離出色還有不小的距離。這裏不能不提的是,《關於施密特》公演後的第二年,比爾.墨裏出演了一部題材十分近似的影片《迷失在東京》,他在其中扮 演了一個陷入中年危機的演員。角色對白不多,形體動作更少,完全是靠表情和眼神演繹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墨裏的表現相當出色。相比之下,尼科爾森的演繹過於 表麵化,沒能傳達出人物內心的微妙變化。他在當年的奧斯卡評選中落敗,是正常的結果。

3.丹尼爾.戴.劉易斯


把劉易斯放在第三位並不是指他的水平,而是本人有意為之,這樣便於將他和前麵兩位作個比較,尤其是在已經討論了德尼羅和尼科爾森在表演風格上的弱點之後。

劉易斯出身於一個英國的藝術世家,他的父親是一位著名詩人,祖父,母親和姐姐都是演員。在第一次上銀幕之前,他已經在舞台上演了很多年的莎翁戲劇。家庭的 藝術熏陶,英國嚴謹的文化傳統和莎翁戲劇的紮實訓練,造就了劉易斯身上的貴族氣質(雖然他本人並不是貴族)和難得的表演天賦。

劉易斯開始在國際影壇展露頭腳,是憑借1985年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一片。這是一部具有濃厚英國風味的電影,劉易斯在其中扮演了一個典型的傳統英國紳士,身材瘦長,衣著講究,走起路來總拿著一根文明棍,舉手投足之間,優雅中帶有一些矜持和有意的做派。

在那之後,劉易斯又先後出演了十幾個不同的角色。

他先是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一片中小試身手,然後接拍了以真人為原型的影片《我的左腳》,在片中以令人信服的表演能力塑造了因從小罹患小兒麻痹而高度殘 疾的詩人克裏斯蒂.布朗。劉易斯從外型,動作到語言和內心,不僅精彩地將一個殘疾人的生活再現於銀幕,而且完美地表達出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無論是在他 少年時向心愛的姑娘送情書被對方退回的時侯,還是他後來獲得文學獎顫抖著發表獲獎致詞的時候。這部影片中的劉易斯,與《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中的英國紳士無 論從外型到氣質仿佛是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很多看過這兩部的中國觀眾是後來才知道扮演這兩個角色的竟是同一個人!

在《我的左腳》為他贏得包括奧斯卡在內的無數獎項之後,劉易斯再次改變風格,在《最後一個莫什幹人》中扮演了一名土著戰士。他在片中長發披肩,目光深邃, 在叢林中如獵豹一般地閃展跳躍,英氣十足。這個角色不僅又與他前麵演過的所有角色大相徑庭,而且再次贏得了當年的英國電影獎和倫敦電影評論獎的最佳男主 角。此後的一年,劉易斯在《純真年代》裏又扮演了一次他熟悉的,有貴族氣質的紳士,雖然故事地點換成了19世紀的紐約。

《以父親的名義》和《拳擊手》兩部影片,是劉易斯對自己演技的新挑戰。在這兩部以北愛爾蘭共和軍為背景的影片裏,劉易斯飾演了兩個來自中下層社會的人物, 他再次展示出了他多變的演技。在《拳擊手》中,他不用替身親自上陣演出片中的拳擊場景。電影拍完,他的拳擊教練說劉易斯已經可以在很輕易地在當地拳擊界找 到飯碗了。

2002年,接片謹慎的劉易斯與馬丁.斯科塞斯再度合作,在《紐約黑幫》中出演外號“屠夫比爾”的惡霸,這又是劉易斯的一次獲獎無數的表現。不過平心而論,他這次飾演“壞蛋”的嚐試,不如他過去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雖然他有著令人信服的塑造角色的能力,但是劉易斯的作品並不算多,這與他的追求--不願意重複自己--有很大關係。若論塑造角色的深度,他也許比不上前不 久去逝的馬龍.白蘭度,但是在廣度和深度上同時達到一定高度的演員,他恐怕是首屈一指的。這也是為什麽在本人心目中,他是當前演技派的No1的原因。

4.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如果要讓美國人選出他們一個演員來扮演他自己(或者她的丈夫),那麽得票最多的恐怕非漢克斯莫屬。對美國人來說,長著一張令人信賴的麵孔的他,可以是鄰居,同事,朋友或者丈夫,當然是在銀幕上。這充分體現了漢克斯在表演上的平民特色。

今年48歲的漢克斯於1980年初登銀幕。90年之前,他演出的角色大都是好萊塢體製下的“流水線產品”,雖然十年中他多少有了些名氣,但還沒有演出過令 人難忘的角色。1993年,他和梅格.瑞安一起主演了《西雅圖夜未眠》,成為當年被談論最多的影片。緊接著,他在《費城》中出演了一名艾滋病患者,這個角 色為他贏得了第一座奧斯卡獎。第二年,他再接再勵,憑借廣受好評的《阿甘正傳》裏阿甘的角色再此獲得奧斯卡獎。短短兩年的時間,漢克斯一躍成為好萊塢一線 男星裏的領軍人物。

在那之後,漢克斯又陸續出演了《拯救大兵雷恩》,《荒島餘生》,《毀滅之路》等影片。

總的來說,漢克斯的表演風格是屬於不溫不火的一類,扮演的角色絕大部分是老百姓生活裏的普通人:有責任感,富於同情心,熱愛生活。他扮演的“阿甘”,後來不僅逐漸成為美國文化的一個代表形象,同時也是他個人演藝生涯的一個頂峰。

漢克斯演過的角色裏,普通人角色占壓倒多數,他從未演過精神世界異於常人的角色,或者壞人,而這些角色往往是比較能夠出彩的。阿甘這個角色似乎是個特例, 其實不然。阿甘雖然智力不高,但他的精神世界與許多正常人相比,顯得簡單,樸素,健康。盡管如此,這個角色的難度不小,對演員的水平是個考驗,而漢克斯表 現堪稱完美,即準確再現了阿甘的精神世界,又在表演上絲毫不顯得誇張,沒有“做”的痕跡,十分難得。

作為演技派的一員,漢克斯在戲路上也試圖作出突破。他曾在〈毀滅之路〉裏扮演了一名黑社會殺手,但是效果並不十分理想。盡管這個角色已經被很大程度上地人性化了(顯然更符合漢克斯的本色),但漢克斯的演繹並未能打動觀眾。

說點題外話,漢克斯在實際生活中就是一個富於愛心和同情心的人。本人曾看過他在一次電視訪談中談起他在拍攝《費城》期間,為了體驗生活,曾和幾位艾滋病人 有關接觸。他說:“電影公演的時候,我在觀眾席裏找,希望能看到他們,因為這部電影是為他們拍的。但是我不知道他們中有多少個能活到電影公演的時候。”話說到這裏,漢克斯的眼裏已經含滿了淚水...

5.艾爾.帕西諾


從氣質上看,帕西諾比德尼羅有一個優勢,就是他能夠扮演具有藝術氣質的角色,但是帕西諾極少嚐試扮演這類人物。帕西諾的演藝生涯要比前麵幾位幸運得多。他 1969年出演了第一部影片《我,納塔利》,僅僅三年以後,他就因為在名垂影史的經典《教父》裏扮演重要角色而家喻戶曉。在《教父》係列以後,帕西諾的演 員生涯陷入了瓶頸。他連續出演了十幾個警察,黑幫匪徒一類的角色,但觀眾反應和票房都一般。這種情況持續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1993年,帕西諾終於憑 借在《聞香識女人》中扮演了一個雙目失明的退休上校而獲得奧斯卡評委們的肯定。

帕西諾在表演上有一個特點--富於激情,他演繹的很多角色時不時會因憤怒或者激動而聲色俱厲,《疤麵人》,《塞爾皮科》,《聞香識女人》,《卡裏托之 路》,《愛之海》,《魔鬼代言人》,《盜火線》,《知情人》中的角色都是如此。看得多了,有點千篇一律的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他於1995年出演的《盜火線》。這部影片最大的賣點,是他和德尼羅兩位演技派名家的正麵交手,而且他們在片中各自扮演了自己所最擅長的角色 --警察和黑幫。對觀眾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一次享受。他們兩人果然不負眾望,將不受約束的警察和沉穩內斂的黑社會老大表現得活靈活現。

6.達斯汀.霍夫曼


一生獲得過兩次奧斯卡影帝(最佳男主角)的演員屈指可數,而霍夫曼是其中一個。和帕西諾一樣,霍夫曼在踏入影壇的初期,運氣比較好。他1966年出 演了第一部電視電影《第五匹馬的旅程》,兩年後,他領銜主演了後來影響很大的影片《畢業生》,這部影片為他在好萊塢和觀眾中贏得了知名度。現在再看這部名 片中初出茅廬的霍夫曼,其表現與他後來非凡的表演技巧相比,還略顯青澀。

拍完《畢業生》後幾年,霍夫曼出演了影片《午夜牛 郎》,在片中扮演了一個窮困潦倒的皮條客,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不同凡響的塑造人物的能力,贏得了電影圈內外的一致好評,並獲得當年英國電影獎最佳男演 員。1976年,他與羅伯特.雷德福一起出演了以“水門事件”為故事原型的《總統班底》;三年後,他再放異彩。先是在《克來默夫婦》中成功地扮演克來默, 並因此獲得了他的第一座奧斯卡,後又在《寶貝兒》中以令人吃驚的技巧扮演了一位靠男扮女裝獲得成功的演員。這部影片不僅成為當年的票房冠軍,而且再次展示 了霍夫曼非凡的表演天賦。

霍夫曼自己並不承認自己有表演天賦,他認為自己隻不過比別人刻苦而已。有一次他和勞倫斯.奧列佛 合作出演一部電影,片中有一個霍夫曼在一次長跑後與奧列佛交談的場景。為了如實表現運動後的大汗淋漓,奧列佛真的出去跑了一個多小時,然後才“大汗淋漓” 地回到了攝影棚。奧列佛知道後很驚訝,拍拍他的肩膀說:“何必呢,老兄。這隻不過是在拍電影。”

勤奮總會有回報的,何況是一個有天份的人。1988年,勤奮的霍夫曼再次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了豐碩回報。他參加了《雨人》的拍攝,在其中扮演了一個自閉症患者,獲得巨大成功。包括奧斯卡在內的當年幾乎所有電影評論獎的最佳男演員獎,都被他獲得。

7.蘇珊.薩蘭登


本人在梅麗爾.斯特裏普和蘇珊.薩蘭登之間猶豫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選擇薩蘭登。當然不是因為斯特裏普不合格,而是本人更傾向於選擇一個在表演深度和廣度都上都有造詣的演員。相比較而言,薩蘭登更符合本人的標準。

出生於1946年的薩蘭登在她24歲時初登銀幕,在隨後的十幾年裏陸續出演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個角色,從酒巴女郎,妓女到公司秘書,家庭主婦。這些影片 雖然大都影響不大,但薩蘭登比較寬廣的角色塑造潛力得到了觀眾和電影圈的認可。在這期間她出演的最有名的影片是由法國名導路易.馬勒執導的《大西洋城》, 這部影片為薩蘭登贏得了她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1987年,她先是與尼科爾森合演了《東鎮女巫》,然後在第二年與凱文.科斯納一起演出了棒球題材的《德拉 姆牛》。能夠看出,薩蘭登已經在演技上上了一個層次。

1990年,他與吉娜.戴維絲聯合出演了引起很大反響的影片《末路狂 花》,在其中扮演了片名主角路易絲,再此獲得奧斯卡提名。可惜那年的《沉默的羔羊》氣勢太大,席卷了奧斯卡的所有主要獎項(影片,導演,男,女主角)。平 心而論,薩蘭登在《末路狂花》中的表現要好過最後獲獎的朱迪.福斯特演繹的警察。

三年多後,薩蘭登在《客戶》中又一次表現出了具有相當水準的演技。1995年,她終於憑借《Dead Man Walking》中的出色發揮贏得她早該獲得的奧斯卡獎。

總的來說,薩蘭登的表演節奏感控製的非常好,張弛有度,即能激情飛揚,也能沉穩幹練,扮演顧盼神飛的風塵女子也很得心應手,活靈活現。這樣的多麵手在女演員裏十分罕見,即使是女演員中公認的演技派高手梅麗爾.斯特裏普,在塑造角色廣度上也自歎不如。

值得一提的是,薩蘭登的丈夫蒂姆.羅賓斯也是一位演技不俗的演員。本人認為他在《神秘的河》裏的表現,雖然不如後來獲獎的肖恩.潘富於激情,但更有一 種心靈的深度。無論是在他向妻子敘述事情經過的時候,還是後來在海邊被肖恩.潘質問的時候,羅賓斯幾乎沒有任何形體動作,完全是靠眼神和對白在表演,效果 顯著。如果本文將繼續開列演技派名單,那麽下一個人選將肯定會是他。


8.愛德華.諾頓



將諾頓排在第九,絲毫沒有水平上因素,正相反,本人認為他是年輕一代演員中最有可能繼承馬龍.白蘭度衣缽的一位。之所以沒把他排在比較靠前的位置,完全是本人按照“論資排輩”的老觀念作事的結果。今年才三十多的諾頓,隻好讓位給前輩了。

諾頓的演員生涯與前麵幾位最大的不同,或者說最能體現他表演天份的一點,是他踏入影壇的第一部影片,就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這部影片就是拍攝於 1996年的《一級恐懼》。諾頓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具有雙重性格的罪犯,而他的雙重性格,實際上是他自己為了騙取別人同情和信任而故意偽裝出來。顯然,這 個角色對演員演技的要求很高。諾頓初出茅廬,卻毫不怯場,以令人吃驚的效果出色地傳達出了角色陰暗的內心。這個角色為他贏得了第一個奧斯卡提名。但是不知 道為什麽,呼聲最高的諾頓最後竟敗給了小古巴.戈爾丁,後者在《傑裏.馬奎爾》中的角色難度和表現都顯然無法與諾頓相比。

諾 頓一炮打響之後,在1998年出演了《美國曆史X》,再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在隨後的1999年,他與布拉德.彼特聯合出演了反響巨大的《角鬥俱樂部》。在 這部帶有反叛意識的影片裏,諾頓再次展示了他不同凡響的,對人物複雜內心世界的把握和演繹能力,將一個雙重性格的人物詮釋得淋漓盡致。這部影片,使諾頓毫 無爭議地跨入了演技派高手的行列。

2001年,諾頓與羅伯特.德尼羅和馬龍.白蘭度合作演出了《Score》,影片講述一個 犯罪團夥策劃並實施偷盜一件珍寶的故事。如此豪華的演員陣容,觀眾是有充分理由期待一次精彩的演技大碰撞的,但是這部影片的情節編排,人物設置和導演的整 體把握都不夠理想,使得該片沒能達到預期的轟動效應。盡管如此,諾頓的表現,卻是該片中不多的亮點之一。在片中,他再顯“變臉”本領,扮演了犯罪團夥中的 年輕人。在眾人麵前,他裝扮成一個即弱智又殘疾的可憐人,而實際上,他不僅毫無殘疾,而且智力出眾,對犯罪計劃謀劃周密。可惜他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 算盡,仍然敗在了老謀深算的德尼羅手下。

《Score》之後一年,諾頓接受斯派克.李的邀請,出演了他執導的《第25小時》。這也是一部不以情節取勝,而著力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影片。此時的諾頓,演繹這樣的角色已經是輕車數路了。

作為演員,諾頓在形象上並不占優勢,但他的表演技巧即使與比他經驗豐富得多的前輩高手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還要好。出生於1969年的他,今後前途無量。對他來說,獲得奧斯卡隻是時間問題,和次數問題。

 

        順便提一句,諾頓的老家就是本人居住的地方,名列“全美最適合居住的10座小城”之一。我的一位同事曾與諾頓是高中同學,給我看過一張他們高中棒球隊的合影,諾頓也在其中,當時的他比現在英俊許多。

9.布拉德.彼特


這個名字出現在這裏,會讓很多人覺得意外。的確,在好萊塢,大帥哥彼特有機會接到手的角色,大部分都是《秋日傳奇》中的Tristan和《特洛伊》中 的阿喀琉斯這樣的“女性萬人迷”。其實,彼特擁有的遠不僅僅是富於魅力的外表,他的演技也是一流的,雖然他的演技沒有太多發揮的機會。

彼特的演員生涯可以說明一點:運氣對一個演員來說是多麽的重要。在彼特出演《末路狂花》之前,從觀眾到電影圈沒人聽說過這個名字。彼特從紐約剛來到好 萊塢的時候,什麽樣的小角色都接過,有段時間他甚至需要在加油站打工謀生。《末路狂花》在選角時,他並不在名單裏。片中那個小混混角色的第一人選因故退 出,彼特才得到了它。而彼特出演這個角色的唯一動機,是為返回洛杉磯掙點路費。這個角色全部的戲加起來不到10分鍾,彼特得到的片酬是600美元。今天, 任何一部大製作商業片要想請彼特出演,沒有2000萬的片酬製片商是不敢去找他的,而這個數目比當年《末路狂花》整部影片的預算還要高。

憑借《末路狂花》而小有名氣之後,彼特在1992年出演了《大河奔流》,在片中他扮演了一個自由自在的小鎮青年。隨著這部影片的廣受歡迎,彼特的名字 開始被更多的片商所注意。在1995年,彼特邁出了他走向演技派的堅實一步:他在《七宗罪》裏扮演了警察米爾斯。在這部影響深遠的影片裏,彼特從頭到尾胡 子拉岔,而且表演張弛有度,對節奏感的把握已經頗見水準。

《七宗罪》之後,彼特在《12隻猴子》裏扮演了一個精神病人。這個 角色雖然是個戲份不多的配角,但彼特的表演可以用驚世駭俗來形容。他為這個角色設計了一套“隨時抽搐”的肢體動作,而且眼神遊離不定,言語斷斷續續,實在 令人印象深刻。這個角色的成功塑造,為彼特走進演技派的行列打開了大門。

演技日漸成熟的彼特,在99年和諾頓一起演出了自己的集大成之作《角鬥俱樂部》。他在片中演諾頓的假想自我,在每一場與諾頓的對手戲裏,雙方一收一放,旗鼓相當。彼特陽剛氣十足的演繹,和諾頓的內心活動互為對手,又相互依賴,表現力堪稱一流。

在表演技巧上,彼特不如諾頓,但他有諾頓無法比擬的外形條件,因此比諾頓更有可能接到一些有領袖氣質的人物角色,包括黑幫人物角色。在塑造角色的多樣性上,他的前景廣闊

所有跟帖: 

謝謝, 不過我的重貼貼子裏也有照片. -人在天涯- 給 人在天涯 發送悄悄話 人在天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7/2011 postreply 20:28: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