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上月中,一位名叫劉誌勤的發出那則振聾發聵的建議——“與諾委會爭奪話語權中國設立“孔子和平獎”,大家就已經心情沉重地明了,光有外交部抗議 挪威政府、光有警察拘禁劉霞、光是一個個地限製出境,包括茅於軾那樣的老先生和丁東的兒子……,已經不足以顯示當今朝廷有多麽因財大而氣粗、進而毫不掩飾 地色厲——至於是不是內荏,眼下見仁見智,最終由曆史見證吧。
劉誌勤的建議發在《環球時報》。該報由當今朝廷第一喉舌《人民日報》主辦,“在世界75個國家和地區駐有350多位特派、特約記者”。其鮮明的大國崛起之自信,以及對待西方之毫不手軟,它“刊發的文章”,理所當然“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劉 誌勤從表麵上看是一家瑞士銀行北京首席代表,卻是《環球時報》意氣飛揚、出鏡頻頻的明星寫手——這樣的銀行家不說曠世奇才,六十年紅色中國數不出幾個。想 來朝廷喉舌對他的情有獨鍾,怕不在對金融市場中肯獨到的見解。其鮮明的戰鬥特色,正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姿態:“中國‘爭世界第一’沒有錯”;“中國 的責任,不是西方說了算”;“現在的中國人很自信,從未有過的自信”;“匯率維權助中國第三次崛起”……。
記得當時我們就在底下議論,這則由喉舌發布的“建議”,究竟是個人突發臆想,還是當局出手的部署。兩種情形在咱們人民共和國都有先例,前者如五十年代初冒出來的那篇“小人物批俞平伯”;後者幾乎無人不曉:文革前夕姚文元那篇《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
果 然,個人建議引發出大動作:“中國孔子和平獎評獎委員會”於諾獎頒獎前夕在北京成立。筆者向好幾位學者(包括北京師大老資格管學生的)打問,沒人確知該會 主席“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譚長流何許人(還有那四位在北大暢春園一起開會的評委)。小人物挑大樑啊——須知“中國”字頭的民間組織,沒有當局操盤,能 在兩周之內就注冊下來?還不要說注冊費用、注冊資質,以及與諾獎抗衡的“孔子和平獎”獎金(有人建議“跟它死磕,咱們來個美金一千萬”)。譚長流三頭六 臂?要麽一個跟頭翻到金鑾殿?
孔獎得主連戰,如今真是為難啊——北上跟譚長流玩?除非兒子挨槍子兒,讓他鐵了心。要是當局沒跟人家溝通就大咧咧地公布(就像N獎那樣),好不容易贏得的的盟友,就這麽葬送了。
其 實,大家夥在得到“孔子和平獎”確切消息之後,都為該委員會捏把汗。孔子!“惶惶然如喪家之犬”!怎麽評啊?還不如設“孫子軍事文明奬”呢,“天朝財神爺 和平獎”也行啊——反正都是在張揚大中華文明。無奈“孔子”、“和平”已然鎖定,大家覺得,維基解密的阿桑奇是條漢子——而且他眼下也和劉曉波一樣不能來 領獎。要麽頒給本拉登,他要是“和平”了,不是大家都高興麽?左右掂掇之後,覺得最佳人選非金正日莫屬——將他“和平”起來,實在太重要了。更況且,到北 京拿錢,對這廝而言,那才叫輕車熟路、意滿心足哪。
戴晴說:
所有跟帖:
•
重要的是“盛世”了半天,航母一來,就成“神話”了:))
-看客2010-
♀
(0 bytes)
()
12/10/2010 postreply
13:06:18
•
所以說戴晴說得對呀:設立“孫子軍事文明獎”:)
-看客2010-
♀
(0 bytes)
()
12/10/2010 postreply
13:40:33
•
我的師傅們的廠子早就沒了。他們不是退休就是下崗,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
-看客2010-
♀
(0 bytes)
()
12/10/2010 postreply
13:48:02
•
不會吧,好漢們不是要稀釋黃海海水把航母弄沉下去嗎?他們可能還在準備ing,估計要八年。
-依依漢南-
♂
(0 bytes)
()
12/10/2010 postreply
13:18:08
•
啊?!哈哈!
-看客2010-
♀
(0 bytes)
()
12/10/2010 postreply
13: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