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反清複明的足跡---回國小記

本文內容已被 [ 燭龍 ] 在 2010-11-27 21:33:0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中秋節的晚上,我剛剛飛越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抵達北京。四次休假,一次住在景山,一次住在鼓樓,一次住在天壇,而這次,則住在地壇。

 

 

香山-闖王來了不納糧

 

一夜無夢,睡得很開心。一個朋友需要修理葫蘆絲,給我留了個香山煤廠街的地址。長期不在北京,已經反映不出來這是哪裏了。本來想是要打的的,但又忍不住查了一下地圖,才發覺原來煤廠街居然是在香山公園的大門口。嗬嗬,如果打的,估計要被人罵了,從市中心到香山啊!不管了,順便就坐地鐵和公汽去香山溜達一圈吧。

 

9月,並沒有紅葉。我先去了碧雲寺。我沒料到,原來碧雲寺竟然是孫中山進京去世後停靈的地方。這個時候,遊客很少,古寺清幽雅靜。爬上最高的白塔,才知道這裏隻是衣冠塚。孫中山,這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他振臂一呼,引領著高喊著反清複明的洪門子弟和心想著振興中華的革命誌士,從18941911,一次次武力抗爭,一次次振聾發聵,前赴後繼,終於促成武昌起義,“驅除韃虜,恢複中華”。三百年風雨,大明帝國的殘垣斷壁已是不見,而反清複明的種子,卻始終留在人民心中,萬千洪流,終於匯成海洋。而孫中山先生的奮鬥,也與三百年前的明帝國滅亡前夕的人們的奮鬥,交相輝映。

 

1515開始登山,1415,在經過兩次短短的休息之後,終於到達香爐峰頂。體力還好,隻是由於穿著牛仔褲,白費了不少體力。從香山遠看,煙鎖古城,模糊不清。想當年,李自成的部隊,迫降大同明軍五十萬,又擊敗昌平明軍,擁兵百萬,立馬香山,遙望京師,應該是得意洋洋,意氣風發吧。“我這個黨項人,我這個泥腿子,就要住皇帝的宮殿,睡皇帝的女人,把玩皇帝的珠寶了。”隻是誰又料,他不過是為人作嫁衣裳。曇花一現的紙迷金醉夢,被吳三桂和八旗軍在一片石擊碎。不是自己的房子,住了還得滾出來;不是自己的女人,睡了也得送回去;不是自己的珠寶,玩了還得還回去,而且,人家不給保管費。至於當年他許諾的“闖王來了不納糧”,有沒有實施,會不會一直堅持下去,已經不要緊了。反正,老百姓好騙。

 

 

山海關-血沃中原肥勁草

 

一片石,在如今的秦皇島。這個城市,我去過五六次。第一次去,是為了看海。因為我這個世代住在天下的中央的中國人,之前沒有見過大海。後來我漸漸的喜歡上了這個城市。不僅僅是因為那裏的海風和陽光,不僅僅是因為經常可以邂逅到可愛的美眉,不僅僅是因為消費曾經是那麽便宜,房子也曾經那麽的便宜。我喜歡那裏,是因為我喜歡品嚐那裏的味道,那現代的海洋和城市,以及古老的曆史,所混合起來的奇妙味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秦皇東巡,魏武北征,都在這裏留下他們的足跡。驚濤拍岸的碣石之北,是山海關,北門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這個依山傍海的天下第一雄關,沒有被敵人攻破,而是被大明的將軍自己親手打開,獻給清軍。從此,八旗軍長驅直入,再也不用繞道熱河。姑且不去研究吳三桂,祖大壽,以及袁崇煥,孫承宗,熊廷弼等人的千般委屈,從這座雄關被獻給多爾袞的那一刻起,大明如同一個不著寸縷的女子,從此隻能任人肆虐。不過那位在北京城裏為大明的爛攤子焦頭爛額卻又不得其法的崇禎皇帝已經看不到了。在吳三桂降清獻出山海關之前,麵對攻破北京城的大順軍,他已經在景山自殺殉國。

 

 

景山-雕欄玉砌應猶在

 

我這次回國住在地壇。夜色中的地壇,什麽都看不清。但是仍然有人在放風箏,巨大的蜈蚣風箏在空中飛來飛去,在夜空中留下一群紅紅綠綠的星群。

 

然而我卻一直想著景山和紫禁城。我想起了第一次回國,我在景山和紫禁城附近徜徉。那裏,是明帝國曾經叱吒風雲卻最終壽終正寢的地方。那個午後,我從紫禁城逛出來,於是溜進了景山。大媽們在那裏唱歌,大爺們在那裏練太極,在歡樂的海洋中,我卻不知不覺走到了那棵歪脖子樹。那是一株槐樹,被鐵鏈子鎖著,名曰“罪槐”,據說是崇禎自盡的地方。然而我卻看到下麵的碑石上寫得很清楚:崇禎是自縊於鬆柏間。這麽說這棵槐樹隻是替罪羊了,千古悠悠,以謬傳謬,它的委屈又能向誰訴說。

 

而崇禎呢,他繼承的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江山,自己也是一個能力有限的君主,兢兢業業,能力有限,卻又剛愎自用,猜疑好殺,換來的是內憂外患,江山殘破。天子守國門,麵對破門而來的內賊與胡騎,他以三尺白綾了斷人生,換來了後世無盡的追思和嗟歎,反倒是讓人忽視了,大明江山唱晚,他難逃其咎。男兒重義輕生死,隻是,死容易,活著難,他把白綾係在那棵歪脖子樹上的時候,可曾料到,還有那麽多的忠誠義士,那麽多的奸險小人,為了大明的半壁江山,奮鬥著,爭鬥著。。。

 

 

揚州-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我第一次到揚州的時候,很是吃驚,這裏完全不像大唐詩人謳歌了無數次的煙花之地。我看到的是蒼茫的大地,感受到的是凜冽的北風,倒像是蘇北的鹽城。我也沒有看見那些楚腰纖細掌中輕的曼妙女子,我隻在揚中島遍地都是的足療城,和那千年來始終煙波浩渺的大運河,找到了一點大唐盛世遺留下來的味道。

 

四百年前,八旗兵叩關而入,飲馬黃河的時候,這裏是南明福王的勢力範圍。有兩位誌士,在這裏灑下了熱血。一位是高傑,曾是李自成麾下的悍將,綽號翻山鷂子,為人桀驁不遜,但卻忠於南明朝廷。他是南明朝廷江北的支柱之一,駐紮揚州,效忠於明廷,意圖渡河,北伐中原。當他誓師北伐的時候,卻因豁達地前往仇敵的營中飲酒,而被投敵的仇人殺死,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另一位,則是史可法了,這個孤獨的老者,為了一個腐朽到底的朝廷,為了一個對他完全不信任隻熱衷於摧殘幼女的福王,為了堅守他的信仰,麵對八旗鐵騎,死守揚州,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至今,梅花嶺上的梅花,仍似是血跡殷殷。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寫給他,也許正是合適。

 

 

無錫-上海-隔江猶唱後庭花

 

在漫長的流浪中,我在無錫和上海各自呆了兩年。不得不說,無錫和上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愛吃甜的菜,說話口音都差不多,還有,就是似乎都很難找到那熱血激蕩的感覺。這裏,隻有甜甜的靡靡之音,懶洋洋,讓人無法振作。

 

但這裏,不應該萎靡不振,不應該忘懷過去,因為曾經,這裏寫下了一頁滿是血淚和荒謬的曆史。

 

在高傑駐守揚州時,他對不服從他的揚州人民,大肆屠殺。當清軍攻破堅守不降的揚州的時候,在揚州進行了十日的燒殺。或許是不斷的屠殺徹底摧毀了人民的抵抗意誌和血性,蘇北江南諸城聞風喪膽,隻要幾個或真或假的辮子兵出現,各城就望風而降。然而此時的江陰(無錫),卻有一個叫閻應元的文人,振臂一呼,舉起抗清的旗幟,義軍雲集。江陰義軍與八旗軍和明軍降卒降將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城破,全部戰死。江陰被屠城。與此同時在南方的嘉定(上海),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明朝降將們,也進行了三次屠城。與江陰不同的是,嘉定的士兵和人民們,是引頸待宰。就是像被逼入絕路的小羊兒們一樣,不會逃跑,不會抵抗,隻是跪在地上,噙著眼淚,乖乖等著那為數不多的“清軍”過來砍自己的腦袋。此情此景,與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陷之後的一幕何其相似。不同的是,當時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是日軍,而進行嘉定三屠的,卻是高傑舊部,降清的明朝將軍李成棟和他的士兵。

 

燈紅酒綠大上海,當我到達這裏的時候,我再也找不到嘉定三屠給人們留下的記憶。我隻能在紙質地圖上的那個護城河,才能勉強找到嘉定依稀的痕跡。日日笙歌酒滿,朝朝小圃花開,今日的大上海,早已忘卻了過去的那些苦痛,沉浸在肥皂泡一般五彩繽紛的繁榮之中了。甚好。

 

 

廈門-但使龍城飛將在

 

廈門這個地方,剛到我就喜歡上了它。成功大道,思明區(原思明州),演武大街,鼓浪嶼,點將台,每一個名字,都讓我想起十七世紀那段風雲激蕩的曆史。

 

16世紀初,大明大廈將傾,顏思齊,鄭一官(鄭芝龍)等一幹豪傑,浪跡日本,稱雄東海。1624年,顏思齊等結義兄弟二十八人在日本平戶謀劃發動起義,推翻日本德川幕府。事情走漏風聲,顏思齊等人逃往台灣,並不斷招納漳泉鄉民移民開發台灣,這是中華對台灣的第一次有組織的移民開發。顏思齊也被尊稱為“開台王”。1625年顏思齊死後,鄭芝龍繼承了他的衣缽。而鄭成功,正是鄭芝龍與平戶田川氏所生的兒子。

 

1644年,北京城破,崇禎自縊。弘光帝,魯監國,隆武帝,紹武帝(隆武帝的兄弟),永曆帝,先後舉起反清複明的大旗。隨著荒淫的弘光帝被俘,魯監國敗逃海上,隆武帝北伐敗死,紹武帝自殺殉國,南明的旗幟一個個倒下了。而鄭成功,毅然與降清的父親鄭芝龍決裂,決意反清複明。1645年肇始,鄭成功南征北戰,兵鋒直指廣東,福建,浙江沿海。1654年,麾下的定西侯張名振率軍由海路攻入長江,一度逼近明舊都南京,後因援軍不繼而功敗垂成。1659年,鄭成功與舟山的明將張煌言聯軍再次進攻南京,鄭成功收複鎮江,瓜州,張煌言收複蕪湖,南京再次被圍。但遭清軍襲擊,大敗而回。

 

南京之役,鄭成功元氣大傷,從此,鄭軍停止北伐,開始戰略收縮。1662年,鄭成功收複台灣,隨後病死。1683年,鄭成功老部下施琅率清軍收複台灣。最後一個南明政權覆亡。

時至今日,在鼓浪嶼的環島路上散步,可以看到鄭成功的巨幅雕像。海波蕩漾之中,英雄的雙眸凝視著台灣的方向。口中似乎吟哦著: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斷,不信中原不姓朱。

 

 

廣東廣州-何乃不及一婦人

 

八百年前,大宋朝的最後一批抵抗力量,就是在廣東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新會的藍天碧海之中,大宋最後的皇帝,最後的忠臣良將,最後的水軍,玉碎於此。

 

三百年前,廣州城破,隆武帝的弟弟紹武帝,麵對清軍的屠刀利誘,雖然昏庸無能,卻也鐵骨錚錚,擲地有聲地說道:“我若飲汝一勺水,何以見先人於地下!”自殺殉國。廣東軍民繼續對清軍和降清明軍展開殊死抵抗,直至最終全被鎮壓。

 

也是在廣東,一個無法簡單以忠奸好壞來判別的人物,結束了他矛盾的一生。他本是李闖王舊部,卻隨著高傑降服南明弘光帝;高傑北伐中途被殺,他又投降了清朝;是他和他的部下對同胞子弟痛下殺手,進行嘉定三屠;是他殺死隆武帝,逼死紹武帝,擊敗永曆帝,摧毀南明半壁江山;也是他,突然華麗轉身,率部宣布反清複明,然後兵敗身死。他就是李成棟。

我們已不知道當時是什麽原因導致這個奇特的人物突然華麗轉身,我們隻知道,1648年的某一天,有一個不讓須眉的趙氏奇女子,怒斥時任清朝兩廣提督的李成棟:“丈夫不能割愛乎?請先死君前,以成君誌!”於是用發簪刺喉而死。麵對死諫的愛妾,李成棟大哭:“我乃不及一婦人!”於是起兵反清複明。1649年,李成棟在信豐大敗,落水淹死。同時起義的金聲桓,王得仁,何騰蛟也於先前敗死。剛剛光複的廣東,湖南和江西,再次淪陷。

 

 

武漢-

 

十月的一個早上,我沿著高鐵從廣州前往武漢。

 

這裏,正是三百年前李成棟,何騰蛟,金聲桓北伐的故道。

 

這裏,也是吳三桂反清複明北伐中原的故道。這個統領著關寧鐵騎的悍將,先是在山海關出賣了明朝的北大門,引清兵入關,在一片石擊敗李闖王,從而改變了曆史進程;進而,又作為清軍的急先鋒,揮軍南下,不斷擊敗反清的義軍,最後擒殺了永曆帝,砍倒了最後一麵反清複明的旗幟;最後,他又忽然似乎良心發現,鬧騰著要反清複明,起兵北上。他攻陷了雲桂粵湖廣多處省份,而武漢,是他能打到的最北的地方。然後,他死了。一出反清複明的鬧劇也樹倒猢猻散。

 

一百年前,黃埔學生軍沿著李成棟,何騰蛟,金聲桓的足跡,揮軍北上,從珠江打到長江,攻克武漢。隨後,蔣介石收複南京。再其後,是張學良東北易幟。北洋和滿清的殘餘被清除。中華民國形式統一全國。中山先生“驅除韃虜,光複中華”的大業告成。

 

武漢,也因為辛亥革命和汪精衛臨時政府的緣故,成為民國和反清複明曆史上的濃重一筆。

 

 

徐州

 

我在國內的環遊的最後一站,是徐州。

 

我原以為兵家必爭之地會是山川形勝,虎踞龍盤。孰料一到此地,居然是一馬平川,烽煙迷茫。同樣迷茫的是我。

 

然而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六十年前,發生在這裏的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再一次改變了曆史的進程。那個打著反清複明的旗幟的民國,在這場會戰之後,宣告了滅亡的命運。而反清複明也不再是一個旗幟。因為從此之後,你是滿人,你是漢人,變得並不重要。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民族,叫中華民族。

所有跟帖: 

很厲害, 寫這麽長! -涯涯- 給 涯涯 發送悄悄話 涯涯 的博客首頁 (251 bytes) () 11/27/2010 postreply 18:52:21

咦,忘了,你在蘇州呆了很久了,你肯定分得清。我大概去過四五十次蘇州吧。改天給你看石頭照片。^_^ -燭龍- 給 燭龍 發送悄悄話 燭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8/2010 postreply 02:25:37

頂! -伯丞- 給 伯丞 發送悄悄話 伯丞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7/2010 postreply 20:38:01

戰爭時期都是這樣的,電影裏猶太人也是乖乖的排隊進入設施裏 -husky- 給 husky 發送悄悄話 husk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7/2010 postreply 22:16:52

崇禎這家夥不但剛愎而且做事不經大腦,自殺還... -panzerkom- 給 panzerkom 發送悄悄話 panzerkom 的博客首頁 (71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1:14: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