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白來美國(1)
護照和簽證之忽悠
稍具近現代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早年(清末民初)的地球村,,民間的你來我往,並不存在今天的所謂的護照和簽證。倒是極像現在的歐盟,人員的來往都是無照和免簽的。
遠的不說,眾所周知的戊戍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如要等到辦了護照和簽證才逃亡海外,早就身首異地,成了政變的犧牲品和烈士。
後來的周恩來,鄧小平等的“勤工儉學”出國,湊足銀兩盤纏就可上路,沒有聽說麽子護照和簽證的事吧。
直到第一次國共分裂,蔣公清黨時,不少中共黨員和左派人士亡命外逃。隻需買張船票,就可去日本避難。
二次世界大戰後,地球上出現了姓社姓資的國家,同時也造就敵對的兩大陣營。從此以後,鐵幕拉起,兩邊老死不相往來。護照和簽證應景而生,成了那個時代的產物。
護照和簽證隻不過是近幾十年才有的事。 護照是個人的身份證,而簽證則是“暫住證”或“準入證”。
曆史發展的結果,姓社的國家日益貧窮,淪為丐邦。姓資的國家卻日益富裕。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陣營消亡後,丐邦人民多已“四維不張”。富裕發達國家集體出台簽證,用來對付,管製貧窮的丐邦人民。
值得注意的是,富裕發達國家之間幾乎都是互免簽證的。如此看來,護照和簽證的是不是人類社會文明史上的一種倒退?
J簽證
春風楊柳萬千條,舜堯精英向西逃!
先皇晏駕後,國門重開。中國出現了曆史上最大的一波出國潮。
1978 年6月,鄧小平作出擴大派遣留學生的指示:“留學生的數量要增大......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隻派十個八個。” 當有人擔心地問到,出國人員不回來的問題時。 鄧大人答:“你們不要怕跑,就是跑了十分之一,還有十分之九。如果派一萬人,跑了一千,回來的還有九千人。”
鄧公能夠成竹在胸,底氣十足說這個話,心中自有如意算盤。
當年的出國潮中,赴美國的占了很大的比例。來美國的公派人員和不少的自費人員,手裏拿的都是J簽證。 美國移民法規定:J簽證持有人在結業或畢業後必須返回原居地兩年......J簽證使得持有人隻能在回國和“黑下來”兩者之間作出選擇,留在美國隻能是個夢。大部分人都是糊裏糊塗地來美國後,方才理解手中持有的J簽證的分量有多沉重,也才明白為什麽鄧大人發話,不怕你們跑的原因?
人算不如天算。曆史證明鄧大人(還有一小撮美國鬼子)還是打錯了算盤。“64”天安門事件,讓當時90%出國人員留在了海外。
買'大件'回國
最早時期能夠出國的,僅僅是一些具有中,高級職稱人員,他們是名副其實的訪問學者,這批人在國外呆的時間短,也是出國後人員裏最窮的一批。他們的經濟上是“實報實銷”(供給製)。在保證”食,住“等基本生活條件後,手裏是沒有錢可以能夠買'大件'回國的。
到了1989年止,來美國的中國大陸訪問學者和留學生已有好幾萬人。
留學生們因為“來日方長”,不用考慮買“大件”回國的事。 買“大件”回國,成了訪問學者們日夜操勞的大事。
80 年代,中國開始呼喚“萬元戶”。中國的“家庭建設”也開始向電氣化邁進,追求的“大件”與時俱進,變成了冰箱、彩電、錄像機等。可是一般家庭兩口子上班,工資尚且不足 1000元,要存錢來買“大件”,談何容易。家庭電氣化的重擔,曆史地落在了出國人員的肩上。出國時人人都是豪情滿懷,回國時更不能讓兩手空空。買'大件'回國成了出國人員們的共同願望和任務。
省錢途徑
當年的絕大多數訪問學者屬國家公派和資助, 400刀/月。付去保險後,剩下三百多。要買“大件” 隻有省錢一途。
美國的生活中,食品不貴,再怎麽節約,從牙縫裏也省不了幾個錢。 唯一可行的是在住房上省租金。訪問學者們多擠住一起。兩人,三人住一間房,甚至客廳裏也住滿人。
冬天暖氣貴,就不開暖氣。燒熱水花錢,就隻用冷水,一周隻洗一次澡(在國內這樣的傳統生活,幾十年都過來了,短期在美,保持傳統,並非難事)。
美國南方的舊車幾百刀就能買下,於是幾個人湊錢搭夥買一輛。學開車,出行購物都解決了。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為了買'大件'這個共同目標,住在一塊。聊天打牌下棋,遠離孤獨寂寞,其樂融融,何樂不為?
當然,問題也是有的。各人的生活習慣不盡相同,首先吃的就不可能步調一致。於是,廚房裏總是油煙滾滾,整個住房裏充滿了中餐館味(smelling)。訪問學者都難免一身的中餐味。
還有人人都是車的主人,到了後來,自然就變成了車沒有主人(管),車也成了常常沒有汽油的空車。
為了省錢,難免錙銖必較,有時候一個科特(25分)就會弄得麵紅耳赤,不歡而散。
當年公派訪問學者在美時間,短的呆幾個月,最長能呆兩年。若能夠得到美方資助,可再延一年。
和其他國家公派訪問學者相比,大家真是囊中羞澀。即使如此,多數訪問學者回國時都買完所有的”大件“指標。完成了小家庭電氣化的“大件”重任。
(未完)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沒有白來美國(1)
所有跟帖:
• 當時許多公派的也不一定是國家出錢阿,大多是國外的資金納入國家公派計劃.也不能怪大家會鑽營的, -杏林香雪- ♀ (195 bytes) () 11/22/2010 postreply 13: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