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當海外華人在熱衷討論諾貝爾獎的時候,國內媒體也沒閑著,他們發揚“國際主義精神”都在爭相報道半個地球之外的智利礦難的營救,報道規模和頻率超過了任何一次本土礦難。
其中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這次有所不同的是,據報道,智利營救過程中出現了“中國元素”——上海三一重工生產的起重機承擔吊起鳳凰營救倉的重任。
於是我們看到,“中國製造營救智利被困礦工”、 “礦工升井,“神州第一吊”鳴響第一笛”、“警車開路礦工家屬夾道歡迎中國‘救星’”、“一名被困礦工母親說,這台由中國製造的機器的到來讓她看到了希望,她要感謝中國,感謝起重機的設計和生產者。她說,有了這台起重機,她的兒子很快就會和她團聚”……
當全世界的媒體都把目光集中在“人”身上,我們卻在大談“吊”,似乎有些不協調。當然,“中國製造”能擔當如此重任,得卻值得“驕傲”、“自豪”。
不過,據國外媒體報道,實際吊起“鳳凰”的是意大利Fassi Gru SpA公司生產的履帶起重機。
不管用了誰的機器,令人高興的是,33名礦工最終全部安全獲救。機器的功勞不可忽視,但是最終要的是這兩個多月來,我們看到的,也值得我們借鑒的是一種精神——智利精神。
有人說這次33人獲救是一個奇跡,但是分析整個事件,這又不能算是奇跡。
首先,聖何塞銅礦井下配備了臨時避難所,裏麵不但有手推車、靠電池供電的大型清除設備等,還有通風口和飲水儲備,並存有罐頭、牛奶等應急物資。
其次,被困礦工心理素質良好並積極自救。他們團結一致,把有限的食物作了恰當分配,每兩天每人能分到兩勺金槍魚罐頭、一塊餅幹,並以各種方式減輕精神上的緊張和壓抑,他們把有限的坑道為每個人劃出一點隱私空間,並開辟出一塊洗漱點,還通過定時開關采礦貨車的前燈模擬晝夜交替,他們組建了臨時的“禮拜堂”,通過祈禱為大家提供精神支撐,甚至在9月28日智利獨立200周年紀念日,還特意舉行了慶祝儀式。
政府部門的營救措施更值得讚揚,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夜以繼日地開鑿救援隧道,還請來了美國宇航局專家參與。從最初的營養液到後來酸奶、穀物、茶飲、三明治,乃至熱飯菜,礦工不斷看到新的希望;書刊、多米諾骨牌、PSP遊戲機以及親人的信件被源源不斷送來,礦工們甚至可以聽音樂,和家人視頻通話。哀莫大於心死,正是感受到了國家和人民沒有放棄他們,他們才避免了壓力之下的崩潰,最終活了下來。
營救計劃之所以完美,我們還可以從各種無微不至的細節中看出來,比如為被困礦工提供用滅菌銅纖維製造的短襪,以防止感染腳氣;造價450美元的太陽鏡,以防止出井時眼睛受傷;為礦工適應從井下32℃的高溫到地麵的0℃以下,救援人員特意為他們準備了高熱量流食,在升井前12小時開始進食;含富鉀鎂元素的流食以克服在旋轉升井的“鳳凰號”內的眩暈惡心感,等等……。
從剛剛升至地麵的礦工臉上的表情可以推測,他們在被困的兩個多月裏,不管在精神上還是體力上都沒有遭受太大的打擊,為什麽?鳳凰網有一句評論說的非常好:
“如果他們平時不是有尊嚴地活著,享有勞動的體麵,如果他們隻是不斷追求“再創佳績”的領導指揮下的勞動機器,很難想象,他們的被困生活會如此高質量。”
最後,媒體全程報道的及時與透明也讓人感慨,在政府的眼中,媒體采訪並非添亂,政府更沒有掩蓋礦難真相或者視被困礦工人數為秘密,甚至在發完記者證的時候,還向前來采訪的各國記者們分發手寫版采訪證明。記者們通過受困礦工傳回的視頻,創造了首次直播井下被困礦工生活的新聞記錄。
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物質上全力以赴,精神上鼓勵和細致周到的人文關懷從根本上保障了這次營救,所以“奇跡”不奇。
營救工作結束了,對於獲救礦工,他們每人將至少獲得相當於300萬元人民幣的補償,他們還會出書,接受各種采訪。智利政府已下令凍結出事銅礦上億美元的財產已備日後索賠,智利總統皮涅拉表示,智利政府和司法部門將追究事故責任,對相關人員進行懲罰。
時至今日,在中國這樣一個礦難多發地區(維基百科:2009年上半年,中國礦難僅煤礦就有749起,死亡1175人),有什麽樣的經驗值得我們反思呢?
國內有網友諷刺地說“任何事故後,一不要反思、二不要聯想、三不要對照。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智利不是”。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王家嶺礦難後,中國的媒體是這樣“反思”的:
國際媒體高度評價中國礦難救援:令人驚歎的奇跡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礦難救援:光明日報
“高超的組織能力創造生命奇跡”:本報駐日內瓦記者 宋斌
“幹得真棒!” :本報駐東京記者 嚴聖禾
“體現了中國人頑強拚搏的精神”:本報駐開羅記者 於毅
“令人驚歎的救援行動” :本報維也納記者 方祥生
“國際上鮮有的奇跡” :本報布魯塞爾記者 何農……
也許我們有了“神州第一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如果神州第一吊真的幫助了智利礦工,希望以後這個“吊”也能多多幫助我們自己的礦工兄弟。
呸!我這個烏鴉嘴,但願礦難遠離中國!
可是看看上麵自吹自擂的“反思”,誰還能樂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