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寫的幾副挽聯 z


挽聯在過去是常見的一種聯語,易寫難工。難在褒貶得當,恰如其分,又有真性情。段的這幾副挽聯,都堪稱佳製。可惜現在挽聯已很少見了,佳作更是一聯難求。


薤露悲涼懷舊雨;

雲車縹緲黯靈旗。

——挽北京國民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



道近中庸,儒型未墜;

神歸太袁,洙泗含哀。

——挽衍聖公府(孔府)世襲第76代衍聖公孔令貽

孔令貽(1872-1919),字穀孫,號燕庭,山東省曲阜縣人,孔子第76代嫡孫。1877年襲衍聖公,1898年孔令貽奉諭為翰林院侍講,並正式主持府務。1892年署理四氏學學務。1907年奉旨稽查山東學務。1914年中華民國封衍聖公。1915年袁世凱陰謀複辟帝製,組織“籌安會”,孔令貽為“名譽理事”,袁世凱稱帝後,加封孔令貽“郡王”銜。1919年春進京廢帝溥儀祝壽,蒙賞紫禁城騎馬。同年秋於11月8日在北京太仆寺街衍聖公府病逝。


共和告成,溯厥本源,首功自來推人世;

革命而往,無間終始,大年不假問蒼天。

——挽中國國民黨理事長孫中山

孫中山是應段祺瑞的邀請,北上共商國事,死於北京的。身為“主人”的段祺瑞當然不能沒有挽聯。他撰送了這副挽聯。下聯讚揚孫中山先生對革命的堅毅(成語本是“無間始終”,此處為了合乎平仄對仗的關係,將“始終”對調),並惋惜他的不能長壽(“大年”典出《莊子·逍遙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老生常談,並無什麽“特別”之處,但上聯內容就“藏有文章”了。“文章”是在“再造共和”這個題目上做的。1916年袁世凱帝製失敗,氣死新華宮。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實權操於段祺瑞手中。1917年5月黎元洪得張勳支持,免去段祺瑞的國務總理職位,但段通電否認此令有效,仍以國務總理自居。同年7月`1日,張勳擁溥儀複辟,7月4日段祺瑞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在馬廠(天津南麵)誓師討伐張勳,戰事從7月7日開始,7月12日結束,前後不過六天。段祺瑞獲勝,重握政權,自詡對民國有“再造共和”之功。故他的上聯強調“共和”二字,含有:創立共和,“首功”是孫中山,但我老段也有“再造”之功,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的意思在內。



兵學砥礪最相知,憶當拔劍狂歌,每興誓澄清攬轡;

國事糾紛猶未已,方冀同舟共濟,何遽傷分道揚鑣。

——挽北京國民政府總統馮國璋

  段祺瑞挽馮國璋聯,上聯言久同袍澤,友誼甚深;下聯言當時互有異同,意見不一,於二人複雜微妙之矛盾,不加回避,曲曲道出,亦為大手筆。挽聯中褒貶春秋之微妙,存乎一心,很能體現中國文化的獨特含蓄美。這類挽聯,是很難作的。

所有跟帖: 

好文! -娓娓- 給 娓娓 發送悄悄話 娓娓 的博客首頁 (54 bytes) () 09/16/2010 postreply 16:24: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