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當然是宗教——從基督徒看儒教的君子

儒教當然是宗教——從基督徒看儒教的君子
張曉衛

關於儒教與基督教的相同之處在《儒教就是宗教》一文中已列舉了五個方麵:崇拜對象、戒律、因果規律、天命觀、修煉方法。這五個方麵主要是從宗教信仰、構成的角度來講的。本文則具體地講儒教與基督教的修道者,他們在具體行為方麵的相同之處,以此作為儒教是宗教的又一例證。本文繼續采用“以經解經”的方法,用儒教與基督教經典的記載來作說明,相互印證,以使大家了解當初的儒教徒與基督徒的相同之處。

文中所指的基督徒是指跟隨耶穌或其傳人,如彼得、保羅等修道的人,他們吃齋、持戒、禱告修行,愛人如己、敬畏上帝、向往天國。古往今來與當初的基督徒有著同樣理想、信念,走同樣道路的人有很多,遍布世界各地,中國古代儒教所稱的君子就是這樣的人。

首先來看一看在儒家經典中將什麽樣的人稱為君子。

《禮記·曲禮》中有講:“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這裏所講的君子是指知識淵博、彬彬有禮、堅守高尚、善良行為的人。這裏所謂的“敦善行而不怠”與孔子讚歎顏回的話意思是一致的:“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言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拳拳服膺,而弗失之”方可謂“敦善行而不怠”。

《論語·雍也篇》孔子還講:“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這裏所講的“三月不違仁”當然是一個比喻的說法,其意思就是長久的處在與道合一的境界,這恐怕隻有得道的聖人可以做到,其他人“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篇》)

《論語》中多處講到了君子,《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論語 憲問篇》)

由上述孔子的論述可見君子一定是一個仁者、智者、勇者;這就如同孟子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君子是古代儒教徒道德修養的的典範、行為的楷模;簡單明了具體地講,君子的最高典範就是像孔子這樣的聖人。

下麵就基督徒與君子的行為,分別舉例對比說明如下:

1、“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君子與“為上帝已丟棄萬物”的基督徒

“道”是儒教徒崇拜的最高力量的代稱,君子修身養性的最高目標就是得道。孔子曾講:“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爾篇》)可見孔子的人生誌向就是得道,為了得道孔子不辭辛勞走遍天下,用了一生的時間去求道。《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講:“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可見求道是多麽的不容易,孔子七十歲時才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漫長的求道過程中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時時刻刻都在專注於道,為此舍生忘死。正因為把道看得如此重要、如此珍貴,所以得道之後孔子才講:“朝聞道,夕死可矣”。

為了得道可以付出一切、可以拋棄所有,這樣的胸懷與境界隻有在虔誠的求道者身上可以看到。君子對待道的態度、求道之心與基督徒對待上帝的虔誠心毫無二致。基督徒一心侍奉上帝,對世俗的一切都不放在心上。為了上帝可以犧牲所有、直至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聖經》腓力比書中保羅講:“我為他(上帝)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3:9)

《聖經》使徒行傳中保羅講:“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21:13)

使徒保羅不僅是這樣說的,而且也是這樣做的,真真切切地用生命實踐了他的誓言,真正做到了為道舍身,殺身成仁。按照儒教的觀點來看,保羅的確是一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是儒教所謂“誌士仁人”的光輝典範。

2、“仁者,愛人”的君子與“愛人如己”的基督徒

愛是基督徒所有言行的總綱,以慈悲、博愛著稱的基督教其所有的教理都是以“愛”為核心的,基督徒所信奉的上帝就是愛的化身。在耶穌看來愛是一切成就的根源,沒有對上帝的愛、沒有對世人的愛就談不到更進一步的修煉與進步。因而“愛”被耶穌稱為一切律法和先知教理的總綱,也就是說在耶穌之前所有的先知(如亞伯拉罕、摩西等等)講的教理也都是以“愛”為核心的,所有的先知都在教導門徒要愛人如己。

愛人如己是基督徒區別於其他世俗之人的明顯標誌,是基督徒廣闊愛心的體現、是上帝無邊大愛的體現。

下麵來看一看儒教中的君子在這一方麵是如何做的。《論語·陽貨篇》孔子講:“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中庸》問政章講:“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論語》中孔子講:“仁者,愛人。”

君子修道修的就是愛心,因而才講“修道以仁”,對己對人越來越有愛心才稱得上有所進步、修道有成。在《孔子家語》中孔子曾講:“自吾有回,門人日益親。”顏回是孔門弟子中唯一的得道者,自然是一位充滿愛心、愛人如己的君子,所以才會使孔子“門人日益親”。 這就如同耶穌所講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5:9)“上帝的兒子”這一稱謂當然隻有得道者可以當得起。“使人和睦”與“門人日益親”這正是致力於傳播和平的君子與基督徒的共同使命。

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中國人一定都非常清楚,講的就是推己及人的君子之道,即孔子所講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篇》)

《禮記·禮運》篇中孔子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故謀閉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可見儒教的大同之世也是建立在愛人如己的基礎之上的,建立在“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廣闊愛心的基礎上。如果不能做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世界大同也隻是一個夢想而已。

由上述對比可以看出,愛人如己不單單是基督徒的行為準則,也是儒教君子的行為準則,同時也是天下和平、世界大同的基礎。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君子與“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的基督徒

《論語 顏淵篇》孔子的門徒仲弓問怎麽做才符合“仁”的要求,孔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論語 衛靈公》中記載孔子的門徒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成為君子為人、處事的指南,終生一切行動的指南。儒教所講的一切道理都是以“仁”為核心,體現在為人、處事上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一原則在基督教中也有類似的表述,《聖經》馬太福音中耶穌對他的門徒講:“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7:12)這句話反過來講就與孔子的門徒子貢所講的:“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完全一樣。可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東、西方聖人皆本此“仁愛”之心而教導世人。

這一原則又被今天的人稱為黃金律,對於人類社會建立健康、有序的社會秩序,規範倫理、道德有著非常積極和實用的指導作用。在1993年9月舉行的有六千多人參加的“世界宗教議會”全體大會上得到了討論和通過的《走向全球倫理宣言》,在曆數了當今世界上各種人為的苦難之後指出,沒有一種全球倫理,便沒有更好的全球秩序。《宣言》從世界各大宗教和文化的道德準則中,提出了全人類都應當遵循的一項基本要求:每個人都應受到符合人性的對待!並以耶穌的名言“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和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支持。(摘自《“全球倫理”:宗教良知的國際表現》作者 何光滬)

由此可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兩千多年前儒教君子與其後的基督徒的行為指南,它已成為當今世界全人類追求和平、美好生活必須遵守的金科玉律。舍棄此原則,人類社會不可能建立長久的和平。人類社會越是經曆戰亂離散、興廢交替;人越是經曆世間的冷暖、人世的變遷,越能體會出聖人的偉大、體會出聖人教理的寶貴,越能明白聖人對於人類社會的偉大價值。

4、“無入而不自得”的君子與“無論在什麽景況都可以知足”的基督徒

《論語·述爾篇》孔子講:“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簡單的生活、日常的飲食、穿衣睡覺時刻都處在快樂之中,這正是得道君子的寫照。

孔子讚歎其最得意的門徒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論語·雍也篇》)顏回的行為正應了安貧樂道這句話、時刻都處在與道合一的境界,時刻都很滿足快樂。

《中庸》素位章講:“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真正的君子不論生活的境遇有什麽變化都能夠做到快樂自在。富貴的時候不會驕奢淫逸、忘記人生的誌向,貧困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怨言,依然快樂自在。

基督教《聖經》中也有同樣的意思,而且語言表述的口氣都與儒教經典所講幾乎完全一致,看後不禁使人懷疑保羅是否也讀過中國儒教的經書。當然這是一句戲言,當時東、西方基本上處於互不往來的狀態,且中國的印刷術也是東漢時才出現,近千年之後才傳到西方,保羅是不可能看到儒教經典的。當然作為基督徒的保羅是不需要看經典的, 因為“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保羅語,腓力比書4:13)這也是本人在文章中想要強調的一個觀點,(當然,不是我的觀點)這是各教經典中都強調的一個觀點。也就是說“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也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與道合一,先得道,然後一切都能夠從容處理。如同《聖經》中保羅講:“我無論在什麽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學會了的”(腓力比書4:11)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 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同上4:12)

5、“憂道不憂貧”的君子與“不為日用飲食憂慮”的基督徒

《論語 衛靈公》中孔子有講:“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論語 裏仁篇》孔子講:“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這兩處講的意思都是一致的,求道之人要一心向道,不要為日用的飲食、財物分心、擔憂。如果致力於修道,還以飯疏食、衣陋衣為恥的話,根本不配當聖人的門徒。在孔子看來富貴貧困本是命中注定,不是可以強求來的,所以也根本不必為之憂愁。《論語 述爾篇》孔子講:“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修道的君子清楚的了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道理,樂天知命,一心致力於道,“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基督教《聖經》中也有類似的教誨,要求基督徒不要為日用飲食憂愁,要專心於道。約翰福音中耶穌講:

“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 。”(約6:27)

馬太福音中耶穌還講: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麽,喝什麽。為身體憂慮,穿什麽。生命不勝於飲食麽,身體不勝於衣裳麽。”(馬太6:25)

“你們要先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然後這些東西都會加給你們了。”(馬太6:33)

可見耶穌也要求其門徒要以道為先,以上帝為根本。隻要找到了內在的天國,其他世俗的一切都會自然而然的擁有。如同孔子所講的:“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 衛靈公》

以上簡單的對比了儒教中的君子與基督徒行為上的相同之處,其實仔細參看儒教與基督教的經典,君子與基督徒還有許多方麵都是相同或一致的。限於本人的精力與時間以及本文的主旨,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列舉。為使對此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們進一步理解儒教,下麵簡單再舉一例,以說明君子與基督徒的相同之處。

中國人以孝敬祖先著稱於世,儒教把孝敬父母作為君子修道之本。《論語 學而篇》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其實孝敬父母不僅僅是中國儒教徒修身之本,西方的基督徒也同樣孝敬父母。基督徒從耶穌所受的誡命中的第五條就是“孝敬父母、愛人如己”。誡命就是基督徒的生命、是修道的根本,可見孝敬父母也是基督徒最根本的責任。與孔子所講的“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是同一個意思。真可謂“東海有聖人出,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此心同也,此理同也。”(陸象山語)君子與基督徒在這一點上也是一致的。

綜合本文及《儒教就是宗教》一文的論述,可以看到:

1、儒教與基督教有著相同的崇拜對象,雖然一個叫“道”,另一個叫“上帝”,(其實儒教中也將崇拜的對象稱為“上帝”)但是稱呼的不同並不表示本質的差別,它們都是對其所崇拜的世界最高力量——愛的稱呼;

2、儒教與基督教有著相同的戒律,入教者都要遵守基本的戒律,作一個有道德的人、作一個良心安穩的人;

3、儒教徒與基督徒依靠相似的修煉方法修道,君子的“心齋”或稱“坐忘”與基督徒的“祈禱”其根本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要達到與道合一、天人合一或稱與上帝合一的境界;

4、君子與基督徒對世界、對人生有著相同的認識,都相信天命、相信因果報應規律;

5、君子與基督徒都致力於傳播和平與愛的種子,努力地變人間為淨土,並為此舍生忘死,不惜獻出一切;

6、君子與基督徒都遵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做事原則,以仁愛之心

待人;

7、儒教的君子與基督徒一樣充滿愛心、孝敬父母、愛人如己,安貧樂道、

時時處處都快樂自在,即所謂知足常樂。

因而基於上述的總結與論述可以明確的講:儒教當然是宗教。


所有跟帖: 

儒家從來都認為孔子是個曆史人物不是神,但基督徒認為也上帝是曆史人物嗎? -萬楓- 給 萬楓 發送悄悄話 萬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7/2010 postreply 09:55:03

讀書讀到牽強附會真成朽木了 -9753- 給 9753 發送悄悄話 975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7/2010 postreply 10:04:58

又讀了一篇好文章。 -sydney-boy- 給 sydney-boy 發送悄悄話 sydney-bo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7/2010 postreply 16:31:02

先定義一下宗教的概念,再比較。 -野性- 給 野性 發送悄悄話 野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7/2010 postreply 17:35: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