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喜劇《欽差大臣》,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作。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初俄羅斯的某一偏遠小城,欽差大臣微服出訪的消息嚇得橫行不法的市長和下屬官吏們魂飛魄散。他們誤將被困在旅館的十二品小官赫列斯塔科夫當成欽差大臣而大獻殷勤。赫列斯塔科夫乘機戲耍了市長和眾官吏後,坐上特意為他準備的三套馬車揚長而去。
在現實總是比戲劇更加精彩的中國,更有戲劇性的新版《欽差大臣》在“唱紅打黑”的重慶上演了:重慶主城某區一局機關內,該局局長被三名身份不明的男子押送出門,在眾目睽睽下,被強行塞進停在辦公樓前的一輛黑色轎車,然後絕塵而去。直到下班時刻,職工們都沒有等到局長回來。局長到哪裏去了,帶走他的是什麽人?
原來,這三個人是冒充紀委幹部的騙子,他們都隻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均是農民。那麽,他們如何讓身為正處級幹部的局長大人乖乖就範的呢?為首的孫元誌落網後供認,作案前,他看過《國家公訴》等反腐題材的影片,初步了解“雙規”的過程。他們先買來假證件和假印章,摸清下手對象的電話和手機號碼。並通過網上搜查,找到一個郊區的農家樂作為“審訊”地點。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三人來到局長辦公室。 “我們是紀委的。”為首者拿出藍色工作證,在他麵前晃了一下。然後提高聲音說:“有人舉報你受賄,請你配合我們,馬上跟我們走。”局長就這樣像被催魂一般跟著三人走了。
當晚,在農家樂的房間內,三人突擊審訊局長。“有人檢舉你受賄,材料都有了。”孫誌元拿出一疊“材料”放在桌上,威脅說: “你把事情說清楚,老實交代。我保證,坦白從寬,最多判你十年。”經過一陣沉默後,局長開始回答孫元誌的問題,其他兩人在旁邊緊張地記錄。第二天早上,他們要求局長“積極退贓”,並押著他到銀行用卡取出了十四萬元的“贓款”。
騙子之所以輕易地“請君入甕”,前提是局長自己的屁股上有屎。否則,身正不怕影子斜,何至於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呢?騙子的成功,反襯出紀委及所有反貪部門的無能;騙子的得逞,顯示出如今中國官場幾乎“無官不貪”的現實。老百姓對這場騙子將貪官當猴耍的騙局大聲叫好,他們並不痛恨騙子,反倒厭惡作為“受害者”的貪官。
公眾對局長的結局,比對騙子的結局更加關心。可惜,這是一則半截子新聞。媒體報道說,三名假冒者以“招搖撞騙罪”,分別被判處九年和七年有期徒刑。但媒體並沒有報道,那個驚魂未定的局長後來的命運究竟如何,他在“假雙規”期間的那些交代材料,有沒有移交給真正的紀委幹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