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感覺這篇比悟空的更到位,故此轉貼。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8&postID=12841
“孝”的“孫子”效應
---試論中國人奴性產生的根源
討論中國人的奴性,是個很敏感的話題。一不留意就很容易讓人覺得好像你是說隻有我們中國人才有奴性。其實,奴性的確是人類的普遍存在,在任何一個民族中都或多或少地看得倒。然而,我又不得不承認,奴性的存在在東方人當中比西方人更甚,而尤其在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中(中,日,韓)。本文就試圖解釋這個現象,找到儒家文化和奴性之間的根本聯係。
在分析這個現象之前,我想先給奴性下個定義。簡單的說,奴性就是就是奴隸的性格,這個性格體現一種沒有意誌自由的,或者甘願屈服於他人意誌的人格。人格的貴賤,表麵上體現在在人類的社會等級製度上。從奴隸,貧民,到統治者,是個由低到高的金字塔形。由於奴隸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都從屬於他人,不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是在社會等級中最低等的。而統治者,由於具有對自己和別人的最大的支配能力,成為精神和肉體上最自由的人,所以應該是在是最高貴的人。然而,奴性,卻並不隻體現在奴隸中。精神的自由,也不一定都體現在統治者或者身上。比如在奴隸中卻常常可能看到充分地具有人格和自我意識的人,如斯巴達克斯。這樣的奴隸,雖然地位很低,但由於他們又不去甘於被統治的精神,他們的人格是高貴的。而那些地位很高的人,也不見得就都有充分的精神自由,如政府或軍隊中的高級要員,或者有些世襲貴族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而沒有任何精神和行為自由。所以,地位的高下並不見得完全地決定人的精神自由。而說到奴性這種特殊的人格,我們更多的是指的人的精神方麵。所以,可以下個結論,人格高低貴賤,個人精神自由的程度是個準繩:越是能支配主宰自我的人人格越高貴,越是不能主宰支配自我的人人格就越低下,奴性越強。
知道了奴性的定義,再來反觀我們中國人的性格,應該不難看出一個事實,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是很有限的。比較我行我素的西方人,我們中國人的奴性存在是個無可回避的事實。我們中國傳統是很講究等級的,動輒高低貴賤。這個高地貴賤的準繩,不但是社會地位,還有年齡 --- 這個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天生屬性。這個把年齡作為人格高下的判斷尺度的傳統習俗,確定了存在於中國人家庭中的人格不平等的現象。為什麽我們中國人把“孫子”一詞作為“奴才”和“低賤”的代名詞,就是因為孫子是在家庭裏麵是最年幼的,從而就是地位最低的,沒有精神自由的奴隸。這個把“孫子”或“兒子”作為 “奴才”的代名詞的語言習慣可能還真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有心之人可以再考察一番。至少我在英語中看不到這個語言習慣)。我個人認為這個獨有的現象和儒家傳統文化有著極深的內在聯係。
在儒家的道德體係中,“孝”是首當其衝的。所謂“百行之先”,“為人之本”等等。儒家先輩們把“孝”的觀念發展的淋漓盡致,連子女在父母身前該怎麽做,到死後該怎麽做,都有所指示:“父母在,不遠遊”;“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等等。更不必說“二十四孝”裏那些的和人性反其道而行之的種種“榜樣”(難怪魯迅大呼“吃人”,“救救孩子”!)。雖然在“二十四孝中”的那些血淋淋得榜樣早已不再有人去照本宣科,但幾千年來,“孝”卻一直成了中國人衡量人的第一標準。一個人一旦有了“不孝”的行為,他的名譽也就一落千丈了。
為什麽中國會有如此極端的道德標準?這個問題可能應該屬於人類學家研究的範疇,在此我試圖分析的僅僅是,這個孝道的實質是什麽?帶來的後果是什麽?
有人說中國沒有哲學;有人說中國有哲學,但隻有部分的哲學,即倫理學,因為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中國傳統哲學,實際上隻是一套以維護國家穩定為目的的道德體係。我傾向於認同後者的觀點。不過在此,我甚至不認為“孝道”具有深刻的倫理學上的意義,因為“孝道”把作為倫理學的基礎概念“善”與“惡”完全人為化了:對父母孝,既是善,對父母不孝,即是惡,從而完全忽略了對善與惡的本質研究。仔細分析孝的概念,無非就是“順”,對長輩的依順。這種依順尤其體現在個人意誌上麵。所謂“父母在,不遠遊”;“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等等。由於傳統的觀念認定兒女從一生下來就欠下了父母一輩子的養育之恩,從而兒女的首要人生目的就是滿足父母的意誌,以報答這養育之恩。所以,孝道就是這樣一種行為準則:它以犧牲兒女意誌和維護長輩利益為基礎,從而達到固守現成傳統,穩定家庭和社會關係的目的(這也是儒家思想的全部目的)。為了這個目的,“孝道”是不擇手段地樹立長輩的地位,賦予長輩在行為上和精神上控製兒女的權力。
在以“孝”為綱建立起來的家庭關係中,凝聚兩代人的關係的決不是自然的情感,而是一種晚輩對長輩的絕對服從。這種服從的關係的確導致了家庭甚至社會的穩定,但它同時也導致了晚輩的主觀意誌和人格尊嚴的喪失。這個服從,也正好培養了中國人的馴服的個性,即奴隸的特性。
不用說從古到今有多少家長們在孝道的保護下,在“為了孩子好”的名義下打罵自己的親生骨肉,左右兒女的思想意識,包辦兒女的人生選擇,就是在日常的對孩子的 “語言教育”中,也存在著嚴重的人格摧殘。這種摧殘,習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家長們是不自知的。如在學習上不斷地給兒女施加壓力;在能力上把自己的兒女和別人做比較;不時強調自己培養兒女的艱辛,讓兒女覺得欠了父母一輩子。這些“苦口婆心”的做法的讓兒女感到的是:我不如別人;我在給我的父母丟臉,我對不起父母。這種方法給兒女造成的心理狀態,一是對自己的存在羞恥感,即自卑感(不如人);二是生命的從屬感(自己是屬於父母的)。自卑感導致人格尊嚴的喪失;從屬感導致的是主觀意誌喪失。於是兒女們從從小就處在和奴隸所處的一樣的環境中掙紮。有少數個性天生強硬的人也許能夠在這種掙紮中保存了自己的人格和個性(大凡也是在心理上傷痕累累),成為類似奴隸中的精神偉大者,然而更多的人卻因為生命的幼小而離不開父母的保護,便不得不忍受這樣的待遇。再加上父母諄諄教導:“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久而久之,兒女們便認可和接受的這樣的待遇;久而久之,兒女對父母的這種精神奴役便不再有不適的反應了。於是主觀意誌,便利他們遠去;奴性,也便乘機而入,根深蒂固地紮根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
“孝” 就是這樣培養出“孫子”的。它正是中國人奴性的根源之所在。在中國人從家庭走向社會之後,也處處擺不脫“馴服”的痕跡。由於中國人在家就練就了一身忍術,在社會上也隨時可以把自己的人格降低到“奴才”的程度。所謂“韓信忍胯下之辱”。隻要是為了自己的實際利益,中國人什麽樣的“辱”都能忍下。然而人的心理是需要平衡的,就像一個被壓的氣球,壓力太大,就會爆炸。被壓的人,也要尋找發泄之處。於是好多中國人在一有機會的時候有拚命地要爭做“老子”,一定要把他人踩在自己下麵。所以,在中國人多的環境裏,我們往往看不到,或者很難看到人和人的平等互重的關係,而是“老子”們和“孫子”們的人格爭鬥。
當然,當“孫子”們成了真正的“老子”—--- 父母時,新生的兒女,便不幸地變成了父母們找回自信的最佳工具。於是一代一代地,中國人的家庭就在“孝”的庇護下不斷地製造著“孫子”。
“孝” 之所以能帶來社會的長期穩定,也是因為它的這個“孫子”效應。幾千年來,由於有了“孝”,中國人都成了溫順的“良民”,即奴隸,自然很容易被少數“強者” 利用。這樣的孝道,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不平等製度的最好的條件,是給幾千年的封建專製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基石。難怪幾千年來幾本不過講了一些如何順從長輩,如何遵循傳統的道理的著作,被為統治者服務的士大夫們沒完沒了的解了又解,注了又注。
“孝” 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的穩定是表麵的,因為它是以一代又一代的人犧牲他們的個人意誌和人格為代價。這種穩定還是虛假的,因為它造就的是極少數強大的暴君和廣大的弱民。這樣的“強國”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不堪一擊,這樣的弱民走出國門後,便在西方人的自信麵前暴露出自己的欲蓋彌彰的自卑感。
在海外的中國人大凡都有這樣的一種感受:無論走在那裏,我們總是能夠本能地辨出中國人來。當然,除了東方人形象的外在特征,中國人在精神麵貌上總少了一種什麽東西。我以為就是少了一種自我的尊嚴感。當然,沒有了這種尊嚴後,露出的就是奴性---及中國人所謂的“孫子”相。
由於“馴服”的人格是從中國人在剛開始知事達理時就被灌注在中國人的頭腦中,所以我們很難察覺到它的存在,更不必提取追究其根源。就像我們日常出口就是某某人是“孫子”,某某人是某某人的“GUI兒子”一樣,根植在家庭關係中的不平等關係已經被中國人世世代代地接受了:盡管在外作了一次“孫子”覺得是受辱,在家裏作一萬次“孫子”也是自然的事。曾經也有不少人意識到中國人的奴性,但對於它的產生的原因卻常常簡單地歸於統治者,封建君王,或者製度等等,而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就是他的直接塑造者。誠然,我們的父母也是受害者,我的意思也並非是要把我們的父母都統統推上法庭 (當然,在社會有了健全的法律之後能把父母推上法庭更好),而是當我們知道了這個真正的原因後,就應該致力於改變我們的家庭關係。
我們的先輩知道為了建立一個“穩定”而“強大”的社會首先要“齊家”,“修身”,即通過整頓社會的最小的集體---家庭,從而把把社會的最小的單位---個人都修理得馴服了,天下自然“太平”,君王們自然可以無憂無慮地穩坐江山。而今天,當我們認識到這個“穩定”和“強大”是假象時,要改變這個沉澱了幾千年的現象,我們也不得不從“齊家”,“修身”做起:徹底打破孝道,改變中國家庭中的等級觀念,吸取西方人培養兒童的心理學方法,培養心態健康的,有個性的和有尊嚴的中國人。
補充:
在此我想補充兩點:第一,我所闡述的現象是普遍現象,它並不是指所有的中國家庭,更不是指每一個中國人。我們中國當然也有很多健康的家庭,健康的人,隻是在人口眾多的中國人中比例太小而已。第二,當今的很多中國家庭,由於獨生子太多,已不是傳統的“以孝為綱”的嚴教法了,而是恰恰發了過來:老子給兒子當“孫子”。中國人之所以有這樣的逆反,我認為還是因為“孝”的原因。因為“孝”使中國人在家庭關係中隻知道有“老子”和“孫子”的關係,而看不到還有一種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的互敬互愛的關係,於是一旦不做孩子的“老子”,便即刻轉過來給孩子當“孫子”。這樣的180度的逆反,培養了一大批自以為是的不學無術的嬌兒寵女。也將是今後中國社會的大害。
2004 初稿
2007 定稿
轉貼: “孝”的“孫子”效應 (作者:雲易)
所有跟帖:
• 這個和我的話題不相幹,我主要不是評價“孝”的對錯,是談道德和人性的關係。 -悟空孫- ♂ (0 bytes) () 03/01/2010 postreply 14: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