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社會理想是"勸諫",身後卻被反其道而用之,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孔子在世時候四處遊說王公貴族,力求消除社會對立,保障民的尊嚴,這自然不為統治階層喜聞樂見, 以至他終身顛沛流離,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孔子的言語(論語原是不成書的)身後卻被統治階層選擇性引用並延伸為禦令,要求被統治者三省其身,還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這個君該是什麽樣的君,怎樣的資格,怎樣的作為與德行,卻被強權者通過焚書坑儒等強製手段轉移了重點.長此以往,奴役出一代代不善思考的小民,而相對擁有思考權利的文人階層也至多是把儒學發展為個人的修身養性.而那悟性低的,早是登峰造極地作了強權者的幫凶與打手.

所以我認為孔子在自己的祖國被誤讀了很多.在這個社會根本性地對孔子學說撥亂反正之前,片麵推廣儒學是會引起民間強烈反彈的.這個問題以前認識得不如茶壇其他網友深刻,因為自己從韓國儒教社會走出來,比較推崇它. 但正是通過與茶壇網友的激烈辯論,才想到需要觀察一下儒教在目前中國民間受到抵製的原因.

話說回來,孔子這部電影拍得再不好,也比"英雄"會好很多的.孔子畢竟是心懷社會理想的仁人偉人,值得紀念或者讚美.而"英雄"則是不顧廉恥地號召小民犧牲自己的尊嚴追求甚至身家性命為暴虐的統治者圓夢.但是為什麽偏偏要選中秦始皇呢? 暴虐的不可一世的秦王朝隻有短命的14年啊.這片子恐怕連編導自己也會在心裏羞愧的吧.

另外,觀察劉曉波現象,有時候會擔心,有一天他也會像孔子一樣遭到誤讀.在他大聲疾呼的時候,被投入監獄,但是他的"我沒有敵人"的最後陳述,卻極有可能會被利用成強製掩蓋社會矛盾,創造表麵和諧社會的工具. 收藏了這篇文章,但是讀起來感受卻頗為複雜.

昏昏欲睡中強打精神說了這麽多,該收兵了,也不知道是否會冒犯或者得罪人.關於這個話題,打算以後還是多潛水吧.

所有跟帖: 

你說到了關鍵點。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2/2010 postreply 16:30: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