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100條 (31-40) zt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藥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麽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麽藥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發謂之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隻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機就是這麽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麵。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麵。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出來,人就進入了“病” 的惡性循環當中。和病機相對的就是“生機”。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複這個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麵,是一對陰陽。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 

 32、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34 風寒陰陽暑濕,在在皆可使人致病。萬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虛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衛力,如衣食住等等。貧人有抵抗力,如氣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傷胃傷齒。貧人多餓,所食不雜,故無腸病。富人多逸,故多氣惱。貧人多勞,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隻是消福,消盡則窮。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衛力富,則精氣神之抵抗力弱。保衛力弱,則抵抗力強。

35 大病初愈,切忌理發洗足沐浴

36 故求長壽無病,常強肉身。欲強肉身,當調伏精氣神。欲調精氣神,當拒絕擾亂之賊。欲杜此賊,當先攝心。欲求攝心,當化貪嗔癡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學心戒。但空口言戒,無益於事,必求開慧,方不為所愚。欲求開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37 能靜則仁,有仁則壽,有壽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門,隻有兩字訣:曰放下、曰回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隻要一放下,一回頭,病者頓愈,迷者頓覺。此真無量壽者。

39 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

40 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養生, 保養, ......(4)
  • 蘆筍培根卷,糖醋豆腐
  • Fish Oil
  • CHICKEN QUESADILLAS (cooking)
  • 民間實用土方(上 zt)
  • 所有跟帖: 

    好文,受益了,謝謝! -ymo- 給 ymo 發送悄悄話 ym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09 postreply 18:19:52

    真的很受益,謝謝分享! -williamzou- 給 williamzou 發送悄悄話 williamzo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09 postreply 20:39: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