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卡夫卡寫過一篇荒誕小說《萬裏長城建造時》(The Great Wall of China)。在卡夫卡的作品裏,許多看上去尋常合理的東西,都會暴露出其可怕的荒誕,而所有的荒誕,又是那麽平常自然。這部小說並不在描寫現實的長城,而在揭示長城的某種隱喻,試圖發掘中國社會的結構秘密。
卡夫卡想要呈現給世人的正是中國人建造長城時那種置個人利益不顧的集體主義精神——為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包括物質需求和思想,甚至人格和生命都在所不惜。小說似乎在告訴人們:修建長城並非是為了抵禦外敵,而是彰顯某種國家強大的組織和團結力量。
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是天生死敵,也是中西文化相抵觸的表象形式。個人主義將個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個人價值優先於群體,不管是國家還是社會價值,提倡在不影響他人利益的情況下,首先滿足個人的利益。所以任何要為他人或以他人之名的集體犧牲個人的主張都是騙人的把戲。集體主義則要求個人在“集體”需要時,義無反顧的放棄個人需求,為集體團結他人,犧牲個人。
可惜,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大公無私”的人可能有,但是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個人都舍身為公,否則就是強奸民意。而那些要求別人為集體犧牲的人,往往是披著羊皮的豺狼!因為如果每一個人都為他人犧牲,那麽誰又是那個“他人”呢?
縱觀曆史,法西斯主義、愛國主義、共產主義、軍國主義和紅色高棉都是建立在集體主義的基礎上的。用集體的名義可以用道德和“真理”的名義剝奪天賦的人權,侮辱人格甚至謀害生命!
從小,我們都被灌輸為了班級、年級、學校、省市、國家的榮譽參加一切組織安排的活動,哪怕你累了病了即使家裏著火了都要首先考慮集體利益。顧小家的人是要被批評的,而帶病堅守崗位以致因公殉職的,是要大書特書的。我們曆史上就有為了“集體利益”不但砍下自己的手臂,還請求闔閭殺了自己妻子的要離,他認為隻安於自己家庭之樂,不能盡臣子的職責,就是不忠不義。
到了今天,我們出現了為“集體利益”,大“義”獻身的女知青和女中學生,還有什麽奇怪呢?難怪那個女學生被侮辱了還說“我真的沒做錯啊,我為了自己班的團結,和睦相處”。
當然,這也絕不僅僅是當事者的錯,他們背後借“集體”的名義,為中飽私欲而提倡為他人犧牲的“他人”們,才是罪惡的源泉。
為“集體主義”犧牲的個人其實也並不是無私或勇敢,隻不過是因為他/她們無知和恐懼。當個人處在“集體主義”的狂熱中時,就意識不到個人的價值,從而在愚昧的“獻身精神”中無謂地犧牲了。
一個人意識不到自身的利益和尊嚴而被他人蹂躪,是個人的悲哀,而當“集體主義”轉化為“愛國主義”並成為集權主義的政治道德基礎時,那就是一個民族的悲哀了。
所以我想幸好秦朝沒有一個以集體為重點大師來含淚勸告,孟薑女才可以放聲大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