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炒青的流行,飲茶方法也大大簡化,泡茶法取代了煮茶法和點茶法。泡茶法大約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於末茶。明初以後,泡茶用葉茶,流風至今。關於泡茶的茶藝,張源1593年在其所著的《茶錄》中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前麵已講過炒青散茶的製造,下麵介紹炒青散茶的貯藏和泡法。
大量炒青散茶的收藏宜用瓷甕,大到可以容納一二十斤,瓷甕內壁圍著厚厚一層箬葉,中間放茶,茶葉必須極燥極新。箬葉專供此事使用,用的時間越久越好,不必每年更換。茶要壓實,仍用厚箬填緊甕口,再用皮紙包上,以麻線緊紮,壓上大新磚,使之密不通風,可以保存到來年新茶上市。茶怕潮而喜燥,怕寒而喜溫,怕悶熱而喜清涼,又因為板房幹燥,土室潮濕,所以茶要放置在常溫不寒透風的板房裏。用磚砌成火爐形狀,勿靠近土牆,把茶甕放在上麵。取灶膛裏的火灰,冷卻後圍在茶甕四周。爐灰要保持幹燥,一要避風,二要避濕,但忌火氣人甕,否則能使茶變黃。要在晴朗的天氣裏從茶甕中取茶,手要洗幹淨,擦幹,每次取大約十天的用量。取出茶葉後,茶甕的空隙超過一寸就要用箬葉填補壓實,包紮如前。日用的茶葉放在小缶裏,也用箬葉包裹,麻線紮口,單獨放在書桌上,千萬不要和箱籠食具放在一起,因為茶葉最容易吸收異味。數量較少的茶葉,傳統上認為最好的容器是錫製的錫罐,直到解放初期的茶葉店裏,還擺著許多。
明代泡茶法有兩種形式,一是撮泡法,即置茶入杯(盞)內,衝注沸水而飲;二是壺泡法,納茶於壺,衝注沸水入壺,再斟入茶杯(盞)內飲用,這兩種方法都流傳到今天。許次紓在《茶疏》中認為(撮泡法)“茶甌(茶杯)……純白為佳.兼貴於小。”(壺泡法)壺的容積半升左右最為合適。羅廩的《茶解》中也認為“甌以小為佳。” 馮可賓的《岕茶箋》也說(壺泡法)“茶壺以小為貴。……壺小則香不渙散,眯不耽擱。”現代的工夫茶就源自明代的壺泡法,使用的都是小壺、小杯。
泡茶首先注重擇水、取火、候湯。
明清茶人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明清茶書中,多有擇水、貯水、品泉、養水的內容。最經典的是《茶錄》中說的:“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曷窺其體。”明人推崇泉水,倒也不像唐人熱衷於名泉的水,但對各種泉水做了鑒別:“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於黃石為佳,瀉出青石無用。流動者愈於安靜,負陰者勝於向陽。真源無味,真水無香。” 泉水不易得到,所以要用專用於貯水的經過長久使用的大甕妥善貯存,甕口用厚箬泥封固,取用時打開,用畢再封好。舀水必用瓷甌,輕輕出甕,慢慢倒入煮水器中,瓷甌中餘水切勿淋漓到甕內。
取火,在張源《茶錄》“火候”條載:“烹茶要旨,火候為先。爐火通紅,茶瓢始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乃文武之候也。” 明代稱煮水器為銚,認為用錫製作最好,銅、鐵都不好,陶瓷的容易打碎,現代大概會認為有重金屬汙染。
候湯,根據許次紓《茶疏》中的說法:水一入銚,就要急煮。等到有鬆濤似的聲音,打開銚蓋,以觀察其老嫩。出現蟹眼後,水有微微的波濤,就到時候了。水鼎沸時,蓋上銚蓋變得沒有聲音,這是燒過頭了,過頭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現代泡茶也是用80度左右的水,水滾了水壺就不響,水溫達100度,不宜馬上用來沏茶。出現蟹眼後,有微微的波濤水溫約為80度多一點,用來沏茶最合適。
燒水用的湯銚和泡茶用的茶壺、茶盞,一定要保持幹燥清潔。每天早上必須用開水洗滌,用細軟的麻巾擦幹,倒放在竹編的架子上,置於幹燥處,隨時取用。飲用完了,擦幹湯銚仍然覆在原處。每人一杯,盞中殘茶,必須倒掉,以備再斟,存留下來會奪香敗味。茶壺、茶杯用畢盡去殘留茶葉,用水輕輕洗幹淨放好。
泡茶方法。茶葉難免沾有灰沙,泡茶之前先洗手,再用溫開水洗一洗茶葉,擠幹待用。壺泡法要先用少量熱水熱一熱茶壺,然後放茶葉。先茶後湯叫下投。湯放一半放茶,再加滿叫中投。先湯後茶叫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泡好茶要稍待片刻,等茶泡開再注入茶杯。注入杯中的茶,要馬上就喝,否則香味會消失。用茶葉的數量,按半升水,五分茶葉的比例投放。一壺茶最好隻泡兩番,頭道茶鮮美,二道茶甘醇,第三次泡茶就不大有味了,但可留著供飯後漱口用。
茶宜於經常飲用,每次不宜飲用過多。經常飲用則心肺清涼,煩惱頓失。過多飲用則對腎有輕微損傷,導致或者腹泄,或者受寒。按照髒腑五行對應學說,脾土原本濕潤,腎又是水鄉,宜燥宜溫,水過多對腎就不利。古人飲水飲湯,後來才改為飲茶,和飲湯的意思是相同的。隻要色香味俱備,意思到了,何必過多,反而失去清洌感覺。同時,泡茶茶葉過多,也損脾腎,與過飲同樣毛病。
明代泡茶道特別講究飲茶環境。陸樹聲所撰《茶寮記》,其“煎茶七類”篇“茶候”條提出飲茶的環境應該是“涼台靜室、曲幾明窗、僧寮道院、鬆風竹月”等。許次紓《茶疏》的“飲時”條總結了“明窗淨幾、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於飲茶的環境。又“茶所”條記:“小齋之外,別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寒。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止開一麵,用省灰塵脫散。寮前置一幾,以頓茶注、茶盂、為臨時供具。別置一幾,以頓他器……”。這裏的 “茶寮”是設計來專門供茶道用的茶室,這樣就使茶事活動有了固定的場所,茶寮的發明、設計、是明清茶人對茶道的一大貢獻。屠隆的《茶說》“茶寮”條有關於茶寮設計的記載:“構一鬥室,相傍書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子專主茶設,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
茶室談茗(36)明人飲茶方法已接近現在:泡茶法
所有跟帖:
• 泡茶法好! 喜歡二泡, -覺皇- ♂ (0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19:05:11
• 想起了一個茶與官的故事, -覺皇- ♂ (698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20:20:19
• 小學生請教一下: -網上小學生- ♂ (170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19:11:36
• 普洱茶要用沸水衝泡,並加蓋燜一分鍾再飲,後麵將有普洱茶介紹。 -龍劍- ♂ (0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19:38:43
• 後麵將有普洱茶介紹。多寫點;俺迷上了普洱:) -dongfangshaoer- ♀ (0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20:02:26
• 姑娘是迷上了普洱還是迷上了普洱茶? -龍劍- ♂ (196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20:26:27
• 哭啊。曾友人送我一包普洱茶,我一看“非我族類”的感覺,毫不客氣謝絕了。 -碧薇- ♀ (0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21:19:37
• 這個還用請教專家? 我來回答一下: -覺皇- ♂ (33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19: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