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西村同學在茶壇搭了一個擂台,不過該同學對茶壇缺乏了解,茶壇的xdjm親如一家,怎麽會自相殘殺呢?當然當然,這擂台隻是好玩,屬休閑娛樂性質,不可當真。
不過,既然擂台擺在那兒,總得真正派回用場不是?那我就借光正經和這兒的大蝦米打個擂。
我一直在思考,人們常說,要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可是,究竟什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誰也沒說明白。是眼下的小學生讀‘三字經’,學‘論語’嗎?是大學生穿漢服嗎?不是;是語言文字文學戲曲服裝飲食嗎?也不是,這些東西每個國家都有,它們是文化的載體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透過這些載體反映出來的內在本質。那什麽是中國傳統文化?什麽是傳統文化的精髓?
我淺薄的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精髓就是儒家思想,而儒家的根本是‘忠孝’。忠孝又是一對雙胞胎:對父母謂之孝,對黨國謂之忠。有人說現在反對的是愚孝,孝還是要提倡的。我看孝就是孝,沒有什麽愚孝和非愚孝。孝,即順,是對父母無條件的順從,看看眼下許多地方評選‘十大孝子’的那些事例就知道了。對父母應該提倡的是愛不是孝,‘忠君’則是不折不扣的封建糟粕。
一個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以封建道德觀為核心的文化體係注定是要被文明社會淘汰的,先進的文化應該是以現代工業文明的自由經濟為基礎,以法治為核心。任何文化都有發生壯大直至逐漸衰退甚至滅亡的過程,做鴕鳥視而不見或違疾忌醫都是不可取的。
有人會罵我反動,背棄祖先文化,背典忘祖。請先別扣大帽子,還是用真理來說服我。我覺得,任何一個文化如果不是應為外來勢力的入侵而日漸衰退,那麽它本來也就應該壽終正寢了。
可不是嗎?我們天天喊口號,“繼承發揚”,可是外來的“垃圾”文化還是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為什麽?
所以我的觀點是:中國傳統文化本質上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已經不適應現代文明社會了,如果我們不正視其中的糟粕,還要一味‘發揚光大’的話,那隻好等別人來給我們‘換芯’了。
請各位大蝦米為我解惑,這不是一個三言兩語能說明白的問題,歡迎另開新貼探討,提倡文明用語,謝絕穢語謾罵。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