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一個人口不足30萬的小城裏,華人不足十分之一,可是每當有什麽鋼琴比賽或是表演,頓時“滿台盡是黑頭發”,洋人卻成了不折不扣的“少數族裔”。
這種現象在其他地區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是華人孩子特別喜歡彈鋼琴還是家長們特別重視“素質教育”?反正我知道不少孩子是不願意彈鋼琴的,他們私下裏明確表示:“I hate piano!”有位朋友問他女兒:“今年你生日禮物想要什麽?”小姑娘回答:“我要把家裏的鋼琴搬走!”
父母一旦發現孩子不願彈鋼琴了,就苦口婆心勸告:你知道我們花多少錢供你學琴嗎?這都是為你好,多學點東西,可以增加修養,陶冶情操。如不奏效,則用武力威脅:一次彈錯就彈十遍,再彈不好晚上不許睡覺!可笑的是同樣的家長在孩子鋼琴比賽獲獎後給孩子的獎勵卻是:一個星期免彈鋼琴!
其實不難看出,某些父母的修養和情操也不怎麽樣:似乎孩子練琴就是為了對得起花出去的銀子,鋼琴課價格不菲,可是一場高水平的鋼琴演奏會,又有幾個家長願意買幾十元一張的票去帶孩子觀看呢?難道華人就喜歡表現自己而不懂得欣賞他人?華人聚會上這樣的對話也不陌生吧:“你兒子彈到幾級了?請誰做老師?一小時多少錢?”、“來,兒子,給叔叔阿姨彈一首《致愛麗絲》。”兩個字:攀比!與其說是為了子女,不如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好吧,學鋼琴就學鋼琴,應該沒什麽壞處吧?也不見得!這不,另一位朋友的女兒還真喜歡上鋼琴了,中學畢業後決定進大學專修音樂。這可不得了了,父母再次拿出當初逼她彈鋼琴的架勢,又一次苦口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女兒改變注意,最後甚至到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地步。如此葉公好龍為什麽?原因很簡單,在那些“有修養”的家長眼裏,學藝有什麽出息啊,哪比得了隔壁人家的丹尼學電腦,樓上琳達做醫生,對麵傑森當律師啊!我們父母的臉往哪兒擱!
真是一個可笑的怪圈。中國人的教育觀,什麽時候真正以人為本,以孩子自身的利益為重,尊重孩子的人格發展和個性特征,華人的下一代才有希望。